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神经主题模型的对话情感分析 下载:54 浏览:409

王建成 徐扬 刘启元 吴良庆 李寿山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期

摘要:
对话情感分析旨在识别出一段对话中每个句子的情感倾向,其在电商客服数据分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于对单个句子的情感分析,对话中句子的情感倾向依赖于其在对话中的上下文。目前已有的方法主要采用循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建模句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忽略了对话作为一个整体所呈现的特点。建立在多任务学习的框架下,该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方法,同时推测一段对话的主题分布和每个句子的情感倾向。对话的主题分布,作为一种全局信息,被嵌入到每个词以及句子的表示中。通过这种方法,每个词和句子被赋予了在特定对话主题下的含义。在电商客服对话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能充分利用对话主题信息,与不考虑主题信息的基线模型相比,Macro-F1值均有明显提升。

江苏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人才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 下载:60 浏览:448

徐扬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在CP框架内引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实证检验方法,探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及人才流动对产业转移升级的驱动。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升高,会提升人才就业率,促进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及低附加值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升级。据此,政府应着力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政策和设施体系的完善和提升,以实现区域内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移升级。

油气田矿区员工培训工作现状及提升策略 下载:78 浏览:369

谭攀峰 李蓓 李建伟 徐扬 熊兰琼 梅琦 《天然气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鉴于新时期我国油气田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为人才培养和成长搭建更为有效的平台,成为推进油气田人才队伍建设、保持战略定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鉴于此,通过总结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下属矿区培训工作现状及成果,分析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的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田矿区在人才培训和培养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通过制定并落实培训管理制度促进了培训规范化,通过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促进了培训方式升级和培训环境优化,通过整体部署培训工作促进了全员培训分层推进;②油气田矿区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培训需求缺乏分析调研、培训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以及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等;③针对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类进行培训需求特点分析、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优化培训课题,构建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等提升矿区培训工作的建议。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无缝施工技术 下载:72 浏览:408

陈卫 蒋英锐 孟金生 徐扬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北京顺义一办公楼人防基础底板最厚边3 m。为取消沉降和伸缩后浇带,采用沉降分析和平衡技术。膨胀加强带工艺掺三膨胀源膨胀剂等技术实现无缝施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零渗漏、无裂缝,节能效益明显。

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91

陈斌1 裴鑫鹏1 徐扬1 张英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使带有环氧基团的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TGPAP)分别与溴代正丁烷(BB)、2-溴乙醇(BE)反应,合成了反应型粘土有机修饰剂溴化(正定烷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B)和溴化(2-羟乙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E)。用这两种修饰剂改性粘土,分别制备出具有相同反应官能团但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略有不同的两种有机化粘土(B-Clay和E-Clay)。再用"粘土淤浆复合法"制备出两种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羟基的E-Clay以高度无规剥离形式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而B-Clay则形成了无规剥离/插层混合结构。两种粘土均参与固化反应在环氧树脂基体和粘土片层间产生了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显著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粘土质量分数为3%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分别达到32.4 MPa(E-Clay)和28.0 MPa(B-Clay),比对应的纯环氧树脂聚合物分别提高了76.47%和52.51%。同时,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略有提高。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 下载:74 浏览:353

蓝先洪1,2 孟祥君1,2 梅西1,2 徐扬1,2 黄龙1,2 陈珊珊1,2 《海洋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评价其生态风险及环境质量。对辽东湾表层沉积物8种重金属(As、Cu、Cd、Cr、Hg、Ni、Pb、Zn)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Hankanson法和Igeo(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该海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评价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在辽东湾葫芦岛附近海域、西南部六股河口东南部海域以及西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Cu、Cd、Cr、Hg、Ni、Pb和Zn含量偏高。地累积指数法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一致,辽东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Cd、Hg和As,8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Cu、Pb、As、Zn、Ni和Cr,各站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大于150,生态风险总体上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Cd和Hg是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中主要污染物,局部区域达到中、中-强污染程度。环境质量评价表明,辽东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引发有害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不大,但Cd和Hg显著富集,应予以重视。

地质找矿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97 浏览:1132

徐扬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4年7期

摘要: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开发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