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家属心里压力的质性研究 下载:117 浏览:1650

张玉梅 胡建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以人为研究工具的质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对于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方法:选择我院180例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住的患有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家属来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归纳患者家属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记录所有来源并分析。结果:患者家属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点:其中担心患者会由于后遗症救助不成功导致病情无法挽回的人有79人,占了43.9%,由于跟医护人员的病情交流很不顺畅而担心的人有18人,占了10.0%,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有心理压力的人有83人,占了46.1%。结论:医护人员首先要重视对产生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后护理,尽量减少患者患上后遗症之后的各种危险因素;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多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家属疏导心理压力;为了保障患者的就医,需要逐步完善当前的医疗福利制度,对家庭困难的人群开展社会爱心救助等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浅谈高中生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下载:44 浏览:740

杨宇君 《心理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的多重压力,极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性问题之一。压力过大会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发展产生影响,降低他们学习的意志和信心,容易面对学习困难产生习惯性退缩甚至情绪崩溃,严重的甚至会厌学、逃学。由于高中生所具有的压力调节能力正在形成过程中,而且身体也进入了第二发育高峰期,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重视压力缓解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压力调节,使学生带着阳光与乐观的心态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过渡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应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下载:165 浏览:1548

耿芊 崔承盼 李雪莹 罗彦鸿 冯苹 《心理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了解过渡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应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2022年5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压力量表、应急能力量表、应急态度量表、团队合作量表对上海某部队医院过渡病房5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CPSS表评分(37.85±6.71)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评分(101.26±15.88)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量表评分(19.28±4.56)分,团队合作量表评分(124.13±13.94)分;相关分析显示,医护人员心理压力与应急能力显著负相关(P <0.01);医护人员心理压力与应急态度显著正相关(P<0.001);医护人员心理压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过渡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与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有关。随着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增加,应急态度会越好,但是应急能力会下降,团队合作能力就会越差。

新冠肺炎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压力情绪的缓解效果 下载:202 浏览:2890

郭丽霞 卢成哲 朱孟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新冠肺炎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压力情绪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的资料,2020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 下载:322 浏览:3899

王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其已经成为了国际极为关注的突发性质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到了乙类传染病之中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极为迅速的传播力,且涉及范围广泛、传染性极强,又没有特异性治疗措施,因此,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性;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面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对疫情的心理压力,此次研究采用文字阐述的形式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 下载:63 浏览:668

陈杨 程咏梅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本院自拟照料者负担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估,了解负担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结果:从评估结果上看,影响家庭照料者负担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包括年龄、与患者关系等,家庭照料者的客观负担评分较高。经过护理干预后,家庭照料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照顾过程中,家庭照料者会承担比较重的负担,且影响因素较多,和照料者自身状况有直接关系,需要及时展开护理对策,有助于调节照料者心理状态,减轻各方面负担。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机制研究 下载:39 浏览:795

王卫兰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6期

摘要:
急诊科护士是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极高的心理压力。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急诊科护士所经历的心理压力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发现急诊科护士在工作环境的高度压力下承受着多重压力源,包括工作压力、患者情绪压力以及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挑战。为了减轻这些压力,护士们采用了多种应对策略,如情感支持、自我调节和专业培训。此外,团队合作和领导支持也在缓解压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以及支持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心理压力源和应对机制,我们可以为急诊科护士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培训,以改善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

精液质量对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的影响 下载:202 浏览:2382

杨慧 高萍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2期

摘要:
探究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男科接收的原发性不孕男性样本150例,依照精液质量进行分组,可分三组:正常组(精液正常组)、少弱组(少弱精子症组)、无精组(无精子症组),各50例,对比三组男性心理压力[由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相关压力量表(FPI量表)测量],并分析精液质量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少弱组、无精组,少弱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无精组,差异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密度、精子存活率、精液正常形态、a级精子等呈负相关。结论 精液质量与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存在相关性,精液质量越差,其心理压力越大,需引起重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