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比较 下载:74 浏览:310

梁建立 《诊断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与CT用于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86.51%(109/126)明显低于核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98.41%(124/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核磁共振与CT在诊断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检出率更高,特别是对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下载:268 浏览:2625

任镜成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开展本次研究所应用的研究对象为5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最早是2018年5月,最晚是2019年5月,对其CT、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类型主要可以包括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原发性出血、原发性神经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CT、MRI进行临床诊断,可将CT作为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的首要方式,并且最为适宜的检查方式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状态稳定性选择CT、MRI或是二者结合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CT扫描结果显示正常但是GCS评分相对较低,则应立即为患者实施MRI检查。

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83 浏览:1344

邓诗卓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交通、建筑与工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随之上升。急性颅脑损伤是意外事故中较为常见且危重的损伤类型,是指患者颅脑在外界暴力因素作用下出现骨折、出血、挫裂等各种损伤。而人体颅脑结构复杂且脆弱,一旦受损可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且治疗难度高。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均能具有较高诊断率,但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检查准确率更高,具体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