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分析 下载:38 浏览:663

刘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与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后再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LVEDD为(51.28±4.71)mm,LVESD为(44.52±3.35)mm,NT-proBNP为(254.22±8.44)pg/ml,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83±4.84)mm、(48.68±3.24)mm和(300.20±8.37)pg/ml(P<0.05);试验组的LVEF为(47.83±4.18)%,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5±3.82)%(P<0.05);试验组的肌钙蛋白T为(0.10±0.11)μg/L,肌钙蛋白I为(0.01±0.08)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1.21±2.13)U/L,肌红蛋白为(76.39±3.29)μg/L,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6±0.28)μg/L、(0.12±0.01)μg/L、(18.17±2.26)U/L和(101.14±3.26)μg/L(P<0.05);试验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采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逐步恢复患者的心肌细胞,改善其心功能,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预后,对于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参考意义重大。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84

刘玲 陶瑞明 杨亚东 张志新 张良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分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双抗治疗组、替罗非班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3个月内的病情转归、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变。结果双抗治疗组与替罗非班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再次梗死率、脑出血率、其他部分出血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率及死亡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4d后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NHISS评分降低,三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14d后比较NHISS评分均降低,双抗治疗组治疗14d后、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HIS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替罗非班组治疗14d后、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HIS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降低,替罗非班组、双抗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915

甘颖慧1 刘俊桐1 陈洪云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2023年8月时间段内,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参选对象,均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依据盲选法均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后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接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出现升高态势,对照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各有2例、5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前者总发生率5.12%与后者总发生率12.82%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较佳,能有效规避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遏制炎性反应,不良发应风险低,值得推广。

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治疗急诊心肌梗死对患者冠脉灌注水平的影响分析 下载:152 浏览:1768

肖南海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心肌梗死采取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联合诊疗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01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研究,总纳入病例数至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予替罗非班,治疗组予替罗非班+尼可地尔,比较指标:冠脉灌注水平、心功能、炎性因子、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①冠脉灌注水平:治疗组冠脉灌注水平(TIMI血流帧幅数、TIMI血流分级)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功能:治疗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炎性因子:治疗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心血管不良事件: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肌梗死采取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联合诊疗效果确切,可减轻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降低炎性效应,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借鉴。

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对HCT、PAR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3033

张鹏1 杜晓霞1 贾景2 梁瑞景3 梁瑞凯4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联合替罗非班对于糖尿病合并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HCT、PAR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经过随机组合后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即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是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采用替罗非班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治疗周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HCT、PAR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相关临床疗效以及HCT、PAR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替罗非班对于糖尿病合并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HCT、PAR相关指标具有较为显著的改善作用,适用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评价糖尿病合并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及麝香保心丸的疗效及对HCT、PAR的影响因素 下载:139 浏览:2158

杜晓霞1 张鹏1 贾景2 梁瑞景3 梁瑞凯4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合并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及麝香保心丸的疗效及对HCT、PAR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及麝香保心丸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差异和两组心功能指标以及HCT、PAR指标差异,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HCT、PAR的含量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糖尿病合并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及麝香保心丸的临床效果显著,对HCT、PAR的含量水平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