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调亏灌溉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52

吕棚棚 吕振东 毕远杰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玉米不同生育期亏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复水后玉米株高生长速度最快,进行亏水处理对玉米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玉米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排序分别为:拔节—孕穗期>三叶—拔节期>孕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在三叶—拔节期进行适宜程度的亏水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玉米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能提高玉米产量性状。该研究为寻找作物高产、节水的技术方法打下基础。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株高及穗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94 浏览:516

​陈士强1,2 张容1,2 王建华1,2 陈刚1 刘建凤1 陈秀兰1,2 何震天1,2 《农业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以苏麦3号、扬麦158、安农8455、扬辐麦4号等对小麦赤霉病抗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种或种质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小麦赤霉病抗性与株高(用多效唑控制)及穗部性状(小穗数、病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小穗密度等)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株高明显影响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植株较高材料的病小穗率较低;麦穗较长、小穗数少、小穗密度低的小麦材料的赤霉病抗性更好。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行距配置 下载:57 浏览:278

党久占1 赵强2 刘宇杰2 张玉金1 张光3 任孝忠3 李彦英4 白勇兴2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膜间行距最佳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在对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变化调查分析表明,36 cm×76 cm,33 cm×86 cm穴距、行距配置处理单株叶面积较大且绿叶持续期长,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速度快,36 cm×76 cm与33 cm×86 cm产量差异不显著,但36 cm×76 cm,33 cm×86 cm与39 cm×67 cm差异显著,与30 cm×96 cm,27 cm×114 cm差异极显著。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距、行距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

浅析在玉米种植中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 下载:246 浏览:2900

卜东一 杨海东 《中国农业》 2022年2期

摘要:
玉米种植当中采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就能为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打下基础,上文中对双株种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应探究,在该技术的应用下,大大提高了玉米种植的质量,有着良好应用效果。本文先就玉米种植中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作用加以阐述,然后就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当中的应用和管理进行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论研究为实际玉米种植起到促进作用。

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运用 下载:287 浏览:2708

张中华 《中国农业》 2022年1期

摘要:
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品种,是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先进玉米种植技术的诞生,弥补了传统玉米种植技术产量不高的问题。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便可提升耕地利用效率、优化玉米种植流程,从而实现玉米产量的提升。然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的科学、严谨与细致应用是保障技术应用效果发挥的关键,种子挑选、播种、管理、收获整个过程中都要把握好技术应用要点,从而利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有效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及品质。

玉米种植中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载:116 浏览:1169

李庆林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深入到各行各业,农业种植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使用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生产各种农作物,以实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效提高粮食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双株高产技术是目前玉米种植的前沿技术,可有效提高我国玉米种植质量。在此基础上,对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玉米种植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