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事“陷阱取证”证据能力之实践探析——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视角 下载:67 浏览:816

潘可馨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受刑事实践的影响,“陷阱取证”在民事诉讼中逐渐被使用,现已成为民事主体尤其是被侵权知识产权主体取得侵权证据、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公报案例“北大方正案”虽间接默认其证据能力,但具体法律依据阙如仍是确认其证据可采性之病灶。文章对相关案例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具体实践特征,区分恶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分类确定证据能力。同时为防制度失范及规则风险,应配套相应措施予以规制,以期取证之客观性、公正性,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改善并优化营商环境。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中日海洋争端解决 下载:137 浏览:1353

谭月恒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中日之间在东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界及钓鱼岛主权归属上有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现有国际法规则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难以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复杂的领土争端。中日之间客观上存在以“搁置争议”为基石的合作环境,能够有效呼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倡导平等协商的“海洋命运共同体”。为达成合作,双方应建立信任机制,对东海进行合作开发,并且中国自身也需要加强海洋力量建设,在此基础上达成“共同开发”。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路径创新思考 下载:79 浏览:959

韩琦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也是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特色优势,还是高校共青团引导大学生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必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梳理分析了目前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路径与举措。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