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传统招幌设计研究综述 下载:36 浏览:248

张锐 陈旻瑾 《设计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总览传统招幌设计的研究现状,指出后续研究的趋势。使用文献研读的方法,整理中国知网近三十年内关于中国传统招幌的两百余篇文献资料,从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设计学视角、现代的延续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招幌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概括中国传统招幌设计研究的特点。为传统招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对传统招幌在现代的延用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旅游地品牌标志参与性设计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设计策略解读 下载:37 浏览:449

余家琪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参加型标志"蕴含的设计内涵与策略,旨在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有所启示。以背景分析法和系统论方法为手段,从标志识别要素挖掘方式、标志使用方式、标志应用特征三个方面解读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中运用的参与性设计策略。旅游地"参加型标志"以更自由的使用规则,促进市民能动性参与标志使用,以更灵活的应用方式,将视觉符号动态化的融入进城市地域性叙述之中,成为地域居民共有的地域品牌。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19 浏览:242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21 浏览:191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城市公园空间叙事研究——以无锡城中公园为例 下载:23 浏览:243

董璟璟 林瑛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文章以无锡城中公园为例,试图去探寻空间与叙事、城市公园与空间叙事的相互关系。其中命名式叙事、小说式叙事、隐喻式叙事的叙事方式较突出,通过具体分析公花园内部各类叙事语言要素和细节处理以及对公花园作为城市公园代表的共性和特性剖析。将空间叙事起到的效果在城中公园设计中的集中表达进行展现。无锡城中公园主要依据红色主题进行设计,其空间叙事方法可为城市公园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提出更多空间叙事的可能性。

老年公寓公共空间疗愈性设计研究——以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例 下载:32 浏览:216

荣惠 宣炜 《中国设计》 2020年7期

摘要:
探索疗愈环境的设计方法在老年公寓公共空间的具体应用。首先从疗愈环境的设计要素入手,归纳为自然疗愈、人文疗愈、空间疗愈的三方面的因素。接着,选取亲和源康桥老年公寓和亲和源迎丰老年公寓的公共空间,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到疗愈性设计特点。总结出老年公寓公共空间中的归属性、安全性、便捷性、互动性的四种疗愈性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出的疗愈性设计因素和设计原则,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增强自尊、自重、自爱感受的居住环境,增加社会联系,适宜新时代。

基于行为设计理论的健康早餐研究 下载:35 浏览:170

李佳瑾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然而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容易忽视早餐,本文通过行为设计研究总结关于早餐行为的设计策略。总结现在都市单身白领的早餐现状,基于行为设计理论对早餐行为进行研究,引导用户进行健康早餐的摄入,通过提升行为动机,降低行为成本促使用户的健康早餐的习惯养成。行为设计理论的介入可以劝导用户改变行为习惯从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本文提出了在具体设计情境下行为设计理论的设计策略。该研究策略可以为行为设计下的健康管理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参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胸衣分割线的设计与优化STEAM理念下的儿童教育玩具设计趋势 下载:29 浏览:212

宋颖佳 蒋晓 《中国设计》 2020年2期

摘要:
研究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儿童教育玩具设计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STEAM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STEAM教育生态建设。从STEAM跨学科的理念和创新力培养的目标出发,对市场上的STEAM教育玩具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我国STEAM教育下的教育玩具设计的趋势,设置难度分级以适应能力的增长、学科紧密融合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给予更多创造力发挥的空间,注重创新思维及创意表达是STEAM教育玩具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该结果为STEAM理念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以露营体验为导向的帐篷设计研究 下载:18 浏览:205

杨文彪 曹鸣 《设计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露营产业已经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为了追求新鲜的休闲体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露营这种休闲方式出游。文章主要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的方法,研究了露营活动中露营者的体验,将露营体验分为娱乐性体验,审美性体验以及求新性体验。文章分析了露营的情境,论证了帐篷设计对提升露营体验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了体验极致性,环境和谐性,结构从简性三个设计原则,把露营者的体验作为设计的导向,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帐篷设计原则。

基于用户认知的新老年人互联网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65 浏览:267

罗琛琛 陈香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探究新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愿景下,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对银发用户的适用性。通过分析现有互联网产品的现状、需求和困境,从新老年人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认知要素和认知能力入手,围绕用户认知寻找产品设计的策略。以新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新老年人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认知要素、认知能力,提出通过降低认知负荷、消除认知困扰、增强用户兴趣,为银发用户体验和成功老龄化的进程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互助学习视角下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32 浏览:310

邓丹妮 沈杰 《中国设计》 2019年7期

摘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于我国隔代抚养的国情,为了更好的挖掘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的价值,利用互动产品设计来帮助隔代双方进行更有效的高质量互动。本文基于社会学中互助学习的视角,探讨了隔代互动中的老年人作为帮助儿童早期发展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儿童作为学习者,如何利用产品设计来满足互动双方有差异性的需求特征。本文提供了基于祖孙这一特殊亲子关系,提取出隔代互动中可连接的祖孙需求,并对现有的隔代互动产品特征进行总结,进而发展出互助学习视角下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的新思路。由此,可以更好发挥隔代关系的优势,挖掘祖辈的教育潜力,拓展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的新思路。

汽车数字仪表盘的交互设计研究 下载:50 浏览:283

李维杰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伴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汽车发展路径都将朝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方向进行迭代,因此,驾驶员与汽车的交互行为将构成安全驾驶及出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车联网趋势下的汽车数字仪表交互界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驾驶场景,总结汽车数字仪表盘适用的一般设计准则。同时以信息架构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汽车数字仪表盘的信息层级分类,输出信息架构表格,利用人机界面设计准则指导数字仪表布局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汽车数字仪表盘界面交互设计的方法流程。

交互设计思维下的意见领袖研究 下载:41 浏览:323

胡心彦 《中国设计》 2019年5期

摘要:
当代媒介平台热点频出不断刺激着网民的神经,但其内容良莠不齐,多半追逐热点、内容空泛,笔者希望将交互设计思维应用于媒介生态学结合以改善这一现象。本文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创新切入点,将网络意见领袖分为"观赏级"、"偶像级"、"现象级"三大层级。又考虑到交互设计以用户为中心发散的共性,导入交互设计五要素理论,对各个层级进行倾向分析。找出能加强媒介生态生命力,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交互设计思维引入媒介领域提供参考。

基于弱关系理论的轻社交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下载:65 浏览:423

刘硕 曹鸣 《中国设计》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弱关系理论在轻社交服务系统设计的应用原则。方法对弱关系理论、轻社交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弱关系理论在服务系统设计的应用优势。结论提出了基于弱关系理论在轻社交服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并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了弱关系理论所适用的情景。

基于寄畅园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68 浏览:423

郝珊 朱华 《中国设计》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无锡寄畅园历史文化特色,提出寄畅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构架,丰富寄畅园文创市场。对寄畅园历史文化进行分类整理,调研分析寄畅园独特文化素材,提取寄畅园文化代表元素进行设计解读。根据文化元素与创意产品的关联度,结合消费人群定位,将设计元素融入到创意产品设计中进行设计实践。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