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标定系统在肯尼亚西部成品油管道中的应用 下载:48 浏览:380

张华东 《中国仪器》 2018年10期

摘要:
介绍了5种成品油标定系统的原理、特点。通过对比选择,重点介绍肯尼亚西部成品油管道中的标定系统的相关概念、组成、操作应用等,供大家探讨。

基于新媒体冲击下企业类报纸的发展对策 下载:78 浏览:396

李珊珊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现如今,企业类报纸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状态,新媒体背景下的企业类报纸要想获得发展活力,扩大发展空间,既要坚守传统文化,又要与新兴媒体良好结合,创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报纸,这不仅能为企业报争取发展机会,而且还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思想阵地。本文首先对企业类报纸作了基本介绍,然后分析了这类报纸现存的发展问题,最后探究了其在新媒体下的发展对策。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的变化 下载:62 浏览:402

李瑾1 张胜娟2 赵伟3 闫配4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4~6月临床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治疗组(n=23例,玻璃体腔注射0. 5 mg/0. 05 ml康柏西普)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软件自动识别及测量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治疗组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M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单次抗VEGF治疗RVO合并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平均BCVA和CMT明显好转,并且未加重黄斑缺血。

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42 浏览:265

孙莉 郭颖 陈卫东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索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并评价其毒副作用。[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紫杉醇8mg/m2+卡铂AUC=0.25mg/ml.min(每周二次)的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以紫杉醇45~50mg/m2+卡铂AUC=2mg/ml.min(每周一次)与放疗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行CT扫描及血流灌注分析,并评价其毒副作用。[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略有优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流灌注得到改善,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PS改善差异达统计学意义。[结论]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且具有更好的抗肿瘤血管效应。

美国跨阿拉斯加石油管道建设的技术争议与环保影响 下载:21 浏览:216

张文静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196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北坡地区的普鲁德霍湾发现了储量丰饶的大油田。石油工业提出建立跨阿拉斯加石油管道,开发利用北坡石油。这一发现和设想与环保人士保护阿拉斯加自然环境和荒野状态的理念相悖,引发重大争议。其中,技术争议是问题的关键,永久冻土冻胀融沉、驯鹿迁徙受阻,以及终端海湾污染等技术问题是石油管道争议的焦点。跨阿拉斯加石油管道建设的技术争议是环保争议和政治争议的基础,极大地影响了工程建设。技术改进带来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成果,而技术缺陷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在跨阿拉斯加石油管道建设中,技术因素与环保因素应该互动发展,持续进行,才能保证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

油气管道项目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下载:28 浏览:399

崔琳1 孙毓2 牛亚坤1 杨爱兴2 王鹤3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在油气管道投资项目简化后评价中纳入量化考评,可实现简化后评价项目横向对比,进行同类项目间的差异分析,达到树立标杆、查找短板、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目的。从目标实现程度、投资控制、项目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构建了简化后评价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制定了量化考评标准,并选取24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量化考评应用,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不同项目的投资管理质量,有效地辅助了投资项目管理决策。

国内外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对比及实用性评价 下载:80 浏览:327

戚菁菁1 孙伶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摘要:
鉴于国内对失效案例深入调查分析、统计整理、上报发布等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递增,对比分析了API RP 585—2014《承压设备完整性事件调查》和TSG 03—201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在事故定义、事故分级、事故原因、事故调查小组及人员、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认定及后果评价、事故数据上报等内容的优缺点。管道作为承压设备的一种,其完整性事故调查总体遵循承压设备的完整性事故调查,通过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相关标准的比对及实用性评价,以期为管道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189

张灵聪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温度变送器在工业生产及工程应用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定期进行校准可以保障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温变的校准工作还局限于实验室校验阶段,无法实现现场在线校准,这也是计量学存在的一大困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拆卸导致的仪表损坏,通过进行现场环境与实验室条件比对,减小检测环境带来的影响,结合统计学原理研究了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的标准热电阻比对法相较便携温场校准更为高效;提出的符合性曲线试验数据可靠。可见标准电阻比对在线校准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校准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目前温变现场校准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相关仪表现场在线检测提供研究思路。

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在苏里格南气田的应用 下载:39 浏览:268

董易凡 雷宇 杨圣方 刘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苏里格南气田自2011年开发以来,一直采用88.9 mm无油管完井方式。在此开发方式下88.9 mm管柱承担着完井油管和生产油管的双重功用,管材本身的承载能力以及接头处的密封性能显得格外重要。针对API螺纹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方面的缺陷,苏里格南气田采用了金属密封结构的特殊螺纹油管,在现场应用中,该扣型性能可靠、质量稳定、易于操作维护。通过近10年的应用,现场人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油管下入质量管控措施,确保了后期压裂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气井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页岩气开发中连续油管管体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载:26 浏览:381

方福君1 蒋涛1 王国峰2 田军2 张晓亮3 谭文波3 邹先雄1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在页岩气开发中,连续油管的应用迅速普及。然而,连续油管在页岩气开发与在常规油气井开发中的工艺及工况均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两者失效原因明显不同,故连续油管管体失效始终是页岩气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连续油管失效是直接影响连续油管作业成本以及作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连续油管在页岩气开发中管体失效的原因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管体失效的有效解决可为连续油管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安全性能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明显提高连续油管服役寿命和增加经济效益。

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50 浏览:352

于阳1 沈亮1 李君2 郝元放1 翟培君1 马帅1 刘超1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期

摘要:
为确保成品油管道沿线注入/分输时不出现油品质量问题、精确把握末站混油切割时间、合理选择停输界面位置,需对成品油管道的批次运移情况进行密切跟踪。根据油品界面位置推移方法,基于.NET开发平台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软件由数据载入、显示、计算和数据输出4个基本模块组成,具备指定时间批次界面位置计算、实时界面位置预测、指定时间界面位置预测、停输界面位置校核、历史界面查看等功能。应用软件跟踪某成品油管道2018年9月至12月的批次界面,将软件计算结果与界面实际到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批次到站时间的平均偏差为0.44 h、批次到站时里程的平均偏差为1.17 km、批次到站时的相对偏差为1.3%,所开发的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可以满足管道生产的精度要求,提升了批次界面计算的工作效率,有助于降低油品质量风险隐患。

输油管道投产过程管输流量值的计算方法 下载:20 浏览:374

杨振江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流速计算与控制是输油管道投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空管启泵后往往处于管输流量不可知的状态。为了准确计算管道中的瞬时流量,利用离心泵与调节阀工作特性,提出了使用管输系统中的常见设备进行流量计算的方法,即根据离心泵工作特性曲线中的H-Q曲线与调节阀工作特性曲线获知管输流量。结合管道投产实例对2种流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实践表明2种技术方法简单可靠,不仅可以在管道投产时进行流量计算,而且也可在流量计发生故障时对管道的瞬时流量进行计算。

地热资源系列专用管设计及评价技术 下载:40 浏览:269

王蕊1,2 李东风1,2 杨鹏1,2 张益铭1,2 莫子雄1,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地热资源开发用管材现状分析,提出建立高、中、低温系列地热资源耐蚀合金体系,设计经济型特殊螺纹接头,利用基于应变管柱设计理论开发地热资源专用管材,以期有效解决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腐蚀、变形和接头泄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地热资源开发用管材性能评价体系,确保管材性能和工况适用性,保证地热资源安全开发和长期有效利用。

油管电加热井加热功率优化 下载:43 浏览:388

姚洪田1 孙晓明2 贺绍辉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解决油管电加热井能耗高的问题,应用井筒电伴热降黏举升理论,分析了电加热功率对井筒温度场及电机有功耗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最佳的油管电加热功率。由于原油的物理特性,在最佳的电加热功率下稠油井难以正常生产,结合现场应用分析,优化给出了合理的电加热功率。合理的电加热功率应使井筒内的原油温度高于凝固点温度,使原油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确保将高黏稠油举升至地面。此优化方法可为其他方式电伴热功率的优化提供指导。

成品油长输管道分输站计量探讨 下载:20 浏览:236

张广超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长输管道成品油分输站作为成品油贸易交接的一个重要窗口,探索如何交接不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分输站具体情况,分别从体积管检定、质量流量计检定和质量流量计零点3方面出发,分析了影响贸易交接的因素,并提出保证贸易交接不亏的相应措施。

N80加厚油管过渡区断裂原因分析 下载:46 浏览:437

谢建 雷闫泓 李真 郭振坤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6期

摘要:
某油田采油井在下Ф73.02 mm×5.51 mm N80加厚油管过程中,发现一根加厚油管过渡区位置出现裂纹,通过对事故油管管体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试验、断口宏观形貌分析、断口电镜扫描分析,对加厚油管断裂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厚油管的断裂形式为脆断,油管镦粗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造成油管"过烧",形成夹渣物残留在加厚油管过渡区,产生脆性裂纹源,下井过程中油管再次受到拉伸载荷,使裂纹源进一步扩展,最终油管发生断裂。

具有管钳咬痕油管的拉伸强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29 浏览:347

窦益华 朱帅 李明飞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6期

摘要:
油田上经常发生油管破断等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是管柱发生破损,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为了探索油管破断的原因,需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油管破坏原因进行试验验证。以钢级P110S,规格为Φ88.9 mm×6.45 mm的油管为例,介绍了未受破坏的油管拉伸至失效和有管钳咬痕油管拉伸至失效的试验,对比两种不同情况对油管强度影响的大小,认为受管钳破坏的油管强度在其破坏处影响最大,确定了应力集中发生位置和应力集中系数大小。对有管钳咬痕油管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咬痕处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且变形量最大值也发生在油管咬痕位置。利用有限元模拟了不同咬痕长度、宽度、深度对油管强度的影响,其中咬痕长度对其影响最大。其为寻找油管在井下发生破坏的原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井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FDS的汽油储罐池火喷淋冷却防护效用研究 下载:32 浏览:429

雷婷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我国设计规范与国际通用规范中对油罐火灾消防冷却设计的差异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FDS软件进行2 000 m3汽油储罐池火在喷淋冷却干预下防护效用的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着火罐、相邻罐在不同冷却强度下的火场参数和防护效果,阐述国外消防设计中对着火罐无需喷淋冷却的可行性,验证我国现行规范中对相邻罐的消防冷却水供给强度的有效性,加深对国内外规范的理解,提高国际工程消防设计的灵活性。

分层注水用柔性复合管系统设计及应用分析 下载:69 浏览:406

李召勇 崔晓轩 孟庆义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油田注水用钢制管线因腐蚀、结构等问题一直严重影响采油效率和采油成本,通过对原有井下用柔性复合管性能的进一步优化,研发出适应分层注水用的柔性复合管,并成为国内首例现场试验成功的针对分层注水用柔性复合管及封隔器等配套工具的试验,明显的降低了管线的腐蚀和结垢速率,有效的降低了现场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证明了井下用柔性复合管在分层注水领域的可实施性。

API SPEC 5CT标准使用中的要点分析 下载:26 浏览:288

吕能 闫凯 韩华刚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API SPEC 5CT标准中PSL1钢管产品要求,采用归纳分类法,从工艺过程方法分类、接箍验收注意问题、两组相似钢级对比、冲击功及加厚油套管拉伸试验几个方面入手,归纳分析了标准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标准使用者准确把握产品要求,加深标准理解,解决标准现实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