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厂铜坑矿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下载:88 浏览:487

魏宏炼 许远清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铜坑矿针对不同的矿体地质特征,采用不同的勘探和开采方式。根据锡多金属低品位矿体特点,采用坑探为主,探采结合的方法减少成本,提高回采率;针对锌多金属低品位矿体特点,采用以钻代坑,从一个主中段突破,减少探矿工程,采用集约机械化开采,加强综合回收研究,增加伴生矿产价值,对节约资源、延长矿山年限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型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涂料的研制 下载:80 浏览:476

吕文东1 栾焕光2 王淦2 陈和锐2 罗智斌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提升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以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成膜树脂CPS-1800为成膜材料,50~200μm改性气凝胶为功能填料,辅以适当的填料和助剂,制备了高性能的节能保温隔热涂料,并测试了其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8 mm厚的该涂料涂覆在250℃热源上,0.5 h时涂料的表面温度为85℃,且在3.5 h内,涂料的表面温度不超过90℃.该涂料的导热系数为0.038 W/(m·K),是其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关键因素.

江西某钨钼矿钨生产指标不稳定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下载:82 浏览:480

刘进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江西某钨钼矿生产指标不稳定、工艺技术指标偏低、能耗高等问题,对选厂给矿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给矿中的风化矿对选厂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风化矿的混入是造成钨精矿回收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单独处理风化矿的方案,并避免风化矿混入原生矿的生产中,选厂的生产指标稳定,钨总回收率由原来的72%~73%提高至77%~80%,大大地提高了选厂的经济效益.

新型捕收剂在白钨矿浮选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下载:93 浏览:504

李天光1,2 周晓彤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单矿物试验表明,以化工废料为原料合成的新型捕收剂D16-4对白钨矿的选择性、捕收能力强于传统药剂氧化石蜡皂(731).表面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pH=11.0的强碱性矿浆中,水玻璃和捕收剂D16-4均以化学作用吸附在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在大量水玻璃的作用下,D16-4在白钨矿表面仍有强烈的化学吸附,而在方解石和萤石表面的吸附减弱.与常规药剂731相比,用D16-4可更有效地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

直接还原工艺在稀有金属伴生铁矿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495

刘牡丹 刘勇 刘珍珍 周吉奎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以云南某稀土-铌伴生铁矿选矿获得的铁粗精矿为原料,采用直接还原-磁选工艺进行铁与稀有金属分离和富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1180℃、还原时间150min、添加剂碳酸钙和硫酸钠用量分别为10%和15%、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4%及磁场强度800Oe的最佳条件下,当铁粗精矿中w(TFe)为38.25%,w(REO)为1.43%,w(Nb2O5)为1.62%时,获得磁性物的铁品位为90.48%,铁回收率为90.08%;稀土和铌均富集在非磁性物中,其含量分别为2.59%和2.61%;两者的回收率分别为91.9%和81.75%.

某铜硫选厂铜粗精矿再磨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94 浏览:501

程建农1 付广钦2 周晓彤2 邓丽红2 关通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某铜硫矿选矿厂为提高铜矿物单体解离度,在原生产工艺中增加了铜粗精矿再磨工艺,但因再磨工艺的各项参数不佳,铜回收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针对铜粗精矿再磨工艺存在的问题,对旋流器给矿压力、给矿浓度、立磨机装球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与优化前相比,铜粗精矿再磨工艺的磨矿技术效率提高14.47%,旋流器溢流与铜粗精矿中合格粒级铜金属占有率的差值提高1.57%.对铜品位0.70%的原矿,铜精矿Cu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1.40%,2.51%.

新型白钨捕收剂在高钙白钨矿浮选中的试验研究 下载:94 浏览:503

周晓彤 陈远林 邓丽红 关通 付广钦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CHC和THC分别是以地沟油、植物油脚为原料研发的新型白钨矿捕收剂.对原矿品位WO30.24%,CaF217.37%,CaCO323.71%,S 0.29%的高钙型白钨矿,在浮硫选后进行了白钨矿浮选捕收剂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捕收剂CHC和THC对白钨矿具有选择性捕收效果好的特点,且用量少、成本低于常规捕收剂731,是价廉物美的新型白钨矿捕收剂.捕收剂CHC和THC的研制成功对白钨矿浮选技术指标的提高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分选赤铁矿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504

谢宝华 吴城材 王丰雨 杨招君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利用SSS-I-2500型高梯度磁选机从俄罗斯某铁矿公司选矿厂的弱磁尾矿中回收赤铁矿.在磁场强度8000 MT、干矿处理量80t/h、卸矿水量100m3/h、转环转速50Hz及液面高度10~15cm的条件下,当给矿铁品位为36%时,获得铁精矿品位52.70%、铁回收率74.24%的指标.

白钨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下载:93 浏览:496

李天光1,2 邱显扬1 周晓彤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概述了白钨矿浮选捕收剂与调整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白钨矿新型调整剂和新型捕收剂的性能,阐述了组合抑制剂和组合捕收剂在白钨浮选中的应用,指出了高效抑制剂、捕收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利用某钼尾矿回收钼及制备硅肥的研究 下载:92 浏览:505

徐晓萍 高玉德 孟庆波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某钼尾矿中钼和二氧化硅含量高及重金属元素含量低的特点,采用浮选预先回收钼-浮钼尾矿焙烧制备硅肥的工艺,对该钼尾矿进行综合利用研究.对含钼0.0093%的尾矿,经一粗五精两扫闭路选别后,获得钼品位为25.36%、回收率65.04%的低品位钼精矿.钼浮选尾矿经干燥后,与白云石按照1∶1质量比例混匀,经焙烧冷淬后可获得活性二氧化硅含量为21.45%的硅肥.该方法能有效回收钼尾矿中有价元素,实现尾矿的综合利用.

某工业废水氨氮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 下载:98 浏览:513

吴红燕 李波 肖飞燕 张丽丽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在测定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的过程中,有很多干扰因素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废水中氨氮含量,并对水样存放时间、样品预处理方法、水样pH值、反应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的废水应及时进行分析测定,首先采用蒸馏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在水样pH值为9~9.5、反应温度为20℃、显色反应时间为15min的最佳条件下,氨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好且误差小.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探析 下载:129 浏览:1557

武海红 《冶金技术》 2023年7期

摘要:
矿山的开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对废弃矿山的修复和治理工作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本文简要阐述了废弃矿山可能造成的各种地质环境的影响,从滑坡的治理、露天废弃矿山的治理、塌陷地质的治理以及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四个方面阐述了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途径和方法。

地质调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85 浏览:1957

陈雨 《地球科学探索》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地质调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通过综述地质调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文章着重探讨了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以及钻探技术等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实践,并评估了这些技术的效果与局限性。研究发现,综合应用多种地质调查技术能显著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矿产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保护分析 下载:285 浏览:2965

​茹涛 《冶金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前矿山行业始终坚持的贯彻理念,矿产资源的再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也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矿山的开采途中,由于损坏了矿山的原始地质结构,还会受开采技术、地形地貌、含水层破坏等原因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地区甚至会频繁出现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情况,为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资源开采的有效利用不被浪费的现象产生,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地质灾害的涌现,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避免出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提高矿产资源环境的治理技术,实现地质环境治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探讨 下载:267 浏览:2941

周伟 《冶金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矿产资源开发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当前对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存在一定的监管不到位现象,导致实际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相对较多,不仅对矿产资源的顺利开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环境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地质找矿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97 浏览:1124

徐扬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4年7期

摘要: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开发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下载:600 浏览:3082

杨青 《管理与科学》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正在日益的增加。矿产开发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手段,其目前正在受开采利用技术落后的影响而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并加剧了矿产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而现阶段,为了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就需要对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优化与改进,这样才能在提升资源开发效率的同时,保证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进行详细的探究,以供参考。

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 下载:266 浏览:2900

​周丽娥 《中国环境保护》 2021年9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矿产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量逐步提升,但是,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高,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大。因此,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随后引出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阐述其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从业人员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