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通商口岸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以云南为例 下载:61 浏览:390

肖建乐 王明东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了"中心",其他国家和地区沦落为"外围";随着通商口岸开辟,通商口岸成了"中心",周边其他地区成为"外围"。正确认识这两个层面的"中心"与"外围"关系,是理解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钥匙。云南边境线占全国陆地边境的1/5,通商口岸与云南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程度是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缩影。自1889年开始,云南边境的三个城市蒙自、思茅、腾越相继开埠通商,成为约开口岸。自此,云南开始卷入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三口岸通商,主观上是西方列强出于掠夺原材料和占领产品倾销市场的需要,客观上带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通商口岸设立使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近代经济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后天发展环境的限制,使得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始终是有限发展,难以顺利实现近代化转型。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视域下“数字劳工”的生成逻辑 下载:156 浏览:1473

宋郁雯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3期

摘要:
以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数字劳工”这以群体的物质基础、传递媒介、出现动力。以及从社会分工角度来分析资本逻辑主导下,“数字劳工”所呈现的非专业性和专业性、强迫性和非强迫性、生产性和消费性相结合的特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