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季稻-冬闲/油菜田长期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肥力质量特征 下载:28 浏览:336

黄得志1 盛浩1,2 潘博1 张振华2 周萍3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解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高产双季稻田的土壤肥力质量特征,选取湘南地区紫泥田毗邻的长期(> 30 a)种植双季稻-冬闲田和双季稻-油菜田,综合分析0~20 cm表土的7项物理性质、14项化学性质、2项生物性质共计23项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计算了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指数。结果表明,与长期双季稻-冬闲田相比,长期双季稻-油菜田的土壤略显紧实,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下降13%~14%,土壤呈酸化趋势,pH降低0.27个单位;此外,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钙、镁含量也分别降低10%、27%和25%。然而,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分别大幅提升51%、39%、33%和3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提高22%。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包括8项指标:容重、黏粒、毛管持水量、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铜。双季稻-冬闲田和双季稻-油菜田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为0.72和0.78,即后者土壤肥力质量优于前者;长期种植模式下,水稻土肥力质量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土壤有机质,也要重视其他土壤指标,特别是土壤养分有效性。

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和造林技术探究 下载:77 浏览:457

李树兴 《中国农业》 2020年3期

摘要:
杨树是公主岭地区营造公益林、防护林和道路绿化、乡村美化、义务植树的主要树种之一。近年来,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林间经济发展、实现林农双丰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分析杨树林间复合种植的主要模式、益处和技术要点。

浅谈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62 浏览:418

王锦莲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应用垄沟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种植,可以直接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例如,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在玉米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叶面面积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促进玉米植株健康成长。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玉米的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研究 下载:22 浏览:290

张成轩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湖北省建始县长梁镇玉米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介绍了对均匀垄、宽窄行交替休闲和高光效栽培等不同的种植模式,并强调其在提高产量和适应当地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着重探讨了整地、选择优良品种、机械化播种和田间管理等关键措施,并阐述其对提升农业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型农业的贡献。案例分析中突出了建始县长梁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关键作用,通过培训、示范和支持,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整体而言,该地区玉米种植和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效,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有机玉米的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下载:66 浏览:699

苑明影 崔园园 李泽林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在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也没有任何人工化肥,一切都是遵循自然法则,因此,有机玉米的生产符合有机食品的要求,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化肥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生态农业还可通过维持与恢复耕地的生态平衡,强化土壤的生物学功能,从而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与风味。这样的种植方式既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又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路探究 下载:122 浏览:1241

李倩 谢静 李春雪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高,更多的民众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所谓“民以食为天”,这就说明了民众对食物的看重,所以,人们更加注重有机蔬菜的质量,这也导致了有机蔬菜在市面上的比例日益增大。为满足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地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既要推广有机蔬菜的种植,又要理解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下载:187 浏览:1968

祁艳春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提升,有机蔬菜种植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农业科研人员的重视。农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是有机蔬菜的种植,还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在现实生活中都比较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有机蔬菜种植的特点以及生态农业的概念,概述了有机蔬菜种植的重要性,并探索了有机蔬菜种植模式的实施要点以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以此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绿色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下载:206 浏览:2119

赵文清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因此对于粮食的需求一直是很大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人们的需求不光是吃饱,还要吃好、吃得健康。绿色有机蔬菜营养丰富,能够满足人们健康安全的饮食需求。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绿色蔬菜的种植模式,探讨了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措施,为我国粮食产业乃至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希望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浅析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下载:38 浏览:1363

刘世艳 《中国农业》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相应变化,而且许多人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对于饮食,人们对其的思想观念已由“吃饱”变为“吃好”,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上的追求,开始向着绿色、健康的高层次出发,因此,使得种植和饲养行业也
发生了相应变革。蔬菜作为人们摄入营养的主要途径,对其的生产具有更高的标准,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在本文中,就将围绕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研究 下载:267 浏览:2784

罗晓林 《中国农业》 2022年1期

摘要:
本次研究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相当于净玉米,大豆增产1865Kg/hm2,相比单独种植玉米效益增加6124元/hm2,增收幅度40%。由此证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全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成本,具有更加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创新林草种植模式,促进林业生态平衡与发展 下载:52 浏览:560

沈雪峰 《林业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林业生态平衡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创新林草种植模式对林业生态平衡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林业种植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的概念及其优势。通过深入研究,本文发现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增强生物多样性,并对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创新林草种植模式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平衡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方法 下载:179 浏览:2073

李栗 《林业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北方地区的林业种植面积较为广阔,要想取得良好发展,推动整体林业进一步建设,则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林业种植模式,为林业资源种植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指导依据,在种植期间还需要注重林业养护,结合林业资源生长期间的现实需要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这对提升林业生长质量有着积极影响,可以保证林业种植效益。

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下载:320 浏览:997

胡国兵 《农业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我国经济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表现出极高要求。作为新型农产品的有机蔬菜,凭借着营养丰富、绿色健康特征获得民众与种植户认可。因为有机蔬菜有着较高种植技术标准要求,所以需要使用先进种植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本文以影响有机蔬菜种植质量的因素出发,分析有机蔬菜的种植模式,提出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思路。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下载:246 浏览:1504

杨晓茗 《农业学报》 2023年12期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在食物种类多样化的背景下,使得群众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有机蔬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健康蔬菜类型,对于群众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这也使其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因此,为了促进有机蔬菜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对有机蔬菜所具备的优点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

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运用要点 下载:324 浏览:1461

张医一 《农业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有机农业蔬菜,源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蔬菜的种植,可以通过资源的合理重复利用来完成,同时,对于蔬菜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害虫害,都是用于人工或物理的手段进行处理,所以,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相比较,没有化学药剂的使用,营养价值更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有机蔬菜种植技术都不断发展,有机农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机蔬菜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大众视野,并因为其健康营养的特点而广受欢迎。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