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68

牛瑞芳 《诊断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创面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可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促进创面愈合,临床价值显著。

年龄和HOMA-IR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394

张晓苹 朱晓东 崔玉玲 李效丽 刘科卫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年龄和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动脉超声的3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糖代谢是否异常分为观察组(糖代谢异常,200例)和对照组(糖代谢正常,100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颈动脉斑块者占59.00%(177/300)。对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6,95%CI:1.01~1.12,P<0.05),而观察组患者是年龄(OR=1.07,95%CI:1.03~1.10,P<0.01)和HOMA-IR(OR=1.53,95%CI:1.16~2.01,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可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而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HOMA-IR。

连兰六君免煎颗粒干预糖耐量减低患者临床研究 下载:48 浏览:308

徐国海 严军 胡春平 冯珍凤 陈见纺 刘曼曼 张艺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连兰六君免煎颗粒剂干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2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予以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连兰六君免煎颗粒剂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FPG、2 hPG、HbA1c、FINS、2 hINS、HOMA-IR及HBCI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40. 6%(26/64)、87. 3%(57/6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治疗组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FINS、2 hINS、HOMA-IR及HBCI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 <0. 05,P <0. 01),且治疗组FPG、2 h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2 hPG水平、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连兰六君免煎颗粒口服配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其他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IGT患者中医临床症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影响 下载:68 浏览:475

熊静芳1 陈冻伢2 徐燕芳3 冯慧2 施琳琳2 张兆林2 徐虹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肝糖异方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制备四氯化碳和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糖异方组大鼠予肝糖异方灌胃(1 mL/100 g),二甲双胍组大鼠予二甲双胍(200 mg/kg·d)灌胃。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AS染色和硫酸蒽酮比色法检测肝糖原含量,连续循环光谱法或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GSK3α、GS和GPa的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肝脏中观察到明显的脂肪样变和纤维化。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大鼠检测到显著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中的糖原含量为64.30(54.33, 67.35)μg/mg肝组织,模型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显著下降,为29.51(24.99, 39.13)μg/mg(P<0.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下降(P<0.01),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增高(均P<0.01)。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脂肪样变,改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与模型组相比较,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增高(P<0.01),而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肝糖异方汤能显著减轻CCl4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增加肝组织中的GS活性,降低GSK3α和GPa活性,从而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下载:35 浏览:367

李慧 刘欢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PN、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基于UPLC/QTOF-MS技术观察花旗泽仁对SD大鼠体内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507

​韩东卫 朱蕾 张宇驰 于鹏洋 葛鹏玲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观察中药复方花旗泽仁干预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从尿液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花旗泽仁的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10只,灌胃给予花旗泽仁水煎液,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2 h采集尿液样本,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其尿液代谢物变化。结果: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检测到13种差异性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到11种差异性代谢物。结论:中药复方花旗泽仁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芳香烃的生物降解、体内脂质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以及糖类无氧分解等过程有关。

中医药对抗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下载:222 浏览:2227

李桐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的疾病。尽管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胰岛素浓度升高,但其特征是胰岛素作用降低。胰腺工作负荷增加和随之而来的失代偿不仅是 2 型糖尿病发展的主要机制,而且还会加剧代谢疾病的损害,包括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许多临床试验表明中药在治疗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潜在作用,中药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为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了巨大的前景。本文就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靶点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