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津市重污染应对方案评估方法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41 浏览:450

李怀明1,2 孙静1 郭健1,2 李敏姣1,2 张雷波1,2 尹立峰1 王兴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0期

摘要:
在天津市历次重污染过程案例源解析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实时发生的不同类型重污染过程归类,优先选择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形成不同重污染过程的调控方案情景组合,结合各类排放源在重污染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充分考虑各类控制措施对应排放源的可削减空间、控制措施的可执行性,以及控制措施的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形成最优方案,并以质量先行或成本先行等不同管控目标,通过空气质量模型和实时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对方案进行及时修正优化,构建天津市重污染应对方案评估方法体系。

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取向的影响——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下载:87 浏览:497

林劼1,2 田凤平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实行严格的环境规制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本文采用2010~2014年我国31个省(区、市)、267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取向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我国环境规制与企业投资取向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第二,我国的费用型环境规制与企业的生产性投资、技术投资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与企业的类金融投资呈倒"U"型关系;第三,我国的投资型环境规制与企业的类金融投资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与企业的生产性投资、技术投资呈"U"型关系;第四,当前我国政府实施的环境费用规制对企业投资取向产生"挤出效应",并且随着规制强度的提升,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力先强、后弱;第五,我国政府实施的环保投资规制则对企业投资取向产生"激励效应"。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分别针对政府层面与企业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基于数值模拟和统计拟合分析华北冬季一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 下载:71 浏览:310

秦楚菲1 孙家仁2 张文君1 廖志恒3 滕宇威1 陈朋龙2 陈静华2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Chemistry)模式对201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我国北方一次大范围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资料对比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PM2.5浓度及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适用于此次污染事件的机理分析。动力、热力条件及化学转化等因素对此次强污染事件形成的机理分析表明,动力因子主要通过表面风和垂直风切变的减弱对此次污染事件造成影响,边界层逆温等热力因子促进了大气稳定性的增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依据PM2.5组成成分变化分析可知,硝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碳在此次事件中含量增加,说明机动车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所致的二次气溶胶生成对PM2.5污染加剧起重要贡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子相对贡献率量化解析结果表明,热力因子在此次污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方差贡献率为52%,动力因子次之,方差贡献率为34%,而化学转化方差贡献率约为14%,说明气象条件,尤其是热力条件是引起此次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北京地区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 下载:70 浏览:198

贺园园1 胡非2 刘郁珏3 刘磊1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利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美国大使馆的细颗粒物(PM2.5)逐时监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气象梯度塔资料以及实况天气图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京的PM2.5重污染过程的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次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其中PM2.5浓度超过75μg/m3的时次共计126 h,超过150μg/m3共计116 h,小时最高PM2.5浓度为522μg/m3。在高低空环流场配置的影响下,近地面静风和多层逆温结构抑制了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输送,加上边界层内的深厚湿层,使得其中气溶胶不断吸湿增长,高PM2.5浓度得以维持。在重污染期间,湍流动能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垂直方向的湍流动能一直占水平方向的15%~20%左右,水平湍流动能占主要贡献。摩擦速度与湍流动能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不同高度之间的摩擦速度差别不大。超出前后时次一个数量级的湍流强度尖峰的出现是湍流场发生调整的一个信号,是PM2.5浓度发生剧烈转变的前兆,预示着污染状况更加糟糕。重污染过程中感热通量的输送方向为从地面向大气输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都大幅减少,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对湍流功率谱计算和分析表明,在重污染过程期间,时间尺度为5 min至6 h的中尺度过程对从地面到大气方向的动量和热量通量输送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原

环保投资会影响企业实际税负吗?——来自重污染行业的证据 下载:74 浏览:495

杨旭东1 沈彦杰2 彭晨宸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2008-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环保投资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有利于企业实际税负的降低,与国有企业相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会根据环保投资而调整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地,我们根据税收征管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所得税征管部门、不同制度环境以及不同财政压力下环保投资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与实际税负的负相关关系在所得税征管部门为地方税务局以及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显著,而财政压力并没有产生影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将环保投资企业降低的税负转嫁给了其他企业,因而无论财政压力大小,均不会影响环保投资与实际税负的负相关关系。

气象条件对天津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445

孔君 李源 杨宁 李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的小时观测数据,分析了天津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前后空气质量和主要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大气重污染过程呈现两种特征,一种是"逐渐积累、迅速清除",主要在污染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段呈现;另一种是"快速下降、快速回升",主要在污染过程中期,由于风向转变使污染物输送推移导致的。在污染物积累阶段,风速明显偏小,相对湿度增大;在污染过程结束阶段,风速明显偏大,风向多为西北风,相对湿度明显下降。分析了风速、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其中风速与PM2.5浓度呈指数相关,R2达到0.420,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呈线性相关,R2达到0.520。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媒体监督与财务绩效研究——基于A股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 下载:73 浏览:17432

李百兴 王博 卿小权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以2009-2016年A股重污染行业为样本,研究了污染型企业社会责任(CSR)履行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媒体监督对污染型企业CSR履行的影响以及媒体监督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污染型企业CSR履行具有时滞性,CSR对污染型企业当期和近期财务绩效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提高数期后的长期财务绩效;而在与媒体监督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媒体监督与污染型企业CSR履行显著正相关,媒体监督越强,污染型企业CSR履行越好。且与负面报道相比,正面报道对污染型企业CSR履行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媒体监督并不会通过调整CSR履行情况改善污染型企业的财务绩效,反而削弱了CSR对污染型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这说明,虽然纯粹的CSR履行可以为污染型企业带来未来收益,媒体监督也能够制约了这些企业的不正当行为。但如果污染型企业CSR履行只是处于舆论压力下的被迫行为,缺乏主动性,则企业非但不能从中受益,还要付出单方面的补偿性损失,最终媒体监督只会成为企业无形的负担,限制企业的发展。

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的有效运用探讨 下载:174 浏览:1968

​严伟君 刘锐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8期

摘要: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且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环境监测预警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重污染天气是我国当前普遍出现的一类污染问题现象,重污染天气一旦发生,将会给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对重污染天气进行应对和治理。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的预防与应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出相关建议,推动重污染天气治理工作开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