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锂离子电池硅纳米粒子/碳复合材料 下载:60 浏览:408

李振杰 钟杜 张洁 陈金伟 王刚 王瑞林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硅由于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有望取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300%)会导致材料粉化从集流体上脱落,同时不断形成固相电解质层,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而材料纳米化和碳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硅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机理,并综述了硅纳米粒子与碳材料复合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包覆型、核壳型以及嵌入型硅碳负极材料,并对核壳型与嵌入型做了重点探究,最后对硅纳米粒子/碳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MoP纳米粒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载:67 浏览:443

肖雅丹 靳晓哲 黄昊吴 爱民高 嵩刘佳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金属钼纳米粉体再使其与赤磷发生固相反应,用两步法制备出磷化钼纳米粒子。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磷化钼纳米粒子的结构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P纳米粒子呈球状,粒径为20~50 nm;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的条件下MoP纳米粒子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46 m 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241.9 mAh/g;电流密度为2000 mA/g时放电比容量为99.90 m Ah/g,电流密度恢复到100 mA/g其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247.60 mAh/g。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MoP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浅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73 浏览:601

申津婧 《材料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比能量高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今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消费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同时,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许多性能。本文笔者探讨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相关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