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黑木耳菌糠与牛粪共堆腐腐殖质组成的变化 下载:50 浏览:288

王楠 刘兰 王语 雷琬莹 严婷 王帅 《土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黑木耳菌糠与牛粪是典型的农业废弃物,两者共堆腐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将黑木耳菌糠与牛粪按照10∶0(Ⅰ)、9∶1(Ⅱ)、7∶3(Ⅲ)、5∶5(Ⅳ)、3∶7(Ⅴ)、1∶9(Ⅵ)和0∶10(Ⅶ)7个质量比混合进行为期90d的共堆腐试验,以水溶性物质(WSS)、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u)的碳含量(CWSS、CHA、CFA、CHu)、HA碱溶液E4/E6以及腐殖化指数(CHA/CFA)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原料菌糠、牛粪质量比。结果表明:(1)共堆腐中牛粪比例提高可相应增加堆肥的CWSS、CHA、HA碱溶液E4/E6以及CHA/CFA,使CHu有所降低;(2)随时间的延长,堆肥中的CWSS和CHu含量逐渐下降,Ⅰ、Ⅱ、Ⅳ、Ⅵ和Ⅶ处理堆肥的CHA含量先降低再大幅度提高,而Ⅲ和Ⅴ处理的CHA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变化。在各处理中,黑木耳菌糠与牛粪按照7∶3共堆腐更有利于堆肥中CHA的积累,堆肥中HA经历了"先降解再缩合,最终分子复杂程度增加"的过程,混料中黑木耳菌糠比例提高有利于HA分子的复杂化;(3)随堆腐时间延长,除Ⅲ处理的CHA/CFA逐渐增加外,其余各处理的CHA/CFA均表现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结果堆腐试验结束时Ⅴ处理的增幅最大。综上,黑木耳菌糠与牛粪共堆腐,其原料质量比3∶7的腐熟效果最好。

黑木耳的栽培种植技术分析 下载:174 浏览:2338

冯宝华 《中国农业》 2023年4期

摘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黑木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我国是最早认识并培育黑木耳的国家,而且对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也已经完全掌握,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黑木耳在中国种植面积很大,也是出口食用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黑木耳的肉质十分细腻,而且质地也比较爽滑。对比其它的食用菌可以看出,黑木耳的营养价值要更高一些。所以,对黑木耳栽培种植技术的研究,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黑木耳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下载:123 浏览:1280

​王立靖 李超 黄凤婷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利用崇仁县2017-2022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黑木耳亩产量及气象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积分回归方法具体分析了温度、日照、相对湿度、以及降水等气象因子对黑木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崇仁县在黑木耳生产中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林下环境中栽培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217 浏览:2396

耿英文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10期

摘要:
在林地中种植黑木耳,可以充分发挥出林地资源的作用,对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林地种植黑木耳,既能够进一步发挥林地的作用,还可以促进黑木耳与林木共同生长,有效地降低种植黑木耳的成本,使闲置的林地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达到促进循环经济良好发展,维护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