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学术期刊
切换导航
首页
文章
期刊
投稿
首发
学术会议
图书中心
新闻
新闻动态
科学前沿
合作
我们
一封信
按学科分类
Journals by Subject
按期刊分类
Journals by Title
医药卫生
Medicine & Health
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数学与物理
Math & Physics
经济与管理
Economics & Management
人文社科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化学与材料
Chemistry & Materials
信息通讯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地球与环境
Earth & Environment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s
我要投稿
查看投稿进度
学术期刊
按学科分类
Journals by Subject
按期刊分类
Journals by Title
医药卫生
Medicine & Health
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数学与物理
Math & Physics
经济与管理
Economics & Management
人文社科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化学与材料
Chemistry & Materials
信息通讯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地球与环境
Earth & Environment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s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400-188-5008
客服邮箱:
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
请选择
目标期刊
首页
期刊
文章
原发性青光眼病变机制临床实验研究进展
下载:
71
浏览:
491
马奕1 曹文俊1 孙兴怀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青光眼是全球首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青光眼主要病理特征为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虽然原发性青光眼的病变机制十分复杂,但目前已发现若干与原发性青光眼病变密切相关的重要机制,如机械压迫、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调节异常。近年来,关键通路和分子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临床实验研究也发现了若干与青光眼病变机制相关的、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候选生物学标志物群,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使其成为未来临床诊疗的靶点。文章通过回顾原发性青光眼病变机制临床实验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临床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1]
|<
<
1
>
>|
在线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
400-188-5008
客服邮箱::
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