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论析 下载:90 浏览:498

钱路波1 张占斌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鲜明的特色。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阶段、政府与市场主辅地位交错阶段、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阶段、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及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阶段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情相结合,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而且还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不断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发展完善。

一种新型的扩频测控信号压缩采样结构 下载:93 浏览:503

王凯 汪勃 吴斌 《无线电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压缩感知理论能解决航天测控领域中扩频信号高带宽引发的采样压力和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压缩采样是压缩感知理论的主要应用之一,为降低前端信号采样压力和后端信号处理压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针对航天测控领域中最常见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压缩采样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分段并行式随机重叠采样结构,并推导出采样结构的测量矩阵,结合信号的稀疏基利用匹配追踪算法对采样值进行重构。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采样结构能很好地适应高带宽扩频测控信号的压缩采样,能以较高的概率从低速的压缩采样值中恢复出原信号,相较于其他压缩采样结构在重构率、计算复杂度及稳定性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极低信噪比下应答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92 浏览:502

郝占炯 李春萍 秦奋 何舟 《无线电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X频段深空应答机的高灵敏度接收处理要求,提出了扫频+频域校正、时分复用的方法解决极低信噪比下载波捕获技术,设计了一种数字载波环路方法解决高灵敏度跟踪技术。在信号强度为-155 d Bm条件下,进行了捕获算法和跟踪算法的仿真,并对算法改善前后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扫频+频域校正、时分复用的捕获方法能够较好地改善FFT输出信噪比和减少捕获时间;在弱信号条件下,采用FLL+PLL结合的数字载波环路跟踪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跟踪时间。

室外型S频段600W固态高功放设计与实现 下载:92 浏览:513

李少波1,2 罗又天3 《无线电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在执行航天测控任务时系统上行链路需配备功率放大器的需要,同时对比传统室内型高功放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室外型S频段室外型600 W固态高功放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同轴功率合成和均热板集成散热,整理了固态高功放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结合整机在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功放的测试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设计的室外型S频段600 W功率放大器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如何影响突围性技术扩散——基于转换成本的调节作用 下载:15 浏览:226

孙冰1 田胜男1 姚洪涛2 《当代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新技术如何在众多共存的同质性技术中突出重围、被广泛采用,不仅取决于作为其扩散载体的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还取决于其自身的技术创新特性和网络主体的感知。基于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与新技术的扩散效率之间关系的论述,引入技术重叠度的构念以描述新技术的技术创新特性,提出转换成本的操作性定义以衡量潜在用户对新技术的感知与转换,进一步塑造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对突围性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型并探讨各构念间相互关系。通过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新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上述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小世界效应与创新网络中新技术的扩散效率在技术重叠度的参与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重叠度对小世界效应与扩散效率之间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转换成本对小世界效应与扩散效率之间、技术重叠度与扩散效率之间的关系均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

基于LabVIEW与IMAQ Vision的智能插装系统 下载:12 浏览:435

周龙福1 刘超2,3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人工插装撑簧圈效率低、一致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连接器撑簧圈智能插装技术。首先,采用IMAQ Vision视觉模块获取工件图像,利用二值化实现图像特征与背景的分离;然后,采用Remove函数去除大量小斑点和边界目标干扰,利用形态学闭操作实现插孔细小沟壑的填充,结合几何匹配实现工件特征主键角度计算;最后,通过Particle Analysis函数计算任意芯数孔位坐标以实现撑簧圈的智能插装。现场采用5种规格工件进行插装测试,结果显示撑簧圈完全正确插入插孔中,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撑簧圈的智能插装。

AXIe信号发生器接口设计 下载:12 浏览:422

许川佩1 张恒俊1 盘书宝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AXIe总线属于新型高速仪器总线。为解决AXIe测试系统中信号发生器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符合AXIe-1.0规范的AXIe信号发生器接口方案。根据AXIe-1.0规范,选取了LAN接口作为仪器的通讯接口,并以FPGA作为设计平台,完成了AXIe信号发生器接口的设计,采用DDS技术实现了信号发生器模块。而后再通过LAN接口向信号发生器模块传输波形命令及波形数据,完成了功能验证,为AXIe模块化仪器的开发提供借鉴。

用于金属裂缝检测和测量的微带天线传感器 下载:13 浏览:439

康文芳1,2 董和磊1,2 刘龙飞3 李焕1,2 卫凯龙1,2 王鑫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文中基于微带天线辐射原理设计了用于金属裂缝检测和表征的传感器。传感器实质是由一个金属谐振腔制成,金属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对传感器的辐射贴片和金属地的电特性极其敏感。把被测金属结构当作传感器的金属地,金属结构的裂缝扩展导致了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偏移。因此,通过读取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偏移量来检测和表征金属裂缝。从传感器辐射贴片的两个方向对金属裂缝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当金属裂缝沿辐射贴片宽度方向存在时,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是18 MHz/mm,当裂缝沿辐射贴片长度方向存在时,传感器的检查灵敏度是27.5 MHz/mm。传感器由耐高温的氧化铝和金属银浆料制成,因此可以应用到一些高温、高压恶劣环境下。

基于多图核的迁移学习方法 下载:42 浏览:369

江悠 张道强 张俊艺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医学数据标注成本高昂,不同研究中心提供的脑影像数据间存在分布差异,无法有效整合,影响预测模型性能.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多图核的迁移学习方法,将不同的图核用于挖掘脑网络结构信息并衡量脑网络间的相似性.提出多核学习框架,提高迁移模型的性能.在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多中心数据集上验证文中方法可有效利用脑网络数据的结构信息.多核学习框架也可综合不同图核的优点,进一步提高方法在脑网络数据上的分类性能.

基于I/F+A/D的高分辨率模数转换电路 下载:10 浏览:426

黄武扬 吴一 黎坤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提高加速度计模数转换电路的分辨率,基于传统的电流频率转换电路,增加A/D采样芯片采集残余电荷,增加电路的分辨率;使用FPGA芯片实现逻辑控制,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使用DSP芯片进行数据处理,提升电路的运算速度;加入FIR滤波滤除高频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影响电路其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电路的分辨率。

一种双模式氨气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12 浏览:416

徐光1 赵全1 马德常2 许宏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传统氨气传感器使用有线供电及信号传输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双模式氨气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以MSP430AFE253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电路,有线供电部分基于AD5420芯片设计,可实现4~20 mA信号输出;无线部分基于ZM5161-P1型无线模块设计,采用Zigbee通信协议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电路在软硬件上进行了低功耗设计;传感器可实现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对传感器进行了无线通讯距离测试及标准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实现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并具备测量精度高、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力监测系统的设计 下载:18 浏览:444

李冀明1 刘超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为实现航天电磁继电器生产过程中簧片接触力实时自动监测,并解决测量数据的可查询、可追溯的实际问题,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微力监测系统。首先,在详细分析测力计数据采集和串口通信原理后,开发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测力计数据采集模块以实现簧片接触力的实时测量;此外,设计一种基于串口的PLC控制器与LabVIEW之间的消息交换机制;最后,通过LabVIEW构建界面友好的上位机监测软件。现场使用表明,微力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结果正常、稳定性良好、系统监控界面简洁、具有性价比高和易扩展等优点。

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微冲量测量方法 下载:13 浏览:425

王大鹏1,2 叶继飞1 李南雷1 王青2 王健博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对星载微推力器的单脉冲冲量进行非接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测量方法。基于悬臂梁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测量系统传递函数,得到测量系统在结构上等效为无穷多个欠阻尼二阶子系统的并联。分析得到一阶子系统脉冲响应的最大位移与脉冲力冲量大小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大小由一阶子系统的增益值、阻尼比及固有振动频率决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冲量测量方法:对系统脉冲响应低通滤波得到一阶子系统脉冲响应后求取最大位移,结合标定得到线性系数即可求解冲量大小。线性系数的标定中,根据系统增益值与位移测量位置的刚度系数为倒数关系的特征,确定了一阶子系统增益值的标定方法,依据自由振动法确定了阻尼比及固有振动频率的标定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分析得到测量误差为7.287%。

LV/HV Twin-Well BCD[B]技术(2)芯片与制程剖面结构 下载:56 浏览:324

潘桂忠1,2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LV/HV Twin-Well BCD[B]技术(2)能够实现MOS器件低压5 V与高压100~700 V (或更高)和双极型器件低压5 V与高压30~100 V兼容的BCD工艺。为了便于高低压器件兼容集成,采用源区为硼磷双扩散形成沟道的具有漂移区的偏置栅结构的HV LDMOS器件,亦同时形成HV双极型器件。改变漂移区的长度,宽度,结深度以及掺杂浓度等可以得到不同的高电压。采用芯片结构设计、工艺与制造技术,依该技术得到了芯片制程结构。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在DOM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487

高伟1 陈玄1 闫浩2 袁楠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5期

摘要:
无人机高精度航测技术迅速发展,使数据获取效率以及数据获取精度大大提高。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ZW-3B低空无人机及与之配套的载荷、地面控制设备,在飞行前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航线规划、采集测区信息,对现场勘察后采集了研究区域范围内的野外数据,获取了该区域范围满足精度要求的影像资料和数据信息。通过Pix4Dmapper软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获得初图,然后对数据做镶嵌线编辑等后期工作,最终获得了1∶1 000DOM成果图,分析了其精度,所得影像满足精度需求。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更加安全简洁,获取的数据精度高,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中是可行的。

高分辨率热感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下载:84 浏览:501

卢毅1 张婧娴2 周维3 高语阳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由于成像原理的较大差异,热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特征会呈现不同表现方式,生成的热感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很大灰度差异。因此热感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十分困难,尤其是高分辨率数据之间配准精度较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提取边缘特征点和最大互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较好修正了热感和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灰度、尺度、旋转和平移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实现简单、配准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本方法可为工业生产、遥感勘测等社会生产活动提供快速配准服务。

深亚微米BiCMOS[B]芯片与制程剖面结构 下载:95 浏览:495

潘桂忠1,2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深亚微米BiCMOS[B]技术能够实现双极型与CMOS元器件兼容的工艺。为了便于集成,以双极型制程为基础,引入Twin-Well CMOS元器件工艺,在同一硅衬底上实现兼容的BiCMOS[B]工艺。采用深亚微米BiCMOS[B]集成电路芯片结构设计的工艺与制造技术,依该技术得到了芯片制程结构。

解析法分析适用于熔盐堆的点堆动力学方程 下载:28 浏览:374

刘国财 王凯凯 张海黔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点堆动力学方程可反映出堆芯中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但传统的点堆动力学方程不适用于熔盐堆。这是由于熔盐堆的燃料具有流动性,堆芯产生的缓发中子先驱核随熔盐的流动会影响堆芯中子平衡。本文采用修正的点堆动力学方程,推导出该方程的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对解析解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解析解和数值解基本一致。根据解析解推导出熔盐堆周期的表达式,并用数值解进行验证,二者结果基本相符。

基于BIM的钢桁架焊接节点力学分析 下载:68 浏览:385

王立国1 郭建华2 元宇3 张强4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分析钢桁架桥梁焊接节点的应力分布,以CATIA软件建立的BIM模型为基础,通过数据接口程序,将BIM模型的数据导入ABAQUS及MIDAS,获得钢桁架节点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修改BIM模型参数可以自动修改力学分析软件的数据文件,采用BIM模型作为力学分析软件的数据文件是可行的。只要构造合理,无论在恒载还是恒载加活载的作用下,节点处最大应力均远小于屈服应力,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构件尺寸优化,可以获得合理的节点形式。

表面活性剂PAA对羟基磷灰石微粒分散性的调控及机理研究 下载:32 浏览:342

刘海1 林栎阳2 孙青竹3 蒋海兵3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4期

摘要: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团聚,严重影响其性能。本文首次借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PAA),通过控制PAA的含量成功制备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HAP粉末样品,进而调控其分散性;同时借助多种表征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粒径分析仪等等,获取HAP样品微观形貌及粒径尺寸,深入探究表面活性剂PAA对HAP微粒分散性的影响机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