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优化研究 下载:320 浏览:1077

战玲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从读者需求出发,深入探讨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优化。通过文献综述、读者需求分类与分析,以及服务类型与特点剖析,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服务理念创新、内容多样化、方式现代化和管理精细化四大优化策略,以指导图书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以问题为导向(PBL)和循证护理相结合教学法对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下载:133 浏览:1355

郭欣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PBL)和循证护理相结合教学法对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来我院实习的124名护理高职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纽,其中对照组55名.实验组69名;对照纽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PBL)和循证护理相结合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教学前后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结果:教学后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PBL与循证护理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与评价 下载:122 浏览:1210

朱立军1 戴旭东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做出全面治疗,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并给予评价。方法:本次研究的受试患者共156例,均来于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及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其中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分别为86例与70例,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手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住院时间,记录手术后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比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效果好,并且后期恢复时间短,操作也更加便捷。

香菊胶囊联合羟甲唑啉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内镜评分、血清hs-CRP的影响 下载:131 浏览:1289

江震子 汤俊照 杨敬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香菊胶囊联合羟甲唑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目标为慢性鼻窦炎患者,共计80例,入组后采用双盲形式进行患者分组,分为联合组、单一组,联合组采取香菊胶囊联合羟甲唑啉治疗,单一组采用羟甲唑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内镜评分、血清hs-CRP。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与单一组对比,联合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治疗前,联合组内镜评分、血清hs-CRP与单一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内镜评分、血清hs-CRP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香菊胶囊联合羟甲唑啉治疗可降低患者临床疗效,使患者血清hs-CRP降低。

基于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616

罗元彩 潘仙斡 莫艳珍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分析基于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接收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n=35,常规延续护理)与观察组(n=35,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效果较佳,值得推广积极采纳。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喉炎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 下载:54 浏览:641

左伟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以本院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确定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组对象均选择本院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入组对象共计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心理恐惧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测定数值较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为(P<0.05);分析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用时较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心理恐惧评分对比,差异性评估结果为(P>0.05),护理实施后,两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测定数值较对照组更低,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患儿护理期间选用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在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的同时减轻患儿医疗恐惧情绪,可促进疾病恢复,值得借鉴。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及其综合护理的作用评价 下载:52 浏览:644

李环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及其综合护理的作用评价。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综合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态、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观察组护理后HAMA 评分11.54±1.43,优于对照组15.67±1.24;观察组护理后HAMD 评分为11.43±0.36,优于对照组15.43±0.54;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两组护理前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4.11±0.43,优于对照组5.4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干预过程中,通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干预的方法,全面做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整体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在今后护理中值得推广。

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提高产房助产护理质量效果观察 下载:53 浏览:616

姜雨含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观察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提高产房助产护理质量效果的作用以及对于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水平指标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模式。比较孕产妇产房助产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孕产妇生活质量评分增高,产房助产护理质量提升,P<0.05,差异显著。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提高产房助产护理质量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提升孕产妇人群在护理期间的护理质量,同时对于孕产妇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风险评估的个体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608

王玲 陈佩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分析在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对其实施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个体化手术室护理,探讨这类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2024年期间选取10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实验室应激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恢复用时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SS评分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时,首先进行风险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个体化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也显著提升,加速康复,取得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54 浏览:570

张有文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为了有效提高四肢骨折急救患者的治疗效果,深入探究对患者采取外固定技术的重要意义。方法:从我进修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四肢骨折急救患者中选取90例参与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内固定治疗以及外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展现了更为突出的治疗成效,其治疗有效率高达43/45,与对照组的35/45相比,优势显著。此外,观察组在多个维度的功能恢复上均超越对照组:生理功能平均得分85.64±6.03,心理功能为87.03±4.15,躯体疼痛缓解至86.18±5.32,社会功能恢复至85.62±5.09,这些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2±4.37、80.47±4.06、79.62±5.07、78.13±4.93。这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了外固定技术在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面的卓越效果。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状况更为乐观,仅记录1例延迟愈合事件,而对照组则面临了更为复杂的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畸形、2例骨不连、1例延迟愈合并2例感染,总计6例。这一对比凸显了外固定技术在减少并发症风险上的优势。在患者主观感受层面,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达到了44/45,再次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5。所有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治疗中不仅在临床疗效上表现优异,还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增强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基于综合可达性指标的基础医疗服务配置均衡性评价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下载:242 浏览:2216

张颖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我国一直秉持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推进可持续发展,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本文研究一种综合可达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数值、医院分级可达性、可达性覆盖范围以及可达性服务人群数量四个方面,对上海浦东的基础医疗服务设施配置进行均衡性评价,结果表明:1)浦东新区人口与医疗服务设施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以及空间聚焦特征;2)存在三级医院可达性低,不能充分利用优质的医疗资源;3)中部地区医疗设施未覆盖区域以及未覆盖人群相对明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