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核用SA508-4N钢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 下载:71 浏览:453

陈重毅 麻永林 邢淑清 白庆伟 刘永珍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采用等温恒速拉伸方法评价了核用SA508-4N钢焊接粗晶区(CGHAZ)的再热裂纹敏感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和分析粗晶区和断口处的组织、裂纹以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SA508-4N钢的母材为回火马氏体,较高含量的碳和铬影响碳化物的大小和分布状态,粗晶区马氏体的形成不利于抑制再热裂纹的产生。碳化物的析出使晶内和晶界的强度不同,当晶内强度大于晶界强度时形成沿晶脆性断裂;当晶内和晶界强度的差距较小时断裂形式包括穿晶和沿晶断裂。SA508-4N钢粗晶区对再热裂纹不敏感,成分A粗晶区的抗再热裂纹能力比成分B的高。在实际生产中,优选的工艺参数为:成分A、焊接t8/5为25 s、焊后热处理温度580℃。

石墨烯三相复合材料板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下载:73 浏览:428

姜盼 郭翔鹰 张伟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研究带有石墨烯涂层的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GP)简支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首先,基于Reddy一阶剪切变形理论、Von Kármán位移应变关系以及Hamilton原理,推导了MFC-GP复合材料板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根据边界条件选择适当的模态函数,利用Galerkin法将偏微分方程离散成两自由度的常微分方程.采用多尺度方法进行摄动分析,得到结构在1∶1内共振下的频响方程,分析了石墨烯体积分数、电压、温度等对结构非线性频响曲线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运用分叉图、相图、波形图研究了外激励对MFC-GP板非线性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及外激励下,结构出现了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对今后的工程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旋转电动帆推进性能指标分析 下载:76 浏览:461

张恒 文浩 罗操群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电动太阳风帆(简称电动帆,E-sail)是一种新兴的利用太阳风动能产生冲力,实现无工质消耗的空间推进技术.本文考虑由两颗微小卫星通过导线连接构成的电动帆系统,关注传统电动帆推力模型研究中忽略的电动帆姿态对推力的影响,采用旋转电动帆"哑铃"模型假设进行动力学建模.最后,针对日心非开普勒轨道环境开展算例仿真,计入太阳风库仑力摄动的影响,分析电动帆的推进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电动帆推进效率主要由导线长度、导线电势、卫星质量和相对于飞行方向的俯仰角决定.

多脉冲飞秒激光烧蚀硅的热累积效应 下载:75 浏览:448

张明鑫 李志明 聂劲松 谢运涛 《光电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出单个脉冲作用后的热传导过程,并得到了在下个脉冲辐照前硅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深入探究了非辐射复合及表面浮雕结构对硅表面温度的影响,并根据分子动力学方程数值模拟了多脉冲飞秒激光烧蚀硅材料的超快热响应,分析了电子与晶格的瞬态热平衡和硅表面最大温度随俄歇复合的变化。针对硅材料加工领域中高频多脉冲持续扫描硅表面的情况,建立了宏观加热机制,以减轻加工过程中的热累积效应。当采用较高重频脉冲时,宏观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多脉冲扫描硅表面时,温度的热积累不仅与光源本身入射通量和重频有关,也与扫描速度有关。实验中运用通量为1~2J/cm2、重频为10Hz~1kHz的飞秒激光光源烧蚀硅靶,发现低频脉冲下表面熔融、氧化等现象不利于产生光滑孔状形貌。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劣化瓷质绝缘子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89 浏览:516

许晓峰1 于洋1 朱义东2 胡大伟2 许东3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绝缘子是输配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情况。绝缘子劣化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为此采用基于光学原理的无源晶体传感器来准确捕获沿绝缘子伞裙表面径向空间的电场分布情况,并借此判断绝缘子的劣化情况。通过现场试验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准确识别瓷质绝缘子的劣化状态,其推广有利于提高现场测零值的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

陀螺-质量声子晶体结构力学研究 下载:81 浏览:518

邸士杰1,2 杨晓东1,2 张伟1,2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声子晶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周期性结构.其显著特点是弹性波在传播时,受其内部结构的作用,在一定频率范围(带隙)内会抑制弹性波的传播,而在其他频率范围(通带)可以无损耗地传播.本文提出并设计一种新型的陀螺-质量声子晶体结构,研究并且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于陀螺-质量声子晶体结构振动通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次结构数值计算进行验证.

一类分段线性神经元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下载:88 浏览:506

商梦媛 李群宏 徐现丽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一类平面上三分段连续线性神经元模型,研究了边界平衡点的持续性分岔(persistence)、非光滑折分岔(non-smooth fold)的存在条件及一类跨边界周期解.最后,通过施加缓慢变化的周期外激励研究其对边界分岔和系统周期放电的影响.

舰载机起降过程中飞行员响应的视景仿真 下载:53 浏览:436

柯鹏1 徐成林1 柳松杨2 李鸣皋3 赵鑫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舰载机起降过程中飞行员动力学响应问题,提出了基于生物力学仿真和虚拟视景仿真的研究思路和实现方法,将起降过程中飞行员人体的生物力学计算与飞行场景的三维虚拟视景仿真结合起来,设计并开发了一体化的虚拟平台,具备数据管理与分析、人体响应的生物动力学计算、关键计算结果同步分析、起降过程和人体响应的三维虚拟视景等功能。应用本平台对公开文献的实际舰载机飞行员人体试验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基本吻合,本平台还可以用于各种其他类型的人员训练系统的仿真和设计分析。

双叶片整体叶盘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下载:81 浏览:458

揭晓博 张伟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论文研究了双叶片整体叶盘的非线性振动问题,将双旋转叶片简化为弹簧-旋转曲壳系统,考虑叶片的预安装角和预扭转角的影响,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整体叶盘的非线性偏微分运动方程.综合运用Galerkin方法和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拟不同转速和激励作用下的叶片运动,得到波形图、相位图和功率谱密度,讨论了转速和外载荷对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多模块浮动机场的纵荡饱和控制 下载:81 浏览:483

夏淑炎 徐道临 张海成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浮动机场是由多个浮体模块通过柔性连接器串联的超大型海洋平台.本文研究近岛礁部署的浮动机场纵荡响应控制技术,改善平台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非线性MIMO控制方法,抑制多模块浮体之间的纵荡响应.首先,采用网络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浮动机场的动力学控制模型;然后,考虑作动器输出力饱和约束条件下,结合反步法和饱和辅助系统推导出作动器控制律.数值仿真以五模块浮动机场为算例,验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PID算法进行了比较.

超声挤压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下载:86 浏览:510

姚红良 李文龙 刘帅 闻邦椿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现代旋转机械中转静子之间的相对转速越来越高、间隙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转静子接触面间的摩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超声波悬浮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挤压轴承逐渐被应用在小型或微型的旋转机械上.近场超声悬浮效应作为一种减少振动的方法,具有超声悬浮、超声减摩等作用.超声挤压轴承是由压电陶瓷矩形薄片与金属铝薄壁圆筒组合而成;利用ANSYS软件对压电换能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振型及谐振频率,由此确定压电换能器最佳工作的形状尺寸及频率.从气体润滑原理出发,推导出气体挤压膜雷诺方程,并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其进行简化求解.通过求解分析出当给定超声波频率时,超声悬浮力与悬浮间隙、超声波振幅等因素有关,其关系如下:超声挤压轴承的悬浮力随着悬浮间隙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超声波振幅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超声频率一定时,探究超声轴承在不同悬浮间隙和不同超声振幅条件下对超声挤压轴承-转子系统的影响,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之后又采用单一变量法进行试验研究证明其正确性.结果表明:该轴承可以达到稳定工作的效果,在压电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下工作时效果好且更加稳定.

轮-带驱动系统单向离合器减振机理实验分析 下载:82 浏览:503

张振1 丁虎1 陈立群1,2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以安装有单向离合器的轮-带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系统中单向离合器对多楔带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有无单向离合器的状况,明确单向离合器对轮-带动力系统的减振效应.并实验对比了多楔带初始张力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装有单向离合器的轮-带驱动系统,多楔带的振动随转速变化呈现出非线性振动特性;单向离合器对轮-带动力系统多楔带的横向振动起到了显著的减振作用.

热固耦合作用下9F级燃气轮机碰摩转子的振动分析 下载:83 浏览:469

朱瑞1,2 王苏民1 牛群凯1 张焱儒1 吴世伟1 陈达多1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燃气轮机转子碰摩故障的振动特性,建立了包含温度因素的9F级燃气轮机碰摩转子的动力学方程.建立9F级燃气轮机转子的结构模型,对燃气轮机转子进行瞬态热应力分析,同时考虑到碰摩力的影响.研究了9F燃气轮机转子从正常运行到停机72小时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9F级燃气轮机碰摩转子的振动特性研究是可行的,同时考虑到转子热固耦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更准确地研究转子的碰摩故障的振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环境-经济(REE)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下载:82 浏览:477

李佼瑞 郭宇鸣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寻找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探索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生态环境效应,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了一个考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源-环境-经济"(REE)三维动力系统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局部稳定性,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对污染排放和资源提取这两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讨论其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排放率和资源提取率对系统有很大影响.当污染排放率在一定范围时,系统出现极限环,形成周期现象.当资源提取率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可使经济达到稳定水平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保证资源储量.此研究对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航空航天用粉末钛合金的热等静压工艺研究 下载:71 浏览:484

刘文彬1 梁超2 陈伟2 王铁军2 王磊3 裴新军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以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的Ti6Al4V球形粉为原料,通过热等静压使之致密,研究了热等静压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温度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很大,当热等静压温度为880℃时,获得组织细小、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通过试样的EBSD图谱分析可知,热等静压制备的钛合金具有各项同性、组织均匀、性能波动小.

不可压缩流中二元机翼运动的Hopf分岔 下载:88 浏览:479

周碧柳 徐慧东 魏延 韩志军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机翼的颤振是一种典型的自激振动,它是由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气动弹性现象.本文研究了具有结构非线性刚度恢复力的机翼颤振的Hopf分岔问题.首先,利用连续时间的Hopf分岔显式临界准则分析了机翼颤振Hopf分岔的存在性,推导了第一李雅普诺夫系数的通项公式,为判定机翼Hopf分岔的稳定性提供了依据.其次,分析了机翼颤振退化的余维二Hopf分岔的存在性条件,得到了满足条件的双参数分岔区域.然后,推导了第二李雅普诺夫系数的通项公式并结合中心流形降阶原理和同构变换进一步分析了余维二Hopf分岔的稳定性以及其局部开折问题.最后,通过推导第三李雅普诺夫系数分析了余维三Hopf分岔中心的稳定性.

广义随机系统动力学相关性分析模型 下载:59 浏览:455

黄光球 陆秋琴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9期

摘要:
为解决存在随机现象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与相关性分析问题,将广义随机Petri网(GSPN)进行扩展,建立广义随机函数Petri网GSFPN,将GSFPN与SD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GSFPN-SD模型,该模型具有如下优势:(1)通过变迁的激发,使得状态的演变的过程更明确;(2)系统变化动态性是通过事件激发的,从而更逼真地描述了复杂系统的自主动态演变行为;(3)变迁的激发是通过托肯的移动而实现的,从而实现了系统可以有条件或无条件转移;(4)可以实现部分变迁具有延时特征,而其他变迁没有延时特征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与相关性分析。例子研究表明,GSFPN-SD模型要比SD模型具有更强、更全面对复杂系统的描述模拟与相关性分析能力。

直齿行星齿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研究 下载:70 浏览:470

潘博1 孙京1 于登云2 胡华君1,3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直齿行星齿轮的动力学模型.其中,齿与齿之间的啮合非线性由弹簧-阻尼器-间隙-啮合误差环节模拟.提出了一种以行星轮转角为变量的时变啮合刚度与时变啮合误差表达形式,解决了变转速下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的描述和求解问题.通过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分别研究了转速、齿侧间隙、啮合误差和负载等重要参数对行星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基于动态逆和动态滑模的双通道机动飞行控制 下载:56 浏览:492

杨盛毅1,2 刘超2 唐胜景2 杨伟力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大角度快速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逆与滑模控制的新型双通道机动飞行控制方法。通过滑模控制与动态逆结合,使系统对模型的不确定性及气动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动态滑模有效地避免了系统抖振,且构造新的滑模面和飞行器姿态四元数正则模型,提高了控制精度,解决了飞行器奇异问题;动态逆则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在逆系统设计中,由于系统具有零动态,给出了该零动态的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

柔性航天器拖拽空间碎片动力学与控制仿真研究 下载:96 浏览:507

董富祥 周志成 曲广吉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空间碎片清除需求,开展了服务星通过绳索拖拽空间碎片离轨多体动力学与控制仿真研究.分析了在轨拖拽期间系统拓扑构型,采用递推方法推导了考虑地球J2摄动的服务星和空间碎片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组,建立了基于集中参数法的绳索动力学模型,通过约束方程将绳索与服务星和空间碎片相连接,建立了服务星姿态控制力矩方程,最后形成了服务星在轨拖拽空间碎片期间柔性多体系统多体动力学方程.通过悬链线模型与本文采用的集中参数模型的比较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柔性绳索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与服务星质量接近的空间碎片被拖动期间动力学特性,为这类航天器总体设计及空间碎片清除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