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铸造WE43镁合金低温至高温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482

康跃华1 黄正华1 王顺成1 闫闳2 陈荣石2 郑开宏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铸造WE43镁合金在-196~300℃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及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态(T6)WE43镁合金组织具有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104μm,晶内主要由细小弥散分布的β′和β1相组成,晶界具有较粗大的第二相,并且在晶界附近形成约300 nm宽度的无析出相区域;变形温度降低至-196℃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仍具有3.2%,表明合金不存在完全的低温脆性断裂,原因可能是晶界附近存在的无析出相区域可以协调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当变形温度从室温升高至250℃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从2.4%显著增加至13.5%,表明合金发生韧脆转变现象,原因可能是合金在250℃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的大量启动和晶界滑动能力的大幅增加.

捕获目标卫星后组合体航天器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下载:73 浏览:475

梁捷1,2 秦开宇1 陈力3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了漂浮基空间机械臂系统在轨捕获参数未知目标卫星后组合体航天器的镇定控制问题.首先在耦合空间机械臂系统捕获目标卫星操作过程动量、冲量的传递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漂浮基空间机械臂系统在轨捕获漂浮卫星控制系统设计的组合体航天器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高斯基神经网络的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算法.提出的控制算法不仅不要求系统动力学方程关于惯性参数呈线性函数关系,而且也不需要预知系统惯性参数;由于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修正模糊控制的控制规则和隶属函数,这样在系统参数识别中,模糊神经网络可减少模糊规则数,更适应于空间机械臂系统在轨捕获的实际应用.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集中质量法的水下缆索破断动力学仿真 下载:52 浏览:487

朱忠显 尹勇 神和龙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为数值模拟和预测缆索破断的动力学特性,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水下缆索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经典的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解算;通过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实现对缆索破断的模拟,并对快速破断和缓慢破断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断点及其附近节点的速度在破断后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值,之后扰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向破断点以远的方向传播;缓慢破断时张力和速度在缆索上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使得动能在整条缆索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能够高速运动的缆索节点数目更少,节点维持高速运动的时间更短;揭示了扰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破断缆索上的传播机制,用数值的方法证明缓慢破断比快速破断更加安全。

基于灵活性提升的电力系统储能装置定容方法 下载:55 浏览:489

孙伟卿1 李臻1 谈一鸣1 吕风磊2 邱文平3 李宏仲4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为更好地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针对系统应对短时不确定性的响应能力,定义电力系统灵活性及其评估指标,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分析电源侧的不确定性,定义电力系统灵活性,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定义电源灵活性评估指标。从选址和定容的角度,阐述储能配置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电源灵活性评价,综合考虑系统灵活性需求和新建储能成本,建立储能配置模型并求解。以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473

张东升 于海洋 徐健 博李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以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应用到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中,综合考虑阻尼比和激振频率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运用变步长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不同参数下系统响应的相平面图和庞加莱截面图。结果表明:阻尼比越小,太阳轮位移响应的非线性影响越大;激振频率在一定区间由小变大时,太阳轮位移响应由周期性变为混沌性,再变为周期性。此研究方法为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相关非线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微尺度悬臂管颤振的研究 下载:71 浏览:493

郭勇 谢建华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并考虑Lagrange应变张量所给出的几何非线性,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微悬臂管的平面振动微分方程.通过对线性方程的特征值分析,得到了微管的前四阶复频率及临界流速—质量比曲线(临界流速曲线)对材料长度尺寸参数的依赖关系;并且发现宏观管和微尺度管(或者具有不同材料长度尺寸参数的微管)的临界流速曲线可能会相交.运用基于中心流形—范式理论的投影法,计算了临界流速处系统的第一李雅普诺夫系数和退化特征值关于流速的变化率,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分岔的超临界性质;并对临界流速曲线上的滞后部分及不同尺度管的该曲线的交点处的动力学性质作了探讨,发现了不同的分岔方向.

基于噪声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均方一致性 下载:76 浏览:491

邱丽 过榴晓 刘佳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拓扑结构为有向强连接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均方一致性问题.考虑到非线性系统中的个体在传递信息时受到噪声环境的干扰,提出一种新的延迟控制方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基于Lyapunov稳定性和Ito^积分方程理论,得到多智能体系统渐近趋于均方一致的充分条件.同时,得到相同的耦合强度下容许的最大延迟间隔,数值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无人机的动力学方程式和编队控制 下载:77 浏览:482

于晓敏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无人机的动力学方程,同时将人工势场与旋转矢量结合来控制无人机编队。无人机编队的队形是以领队无人机为球心,其他无人机均匀散布于空间球面上。

解析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 下载:41 浏览:1272

杨雪彦 朱静国 《海洋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蒸蒸日上,船舶与海洋工程也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其结构发展所面对的一些问题,就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结构力学来解决。由是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研究,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采用一些全新的理念和举措,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

24 基于Apriori的关联规则算法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484

黄文成1 贾立1 彭道刚2 李望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目前电厂历史运行数据的挖掘技术对于高维度,存量大的样本数据存在挖掘效率低下,算法运行过程中部分参数设置无理论指导以及目标参数值确定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priori算法框架的改进量化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它以电厂运行经济性为目标,利用目标制导对样本空间进行样本维约束和数量压缩,进一步提高解决该类问题算法的挖掘效率和参数目标值确定的合理性。通过对某300MW机组运行数据的分析表明:改进量化关联规则算法能够提高数据挖掘效率并完成电厂参数目标值的合理确定。

某特种车辆整车动力学性能分析与评价 下载:79 浏览:467

赵权 李韶华 刘欢 冯桂珍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某特种车辆的整车动力学性能,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 Sim建立了整车模型.对车辆进行了蛇行工况、小坡度正弦波路面、大坡度凸起路面的仿真试验.通过车体侧向加速度、侧倾角、横摆角速度及垂向加速度等指标,详细评价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结果表明,该车型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可满足典型工况的行驶安全性要求.

Sr变质对Al-13.0Si-4.5Cu-1.0Mg-2.0N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81

李灿 雷远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提高Al-Si-Cu-Mg-Ni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研究了Sr添加量对二元共晶Al-Si合金组织的影响,及其对T6态Al-13.0Si-4.5Cu-1.0Mg-2.0N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r含量的增加,共晶Si变质效果增强,但其含量过高时会粗化α-Al晶粒,降低合金性能;添加Sr质量分数为0.06%时,二元共晶Al-Si合金的变质效果最佳.添加质量分数0.06%Sr的T6态Al-13.0Si-4.5Cu-1.0Mg-2.0Ni合金,其共晶Si球化程度较高,且分布更加均匀弥散,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可达128 MPa;在保证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的同时,室温拉伸性能相比于添加0.04%Sr的合金提高到305 MPa.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操纵逆问题研究 下载:57 浏览:475

刘英杰 刘云 郭姗姗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4期

摘要:
为解决汽车操纵动力学研究往往存在驾驶员建模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研究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以驾驶员对汽车施加的转角输入为控制变量,以精确地跟踪给定的路径为控制目标,将汽车操纵逆动力学中的高速情况下完成给定路径跟踪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并利用有效集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求解多控制变量和多复杂约束的车辆运行轨迹的最佳转向输入问题时具有较高计算精度的优势,能够控制车辆在高速情况下完成给定路径的跟踪。该方法能够用于汽车超车换道操纵性能的分析。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下载:69 浏览:472

张震1 潘晖1 缪伟彬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分数阶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复杂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对一般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限定人工鱼群初始位置为缩短搜索时间,以避免因迭代次数不够而导致陷入局部极值的情况。此外,通过引入新的广义误差绝对值乘时间积分准则(GITAE),以克服单纯的ITAE误差优化准则存在幅值稳定裕度不够的缺陷。其次,给出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将其应用于具有分数阶模型的电站超临界机组燃料量与中间点压力的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并与传统的整数阶PID控制器和单纯形法优化后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分数阶PID控制器品质较整数阶PID控制器出色,亦优于采用单纯形法优化的结果。

一类非线性随机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及其动力学行为分析 下载:53 浏览:443

吕学进 孟新柱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2期

摘要: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随机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疾病灭绝的充分条件.然后,通过Has′minskii的周期解理论,分成3个区域证明了该系统至少存在1个非平凡的正周期解.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来说明理论结果.

含δ铁素体Mn-Al系TRIP钢冷轧退火过程的组织性能 下载:89 浏览:512

胡智评1 许云波1 刘慧2 王乐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含δ铁素体的Mn-Al系冷轧TRIP钢(Fe-0.18C-6.4Mn-2.8Al)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临界区退火温度的提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实验钢的残余奥氏体(RA)含量和强塑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750℃退火2 min实验钢的组织由δ铁素体、临界区铁素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其RA含量为24.7%,抗拉强度为773 MPa,断后延伸率39.4%,强塑积为30.46 GPa·%。RA主要集中在粗大δ铁素体与原马氏体边界、原马氏体区域内再结晶铁素体晶界周围以及粗大δ铁素体内的亚晶界附近。

固溶温度对8Cr4Mo4V轴承钢的中温相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57

赵开礼1 刘永宝1 于兴福2 周驰滨2 马欣新3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在不同温度对8Cr4Mo4V钢固溶处理后在260℃盐浴中发生相转变而生成贝氏体组织,测定了钢的硬度和冲击韧性。使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察钢的微观组织,分析了合金元素扩散、贝氏体形核及贝氏体尺寸与固溶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和1065℃固溶处理后钢中的点状碳化物仍有剩余,阻碍了晶粒的长大;在1095℃和1110℃固溶处理后点状碳化物溶解,晶粒平均尺寸增大。固溶处理促使含Cr和V的碳化物溶解,但对含Mo碳化物的影响较小;高温固溶处理后Mo元素仍然存在于碳化物中,在基体中则较少。高温固溶处理使更多的Cr和V元素溶入基体中,降低了碳元素在基体中的扩散系数和贝氏体形核数目以及贝氏体的最终生成量,使贝氏体的组织粗化;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钢的硬度提高,而冲击韧性降低。

单侧风烟系统风机变频切工频的要点分析 下载:93 浏览:511

房国成1 梁兆国2 王磊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三大风机设备的变频器改造,因其节能效果明显而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变频器需要检修或者故障时,必须切回工频运行。对三大单侧风机变频切工频的逻辑进行优化,完善了风机切换的快速性,解决了风机变频运行时出现的故障情况,保障了风机运行稳定性。

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的异种钢板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70 浏览:454

岑耀东1,2 陈芙蓉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采用电阻点焊对1.5 mm等厚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板进行焊接。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为评价指标。利用电子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仪、OM、SEM、EBSD、EDS对所获得的较优焊接参数时的点焊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的熔核呈椭圆形,熔核由SPCC低碳钢侧向TRIP980高强钢侧偏移;点焊接头的拉剪断裂位置发生在结合面边缘近SPCC低碳钢侧的熔合区处,断口为脆性断裂;SPCC低碳钢侧熔核硬度低于TRIP980高强钢侧,但SPCC低碳钢侧熔合区硬度出现峰值;母材的部分互熔使熔核中C、Mn、Si、Al等元素浓度由TRIP980高强钢侧到SPCC低碳钢侧均匀递减;近SPCC低碳钢侧熔合区组织差异较大,近母材侧为软相铁素体,近熔核侧为硬相马氏体,这种组织差异导致的应力集中是影响接头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中间Cu层对TA1/X65复合板熔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67

张敏 王晓伟 韩挺 张涛 慕二龙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使用Cu-Ag-Mo-Nb药芯焊丝对TA1/X65和TA1/Cu/X65两种爆炸复合板进行熔焊对接,使用SEM、EDS等手段表征接头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成分组成,研究了两种试板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试板的焊缝各层衔接良好,钛、钢与过渡层的界面处均有明显的灰色过渡带,接头没有气孔、夹杂或裂纹等缺陷。SEM、EDS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层试板的三角区产生了Ti Fe相。三层试板中的Cu层防止了Ti、Fe的互扩散,使焊缝两侧至过渡层Ti元素和Fe元素的扩散明显降低,钛焊缝中Fe的含量和钢焊缝中Ti的含量也显著降低。对接头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三层试板的三项力学性能指标均优于两层试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