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论析 下载:51 浏览:387

单军伟1 张瑞才2,3 2020年6期

摘要:
马克思指出资本按照自己本性塑造了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体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里,资本逻辑是理解把握这个世界体系的本质根据,但资本逻辑所创制的世界共同体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塑造了片面的普遍性意识,造成民族国家间非均衡发展及连接纽带不稳定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必然走向自我否定,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共同命运的前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规导资本逻辑为建构原则,利用资本逻辑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魔力解决全球性发展缺位问题,以合作共赢的实践安排规导资本逻辑的分配原则所带来的发展不均衡矛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扬弃资本的形而上学。

胡塞尔哲学史观的基本问题 下载:44 浏览:322

杨宝富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以胡塞尔的一组题为"哲学史中的目的论"遗稿为关键文本,来揭示他的哲学史观的基本问题。首先,阐明胡塞尔如何通过揭示哲学理念之始创和再创将整个哲学史阐释为一个目的论性质的发展过程;其次,论证他所谓"哲学史中的目的论"的实质是"理性目的论";最后,批判性地反思在胡塞尔哲学史观中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中国成功避免“过度城市化”困境及其原因 下载:67 浏览:437

蒙昱竹1 杨先明2 2020年4期

摘要:
一般来说,城市化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路径,但当城市的发展过快超过了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时,将出现"过度城市化"现象,与之相伴的是"过度城市化"困境。世界上多数国家陷入了这一困境,而中国成功避免了这一困境,现有文献从多个视角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但有待拓展。中国得以成功避免"过度城市化"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走的是一条适应于自身国情特殊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道路。其机制在于,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系列问题。

“创造”与书写:环境口述史料生成路径探微 下载:62 浏览:355

周琼 2020年1期

摘要:
环境口述史料是现当代环境史料的新形式,其采集及创造、记录及书写,是当代环境史研究及环境史学发展的基础。在环境史学科视域下,对从事环境及生态相关工作及关注环境的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口述访谈,得到不同类型及内容的影音图片及实物、文本资料。借助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对口述访谈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和考证,整理和撰写出符合规范的环境史料。口述史料书写者要具有"环境"无所不在的视域及思维,坚持客观、准确的书写原则,把握科学性及典型性的材料选择及书写标准,展现全面细致且生动形象的场景,为环境史研究提供新型的史料,为环境史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阿富汗部族政治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下载:54 浏览:364

何可人1,2 2019年8期

摘要:
自近代以来阿富汗依靠民族国家的力量和政治强人推进现代国家政治进程。阿富汗民族主义发端于拉赫曼国王当政的第二次英阿战争时期。第三次英阿战争后,阿富汗的政治精英们就尝试在社会中植入西方式的现代化,他们主要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来实施其政策。但是由于对传统政治文化认识的不足,在处理部族关系与民族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没能根据自己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因此阿富汗数次改革不但以失败告终,还导致了国家动荡和外国势力的干涉与入侵。观察阿富汗政治进程的发展脉络不仅要聚焦当下,更要从宏观的历史视角延伸到阿富汗部族政治所建基的游牧文化底蕴。一方面,从游牧民族文化底蕴脱胎而来的部族政治作为阿富汗政治进程的重要特点,既是阿富汗政府继承的政治遗产,也是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部族政治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又始终贯穿于阿富汗政治进程中,是构建阿富汗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无法回避的问题。进入21世纪,在处理好与国内部族、军阀、塔利班、美国等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治理体系或许可以为后冲突社会的治理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探索一条新的路径,也能为相关研究拓展新的领域。

嬗变与复兴:一个母系文化村落的人类学考察——以丽江宁蒗县瓦拉别村为例 下载:49 浏览:338

王贤全1,2 石高峰2 2019年7期

摘要:
摩梭母系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于家族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并相应形成了有效维系母系文化的一整套价值规约体系和传统习俗。正是摩梭母系家庭文化中蕴涵的和合、行止有理、上下有序、职责明确等一整套为村落共同体共享、遵守的价值体系,真正传承并实现了体恤孤弱、爱护老幼的独特家庭制度,总体上维持了家族和谐有序的氛围。摩梭人村落瓦拉别母系文化的个案研究表明,在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冲击背景下,母系文化虽然是当地摩梭人珍视的精神家园和依赖的精神寄托,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母系文化要在当下获得生命力,应注重保护与传承摩梭母系文化中优秀的价值成分,这不仅需要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更需要村民和村落自我意识的觉醒,即培育文化自觉。

“农商社会”说的学术背景与理论资源 下载:51 浏览:376

葛金芳1 柳平生2 2019年7期

摘要:
"农商社会"说是在21世纪初学界重新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特质及演进轨迹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该假说认为,从产业变迁角度看,两宋时期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部分质变——即汉唐时期的单一农业为主此时转变为农商并重,中国传统社会由此进入"农商社会"。"农商社会"以两宋为历史起点,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并于20世纪后期逐步进入现代工商社会。"农商社会"理论的提出主要依赖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史实基础,也得益于一些理论资源的启发,如区域经济史理论、"唐宋变革期"理论、超长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等。同时宋代政要和学者对其自身所处社会农商并重经济结构之观察也给"农商社会"说以有力佐证。

“市民社会”抑或“富民社会”——明清“市民社会”说再探讨 下载:53 浏览:361

林文勋 张锦鹏 2019年6期

摘要: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明清"市民社会"说,认为明清中国已经出现了一股新生的力量,或能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桎梏,走向新的变革时代。其实,从诸多证据看来,明清"富户""士绅"并非"市民"而是"富民",明清时期出现某些"反封建"斗争是富民阶层与国家的矛盾而非市民阶层的资本主义运动,思想领域的一些新动向并非启蒙思想的出现而是宋代"保富论"的进一步发展,明清"公共领域"发展并非是批评政府力量的崛起而是"国家话语"代言人的民间化。明清社会不是有新生力量涌动的"市民社会",也并非缺乏发展动力的停滞社会,而是与宋元一脉相承的"富民社会"。"富民"阶层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层、中间层和稳定层,是明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力量,是大一统国家政权稳定均质运行的保障。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下载:47 浏览:337

凌文锋1 罗招武2 木霁弘3 2019年1期

摘要:
茶马古道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呈现多学科参与、多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资料已得到了深入分析,涉及了概念辨析、时空分布、物资贸易与商帮组织、文化交流、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内容。但以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茶马古道的核心来看的话,商帮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博弈等互动,茶叶等商品对沿线不同群体的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认同,今日西南地区人员与物资的流动引发的类似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情况又如何等问题,仍亟待进一步深入。

明代渔政制度构成、运行及嬗变考释——以湖广地区为中心 下载:62 浏览:366

项露林 2018年11期

摘要:
明代渔政制度由河泊所制、业甲制和贡课制共同构成。经考证,河泊所沿袭元制,是受有司督管同时具备较强独立性的朝廷派驻机构,由河泊官与户、工、礼部对接,承担渔户管理与贡课征缴之责。明初湖广地区河泊所数量众多,因设置过滥、藩王侵占及垸田开发等因素,在宣德以后经历了三次裁革高峰;业甲制是以"赤历册"为基础的渔户组织和管理制度,"业甲"为社区单位,每"业甲"辖十二至十五"业户"不等。"业总"指"业户"之总,其职能更趋近于"吏";贡课制包括名贵鲜鱼、鱼产品上贡和鱼课的征缴。明代鱼课经历了先课米后课钞(包括实物、折色)再课银的演变。鱼课总额亦在嘉靖、万历年间急剧减少,出现征收范围扩大及转嫁田赋现象。

傣族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人类学考察 下载:51 浏览:334

张海超1 雷廷加2 2018年6期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之前,傣族地区仍有大量土地荒芜,本地文化并不鼓励无节制地对森林进行开发。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傣族更依赖田地自身的修复能力,一年只种一季粮食,主要通过休耕来实现地力的自然恢复。傣族地区虽然建有相对完善的水利设施,但都以引水为主,并没有建设可以扩大灌溉面积的水库。当面临短期缺水的情况时,将秧苗临时寄养在地势较低的小块土地上,雨季到来后再将它们挪到已得到灌溉的大片田地中;傣族的水稻生产体系投入人力较少,土地只是浅耕,不施肥,也没有除草等田间管理活动,与东亚汉族地区的农作实践差别显著。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单位面积的稻米产量,认为当地农业生产"落后",但考虑到人力物力的较少投入,傣族传统稻作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理性的生产方式。

去产业化:大理剑川白族木雕的非遗生产性保护 下载:52 浏览:419

胡凌 2018年3期

摘要:
在关于民族艺术产业化问题的争论中,对于"非遗"项目静态保护的观点逐渐被生产性保护的观点所取代。剑川白族木雕是云南大理地区一种以建筑装修服务为主的民族手工艺,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地方政策引导下形成了企业机械化加工与民间作坊手工加工并存的局面。当前,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更与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精神相牴牾。从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出发,应以一种既包容产业生产、又强调手工生产的"去产业化"措施,实现文化生态保护系统修复的目的。这是白族木雕,更是诸多类似非遗对象值得参考的一种方法。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宗教文化交流的实践——以佛教国际论坛为中心 下载:49 浏览:371

萧霁虹1 张书采2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文化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是推进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宗教团体在中国民间外交层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佛教成为了中国云南与周边国家交流的重要文化交流载体。其中,"崇圣论坛"和"南传佛教高峰论坛"以宗教学术论坛形式促进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对话,是区域性佛教国际论坛在宗教文化交流中的实践和探索。二者运用宗教关系改善相互认知,为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夯实民意基础,促进民心相通。

企业在线危机沟通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4 浏览:272

屈启兴1 齐佳音2 宋绍义3 孟祥花4 陈曦5 2020年11期

摘要:
Web2.0环境下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管理已经成为客户关系管理领域和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难点。然而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围绕企业或政府沟通策略与沟通效果的研究,极少涉及到在线回应内容因子并且缺少对危机沟通效果的衡量指标的研究。本文采用危机情境传播理论,从公众认知视角来衡量企业在线沟通效果,进而以危机情境传播理论模型为框架,从企业、危机UGC和企业在线回应内容三个层面开展了对企业在线危机沟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从而挖掘影响企业在线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对危机UGC越早回应,越能够获得好的沟通效果。另外,企业在线应对时的信息简洁度和信息发布频率均正向影响用户正向情感浓度。

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效益协同机理研究:以鲜切花为例 下载:30 浏览:216

程士国1 朱冬青2,3 2020年7期

摘要:
建立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数理模型,重点研究物流效益协同产生的机理,找出物流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满足效益背反与效益协同的条件和分界线,并通过算例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当模型最优解为内点解、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质量替代弹性足够小且产品价格质量弹性足够大时,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满足效益协同。其他情况下,则满足效益背反。对鲜切花物流系统的案例研究表明,其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存在效益协同,与理论预测一致,并依此提出了完善其物流系统的相关建议。

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制备技术与光电性能综述 下载:85 浏览:430

吴治涌1 水世显1 张显1 杨鹏1,2,3 万艳芬1,2,3 2019年5期

摘要:
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由过渡金属元素和硫族元素构成,结构通式为MX2,其中M和X分别代表过渡金属和硫族元素。与石墨烯类似,过渡金属硫化物也是二维层状材料,层内由共价键键合形成六角网状结构,层间由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堆积而成。然而,纯的石墨烯的零带隙限制了其在大多数电子和光电子上的应用。相反,已有研究表明,MoS2由块体材料厚度逐渐减小为单层材料时,其能带结构由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同样,电子输运测试结果表明,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大的开关比等。但是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光吸收及光发射强度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为了突破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自身光吸收和光发射强度低的局限性,科研工作者将贵金属纳米颗粒独特的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作为激发泵浦,增强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光致发光效率,使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展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为其在光学、生物、存储、电学以及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目前,对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贵金属纳米球、纳米棒、纳米岛、纳米盘、纳米天线、纳米核壳等结构对光进行汇聚,激发贵金属纳米结构中的表面等离激元,再将能量转移给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而在其中产生高强度的光吸收和光发射,对其光学特性产生明显的调制作用,并研究该复合纳米结构的光致发光和光生电流的增强特性。前期报道中主要采用电子束刻蚀、旋涂、浸润等方法来构筑复合纳米结构,但以上方法构筑的复合纳米结构中贵金属纳米颗粒沉积位置不可控,无序的纳米颗粒易在过渡金属硫化物的边缘和缺陷位置沉积,导致基面位置纳米颗粒厚度不均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复合纳米结构的应用。另外,当前关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排列方式及间距等结构参数对复合纳米结构光电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几种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的构筑方法,并综合对比了不同构筑方法的利弊,评述了其光致发光和光生电流强度的改变,最后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展望了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的发展前景。

杂环烯酮缩胺:构筑分子多样性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先导分子 下载:90 浏览:502

孔令斌 严胜骄 林军 2018年6期

摘要:
杂环烯酮缩胺(HKAs)是一类构建分子多样性稠杂环化合物的多功能合成砌块,已被广泛应用于构筑多种多样的类天然杂环化合物和合成药物中。随着杂环烯酮缩胺研究的深入开展,其作为双亲核试剂与多种亲电底物反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将基于HKAs的结构特征、反应性能,对以HKAs及1,1-烯二胺为合成子构建各种类型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类天然多环稠杂环化合物进行综述。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以QC公司为例 下载:28 浏览:315

李勤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旨在研究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价值链分析在战略执行中的重要性,同时提供实际解决方案。为达到这一目的,使用以下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描述性统计、对比法以及个案研究法,研究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流程。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12

孙美涛1 梅雯1 王唯斯1 自加吉1 杨勇琴1 张晓娟2 余敏3 熊伟1 2018年3期

摘要: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2,MTERF2)是通过比较血清饥饿与血清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发现的一个细胞增殖抑制基因。该研究旨在从复制、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对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ERF2过表达质粒和shRNA干扰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通过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TERF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ERF2对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MTERF2对线粒体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TERF2线粒体DNA重链编码ND1、CO1蛋白和轻链编码ND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量发现,过表达MTERF2基因对线粒体DNA的拷贝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敲低MTERF2基因对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TERF2基因的过表达会显著降低线粒体编码基因的mRNA水平和线粒体编码蛋白水平(P<0.05),而敲低MTERF2后线粒体转录和翻译水平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中过表达MTERF2显著抑制线粒体DNA的复制水平,并且显著下调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而敲低MTERF2后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

澜沧江糯扎渡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分析 下载:32 浏览:337

王丽媛1,2 傅开道1 段必辉2 2020年11期

摘要:
糯扎渡电站是澜沧江流域最大的电站、同时也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的核心工程,研究其库区的泥沙淤积对研究整个流域的泥沙淤积情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历史水文数据,结合水文比拟法和Brune模型,计算出糯扎渡电站库区泥沙淤积量。结果显示:糯扎渡电站库区的泥沙淤积量分别为2016年7 800×10~4 t、2017年9 534×10~4 t、2018年6 982×10~4 t、2019年6 178×10~4 t,年平均淤积量为7 623×10~4 t。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