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融媒体视域下微电影《红色气质》叙事与创新初探 下载:42 浏览:333

李昂泽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5期

摘要:
微电影《红色气质》是新华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期间创作的一部优秀影片。作为一部在融媒体投放的影片,其用9分05秒时长浓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在电视、互联网等平台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影片架构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字叙事、音乐叙事的方法,在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和传播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影像档案馆中的历史图片与现代创新技术结合,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突出表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中心主题。

美国新闻署女性项目初探 下载:44 浏览:245

赵继珂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1950年代中后期,经过系列考察论证,美国新闻署提出要开展女性项目,设想以此帮助美国在冷战斗争中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女性的支持。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历经多次不同的尝试和调整,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和干扰,从短期实施效果来看,难逃失败的命运。

二战后法国农地产权政策初探 下载:32 浏览:190

孙小娇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大革命后法国逐渐建立起一种小农土地产权的模式,碎化且分散的土地形态及以小农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阻碍。战后法国政府通过改善碎化及分散的小土地经营单位和优化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以进行农地结构调整,主要方式包括:小土地的整治,通过干预租佃权以及农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农业信贷进行引导。农地结构调整实质上是一种农业结构转型,同时带动了乡村社会结构转型,其根本在于通过干预与保障农民的地权而助力农业现代化。

高职生运动参与与社会化影响因素初探 下载:89 浏览:427

李科 张徽徽 《体育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参与运动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读书期间是完善与提升高职生社会化程度的至关重要时期,运动参与是高职生社会化的一个手段,因此,文章探讨运动参与和高职生社会化的关系,了解运动参与对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有其理论意义。本文以社会学、体育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运动参与对高职生的社会化影响,以及如何促进高职生社会化的完善。

战争下的失序:抗战大后方城市民众犯罪问题初探——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72 浏览:359

朱海嘉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抗战时期大后方城市中不断衍生各种形式的犯罪问题,从诱因上看,这与后方人口的激增超出城市的资源承载力,战时后方经济环境恶化、物资供应不足、社会民生凋敝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也与大后方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下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等因素有关。从城市民众犯罪行为的表征看,罪名综合多样,涉及的犯罪群体也颇为广泛。当局对犯罪刑罚(防控)方式上运用了近代司法理念,但在非常时期下更为突出对罪犯严厉惩治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犯罪问题也更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

为己利他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行为逻辑初探 下载:67 浏览:472

胡峻榕 韦东远 韦燊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为己利他的理论视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行为逻辑进行研究,探究场景中体育"非遗"传承人是如何行动的,揭示体育"非遗"传承人为己利他的行为逻辑表现;他们传统体育技艺突出,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拥有较好的村落声誉。是村落间公认的"能人",体育"非遗"传承人为己的行为逻辑,无形中会挫败同样在进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部分边缘人物。传承人的利他行为能使上级部门和村落参与的群体有效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然而传承人的消极懈怠行为表现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本文只是以为己利他作为研究的理论视角,尚未深入,不够完善。因此,也未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但是,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对体育"非遗"传承人的行动逻辑将会是今后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的研究可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初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下载:66 浏览:403

肖美艳1 许国动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借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凸显行业特色,革新"双创"教育模式;行企校多方联动,构建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双创"师资队伍,建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对策。

圣维克多的休的历史教学思想初探 下载:82 浏览:458

程利伟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中世纪早期的拉丁西方世界,奥古斯丁所创立的历史教学体系主导了学校的历史教学实践,而突破这一模式的则是12世纪前期的神学家圣维克多的休。因不满修道主义者与经院主义者的圣经与神学阐释方法,休独辟蹊径,通过历史教学提出了阐释和发展神学的新路径。由此,他将历史教学置于其教学体系中的肇始阶段,并确立了以"圣史"为核心的历史教学内容,提供了一套用于记忆历史的方法,制定了历史学习中学生应该遵循的原则。休的历史教学思想不仅对12世纪拉丁西方的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13世纪拉丁西方的神学与哲学发展。

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初探——以“苗族吊脚楼建筑”课程为例 下载:68 浏览:389

钟桂珍 翟博文 涂圣文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摘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体现。2006年,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苗族吊脚楼设计与营造方面的教材和课程,导致其文化、技艺传承以及工匠人才培养受阻。文章以斯基贝尔克提出的情境分析模式,按照分析情境、拟定目标、构建课程方案、实施和评价与改进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并借鉴M中职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研究、开发"苗族吊脚楼建筑"校本课程。在M中职学校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对该校本课程进行优化。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苗族吊脚楼的传承和M职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基于微信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93 浏览:499

吴健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摘要:
微信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教学以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学习,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微信"平台对接传统"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完善"学前筹备",增加"课后反馈",有助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同学间的协作互助,自觉主动地掌握汽车知识和汽修技能。

诠释的还“元”——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初探 下载:83 浏览:358

林光华 《国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以《老子》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诠释的还"元"。"元"不是西方"元语言"意义上的"元",而是"开始"之意。我们无法回到一个历史意义上的完全客观的"原意",但能回到元典的思维方式,即"原思"。以还"元"为目的,既能继承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质,又能找到更广阔的中西对话的空间,真正有所创造。例如《老子》的"道"不能直接言说,其透显的是非对象化的思维。这样的"道"是非逻辑、非概念的,它是在主客未分的情景下彰显出来的终极意义,它对万物既有先天的规定性,也有后天的指引性。对于人而言,它是引人不断"上道",而不是一条现成的道路。只有进入元典的思维方式,才能做出契合元典的理解与创造性的建构。

康德纯粹理性概念“演绎”初探 下载:63 浏览:372

张廷国 罗正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分为形而上学演绎和先验演绎,从而实现了对"真理的逻辑"的论述。与此相应,康德在对纯粹理性概念所进行的演绎也隐含了这一演绎结构,即纯粹理性概念的演绎同样分为形而上学演绎和先验演绎两部分。其中,形而上学演绎旨在分析理性自身的能力,以便从中探寻纯粹理性概念的起源;而先验演绎的目的在于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把握和使用纯粹理性概念,以免陷入"先验幻相"中。在康德看来,通过对纯粹理性概念所进行的演绎,不仅能够阐明"幻相的逻辑",也能够揭示人类理性的最终意图,同时又标志着纯粹理性批判的完成。因此可以说,对纯粹理性概念所进行的演绎不仅是康德知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他的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

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框架初探——以济南市为例 下载:58 浏览:409

代静 王小燕 刘善军 杜文强 赵玉强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3期

摘要:
生态补偿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层次的生态补偿都急需探索。其中市级生态补偿因为具有"利益相关者明确、涉及范围小、行政管理方便"等优点,更容易优先推进。文章以济南市为研究案例,探索分析了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和资金框架结构,确定了各区县间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补偿分配比例,为其他城市乃至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补偿提供借鉴。

桑叶多酚含量显色条件的优化测定及醇提物抗氧化活性初探 下载:41 浏览:419

王振伟1 金敏1 吴舒仪1 杨春艳2 罗东莉1 林勇2 周春阳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优化桑叶多酚含量测定的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评价其相关性。方法:利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采用响应面试验法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条件;然后采用该最佳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进一步利用ABTS和DPPH自由基评价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显色时间77 min、显色温度60℃、10%碳酸钠体积0.93 mL、福林酚体积0.5 mL;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总多酚的含量可达8.758 mg GAE/g DW,与理论预测值8.728 mg GAE/g DW的相对误差为0.343%。总多酚含量高低和抗氧化活性强弱的顺序均为霜桑茶,其次为春桑茶和桑叶;且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霜桑茶具有最高的总多酚含量和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美洲合欢花中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初探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57 浏览:374

纪美茹 林启凰 陈仲巍 余亚选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美洲合欢花中的花色苷,以花色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pH、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对花色苷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美洲合欢花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溶剂pH值为2.0的条件下,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0(g/mL)、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60%,提取量为7.29 mg/g。通过测定最佳工艺下美洲合欢花花色苷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美洲合欢花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美洲合欢花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Vc,而对ABTS+·自由基稍弱于Vc。

企业环境审计制度构建初探 下载:75 浏览:490

宋爽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3期

摘要:
文章从职能定位、法规政策依据、技术准则、责任约束和审计应用等5个方面探讨我国企业环境审计制度体系的构建,旨在推进企业环境审计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制度,并为企业投资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及防渗漏措施初探 下载:86 浏览:463

廉巍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介绍了水文工程地质勘查的3种类型,即综合性水文地质勘查、专门性水文地质勘查和工程地质勘查,分析了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勘查的重要意义,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水文工程的防渗漏措施。

煤田地质勘探中空压机洗井的运用初探 下载:51 浏览:367

朱丽君 《中国设备》 2019年11期

摘要:
空压机洗井的原理,探讨如何在煤田地质勘探水文地质钻孔洗井中进行科学运用空压机洗井。结果表明,空压机洗井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洗井效果可靠。

高压微射流对铁棍山药汁中微生物的杀菌效果及机制初探 下载:65 浏览:407

王小媛 丁俊豪 赵光远 王文静 纵伟 郭晓君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9期

摘要:
以山药汁为原料,研究高压微射流在不同压力(80、120、160 MPa)和处理次数(2次和4次)对铁棍山药汁的杀菌效果及其对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及植物乳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次数的增加,对3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增强。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最强,植物乳杆菌抗性最好,同时,菌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总糖含量增大,表明高压微射流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内物质泄露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科研自我效能感作用机制初探 下载:58 浏览:434

刘成科1,2 王少1 孔燕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科研自我效能感是科研人员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信念,可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一种内生路径。从概念出发,探讨了科研自我效能感对规范科研行为、激发科研动机和优化科研管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科研效能感制度化应用的问题与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