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弹上用驱动器电路板热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下载:74 浏览:350

井海 明弭艳 张红霞 任仲强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弹上用驱动器电路板工作于大气层外真空状态下,环境温度为-45℃~60℃。考虑环境的恶劣性,且弹上用驱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保障印制电路板(PCB)元器件处于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进行有效的热仿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对某型弹上用驱动器的PCB电路板进行建模,利用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为核心的热仿真软件Icepak,分别进行常温常压及真空环境下的热仿真分析,并通过红外测温仪对常温常压下的弹上用驱动器进行了温度实测的试验验证,不仅验证了本PCB板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分析还得出,各元器件的最大温度都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验证了某型弹上用驱动器电路板热设计的合理性。为高可靠性、多功能、高集成、适应性强的电路板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增量谐波平衡法的含时滞半主动悬架的动力学分析 下载:51 浏览:324

屈文涛 郝宇轩 徐剑波 吕曌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以1/4汽车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考虑时滞和非线性阻尼因素,建立悬架垂向振动系统模型。结合增量谐波平衡法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谐波展开,通过迭代计算得到系统的稳态响应解,并利用龙格库塔方法验证增量谐波平衡法的正确性。结果发现簧载质量的幅值响应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后通过相平面法分析时滞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系统时滞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热结构耦合变厚度轴向运动梁动力学研究 下载:35 浏览:423

唐福强 程闻笛 赵仁豪 丁超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以变厚度轴向运动梁为对象,研究了梁在热结构耦合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变厚度轴向运动梁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梁的应力应变逐渐增大;梁的厚度比、运行速度对其应力应变也有影响,厚度比越小,应力应变越大,速度越大,应力应变越大。该研究结果对变厚度轴向运动梁的实际生产和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蜂王浆酶解产物稳定性及酶解动力学研究 下载:78 浏览:446

陈静1 陈志宏2 张汆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9期

摘要:
文章采用胃蛋白酶对蜂王浆蛋白酶解制备酶解产物,分析了酶解产物在不同酸碱处理条件下的稳定性,并对其酶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蜂王浆水溶液相比,酶解液水溶性蛋白含量有了明显提高,且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水溶性蛋白含量都比较稳定,波动很小。胃蛋白酶酶解蜂王浆蛋白的酶解动力学符合经典的米氏方程特征,反应初期呈现一级反应并逐步过渡到零级反应,采用双倒数作图法得出Lineweaver-Burk方程,Km为0.08 g/mL,Vmax为1.62 g/L·h,米氏方程式为V=1.62[S]/(0.08+[S]),R2=0.9925,方程极显著,拟合性较好,可以用来对酶解过程进行模拟。

刚性链升降组合台稳定性分析 下载:65 浏览:462

火照晶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以剪撑机构辅助的刚性链升降台为研究对象,进行稳定性分析。首先用Solid Works建立该机构的三维模型,然后导入Adams软件中,分析剪撑辅助机构的一个工作循环内的运动过程,通过后处理得到升降台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量,将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动情况结合分析。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对比两模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剪撑辅助机构能够有效的约束升降台的水平位移,同时,通过可视化的动力学仿真,对升降机构的总体设计可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新型双层自行车停放架动力学分析研究 下载:60 浏览:408

董兵兵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减轻城市环境负担,扩大自行车停放空间利用率,提高人们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满意度,设计分析研究了这款新型双侧自行车停放架。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建模了自行车停放架结构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车双层停车架的上层停车槽的结构设计可以满足实际使用所需要的强度需求,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设计合理。研究结果对于自行车停放设施的优化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金属硼氢化物基固态储氢体系 下载:28 浏览:306

顾婷婷1,2 顾坚1,2 张喻3 任华1,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氢气储存仍是制约氢经济推行的关键问题,开发一种高效、安全的储氢技术仍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年来,利用固态氢化物的化学吸附储氢技术由于可靠、结构紧密和高储氢容量的特点,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储氢手段之一。在众多固态氢化物储氢材料中,金属硼氢化物由于其极高的重量和体积储氢密度而备受关注。然而,金属硼氢化物热力学稳定,动力学缓慢,导致其吸/放氢温度高、速率慢、可逆性及循环稳定性差。本文从替代、复合、掺杂、纳米结构限域及相应的反应机理等角度总结了金属硼氢化物储氢材料的最新改性研究和应用,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WDR1在PC9细胞对AZD9291抗性形成中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2

胡继盛 李紫怡 杨子豪 刘钟颖 黄霞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探究WDR1在PC9细胞形成对AZD9291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C9耐奥西替尼(AZD9291)细胞株(PC9/AR),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C9/AR细胞中WDR1的水平;通过siRNA敲降Wdr1后,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在敲降Wdr1的基础上过表达cofilin,通过CCK8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在PC9细胞中过表达Wdr1,在AZD9291的处理下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WDR1和Cofilin在PC9/AR细胞中与正常细胞相比蛋白水平上分别有2.5倍和1.5倍的上升;敲降Wdr1,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 <0.05)。敲降Wdr1后,过表达cofilin,细胞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 <0.05)。[结论]WDR1能显著性增强PC9细胞对AZD9291的抗性,并且通过ADF/cofilin介导的肌动蛋白动力学来促进这一过程的。

基于FDS的汽油储罐池火喷淋冷却防护效用研究 下载:32 浏览:429

雷婷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我国设计规范与国际通用规范中对油罐火灾消防冷却设计的差异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FDS软件进行2 000 m3汽油储罐池火在喷淋冷却干预下防护效用的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着火罐、相邻罐在不同冷却强度下的火场参数和防护效果,阐述国外消防设计中对着火罐无需喷淋冷却的可行性,验证我国现行规范中对相邻罐的消防冷却水供给强度的有效性,加深对国内外规范的理解,提高国际工程消防设计的灵活性。

机械臂轻质高载荷比末端夹持器的设计 下载:63 浏览:442

艾婷 张永波 饶爽 蔡文涛 张敦凤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解决机械臂末端夹持器载荷比低的情况,设计了一款轻质高载荷比的末端夹持器。首先,采用Solid Works软件执行三维建模,并用Matlab软件优化分析。通过ADAMS和ANSYS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应力分析。最后通过实验论证表明:该夹持器机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夹持器的载荷比。

特斯拉阀单向导通性研究 下载:85 浏览:479

刘海洋1 马佳2 王森1 郑若雨2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为探讨大尺寸特斯拉阀的单向导通性,以放大100倍后且具有最高效率的特斯拉阀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并结合实验,分别探讨了入口流量和单元个数两方面对单向导通性的影响。通过比较软件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经放大后的特斯拉阀依旧有着单向导通的特性,入口流量和单元个数会对特斯拉阀的单向导通性产生较大影响,单元个数的影响较为突出。该研究可为特斯拉阀应用领域的推广起到参考作用。

借鉴新的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97 浏览:377

白璐 李艳辉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在新的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的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过程及经验,介绍了在实践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并扩充课堂内外的知识体系、增加教学与科研的广泛融合、扩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等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多种尝试和思考。这些相关的研究为新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在新的交叉融合背景下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液态聚碳硅烷的固化及陶瓷化 下载:61 浏览:248

朱世步 张强 孟祥利 杨星 闫联生 张晓虎 崔红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7期

摘要:
采用非等温DSC、TG等研究了SiC陶瓷先驱体-液态聚碳硅烷(LPCS)的固化、陶瓷化行为,运用FTIR、XRD、SEM等手段表征了LPCS先驱体在不同温度的裂解产物结构和微观形貌。通过Kissinger、Ozawa及Crane方程得到LPCS先驱体的固化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96. 84kJ/mol,反应级数n=0.94。LPCS先驱体的失重反应主要发生在400~800℃阶段,先驱体中有机官能团逐渐减少,基本完成无机化转变。XRD结果表明,在1000℃以下裂解得到的产物为表面致密的非晶态SiC结构,而在1500℃下裂解产物发生了晶化转变,得到的陶瓷产物主要为β-SiC相。LPCS具有较低的室温粘度(0.25Pa·s)、良好的室温稳定性,适于用作PIP工艺制备SiC基复合材料的先驱体。

基于稳定气流法对莱氏现象的探究 下载:67 浏览:368

吕承昊 吕钧霆 刘世元 《物理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利用稳定气流来模拟液滴下蒸汽层的方法,实现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对不同黏度的液滴,观察了其稳定状态、不规则振动、星形振荡和液滴的破裂(烟囱现象:指液体下方的气泡上涌,突破液滴的中心,导致液滴破碎的现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给出了液滴体积与气体流速的关系,以及不同黏滞系数液滴对气流流速的影响。同时,由计算机软件建立模型,模拟了实验过程。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产生只依赖于纯流体动力学机制,而与热效应无关。

基于核心素养的“电动力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下载:85 浏览:284

郭芳侠 刘琦 李贵安 王晅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以"电动力学"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综合素质、科学态度、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深度学习四个量表,利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翻转课堂对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但对科学态度的影响较小;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总体属于深度学习,但还有提升空间;科学态度、综合素质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科学态度高分组在综合素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及总体上显著高于中低分组。

5G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研究 下载:58 浏览:325

张焱1 苑春荟1 吴江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针对5G时代物流产业创新的需求,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5G背景下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情景模拟分析未来十年的演化趋势。仿真分析结果表明:5G对于物流产业效率提升和社会物流总费用降低的影响非常显著,尤其是在5G商用4~5年后社会物流总费用显著降低;通信运营商在5G时代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依靠流量收入的方式,才能分享5G对全社会全面重构的经济收益;政府科研投入政策对产业创新起到重要的牵引作用,但到中长期,产业内部自身的运行机制起的作用更为突出。

七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方法 下载:36 浏览:242

周晓丽 陈永强 穆星科 谭珏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传统基于控制系统的空间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设计及其抓捕动力学仿真等正向分析的控制方程建模和解算过程复杂、设计周期长的问题,基于CATIA模型运动轨迹规划,提出了一种用于航天器抓捕目标的七自由度机械臂ADAMS仿真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空间飞行器在机械臂抓捕和释放过程中的扰动姿态以及机械臂各个关节受力情况,为初期方案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灌装机凸轮机构性能分析 下载:452 浏览:474

张魁榜1 杨清艳2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灌装机是啤酒生产线上核心机器,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啤酒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影响灌装机性能的是其构件中的凸轮机构,凸轮轮廓线决定了灌装机传动特性,包括传动噪声、传动速度、传动加速度、传动力等。对灌装机上的凸轮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利用Solid Works和VB对凸轮轮廓线提取,并利用此结合MATLAB对凸轮和滚子从动件进行数值上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其速度、加速度、压力角等数据。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还在Solid Works软件中构建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利用Solid Works中的机构仿真模块,对滚子施加运动后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角等计算参数。结果表明:该灌装机凸轮曲线存在设计不合理地方,数值计算与动力学仿真结果一致。为后续对凸轮曲线进行优化设计打下基础。

基于Virtual.Lab的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下载:74 浏览:477

刘海清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根据某型机的操纵系统特点,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Virtual.Lab建立直升机横向操纵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对系统数字样机施加载荷,实现了横向操纵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研究成果为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力学仿真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提高设计质量,为以后逐步建立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虚拟样机提供了参考。

基于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米勒循环凸轮型线设计 下载:62 浏览:443

刘兰兰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解决在不降低动力性的前提下,减少发动机NOx排放量的问题,配气机构的优良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某16V发动机配气机构进气部分为研究对象,运用米勒循环原理设计了三组进气相位,在原机配气机构的基础上,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三组凸轮型线进行设计及模拟计算,从气门运动规律、动力学特性等方面对该配气机构进行了评价。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