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差异分析 下载:55 浏览:419

王现华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合并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合并问题的复杂程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了有效的处理实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国财政部基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对相关准则进行了修订。本文将从合并范围入手,分五点对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希望为我国的新准则的改进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合并会计报表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载:66 浏览:456

蒋毅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本篇文章首先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编制问题、处理问题、信息质量问题、范畴问题四个方面入手,对合并会计报表几个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处理对策。

警惕SPV融资工具带来的“高杠杆”及其他衍生风险 下载:80 浏览:498

刘超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通常利用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或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SPV融资工具进行融资。通过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分类和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操作中的职业判断,将偿付义务"上移"到母公司,或通过合营SPV将融资隐匿在资产负债表之外,达到"调节资产负债率"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SPV融资工具的结构逻辑,结合上市公司运用SPV融资工具的实证分析,寻找上市公司运用SPV融资工具的原因。再通过分析SPV融资工具运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出SPV融资工具风险防范方法,并提出会计处理建议,提升信息披露要求的建议。

智能变电站保护整组动作时延优化技术研究 下载:20 浏览:165

詹智华1 马和科2 詹荣荣1 李岩军1 闻宇3 《电气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相比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增加了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设备,保护整组动作时间有所延长,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对造成保护动作时间延长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保护装置时延优化方案,通过动模实验验证了时延优化效果。优化二次设备的动作时延,可以提高智能变电站保护整组动作时间,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后续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方案设计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究最新动态与重点关注问题 下载:70 浏览:490

陆建桥1 王文慧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近期理事会会议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及其减值、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费率管制活动、动态风险管理等多项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做出了有关决议。本文对有较大研究进展的六项议题进行综述,并梳理重点关注问题,为未来我国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耐磨铝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动态冷凝行为 下载:77 浏览:490

王芳1 周宝玉1 冯伟1,2 雷家柳1,2 姜玉凤1 王琦迪1,3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用水热法制备了铝基超疏水材料。SEM观测结果表明,这种材料表面有明显的微纳米复合结构;用动态摩擦试验机进行了循环摩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的耐磨性能优异,2000次循环摩擦后样品表面变得略微平整,微米结构丢失,但是保留有大量ZnO纳米棒,仍保持超疏水特性。这种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冷凝实验结果表明:冷凝液滴在微纳米复合结构中随机生成,有益的是凹槽中的冷凝液滴在长大和合并过程中逐渐脱离凹槽底部最终悬浮在粗糙结构的表面。这证实,冷凝液滴在样品表面保持Cassie态,为冷凝过程中频繁发生液滴合并自弹跳提供了条件。

厦门柔性直流换流站保护系统信号回路改进方法研究 下载:92 浏览:508

田存建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结合厦门±320 kV柔性直流换流站"12.13"跳闸事件及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动作特性,对柔性直流换流站典型的控制保护系统信号回路进行研究。针对直流分压器二次回路设计缺陷,提出了3种改进方法。给出了详细电路,并通过仿真验证了3种方法的可行性。结合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工程实际应用,对3种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改造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下一步研究计划。

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下载:57 浏览:487

杨慧 王利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总结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持续颅内高压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护理。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程长,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且引流管管路长,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密切观察患者脑脊液引流情况,做好持续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预防穿刺点感染,严防并发症,做好鞘内注射护理,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提高患者治愈率。

2例低钠血症合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507

张杰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总结2例低钠血症合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的呼吸维护,动态监测电解质的平衡,用药观察,心理护理,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及时处理,促进患者康复。

3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肺出血患儿的护理 下载:53 浏览:509

张学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3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肺出血患儿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的管理,体温管理及营养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经治疗与护理,3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肺出血患儿的存活率达87.1%。

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合并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下载:61 浏览:496

刘甜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总结2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严格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激素类药品的使用,认真把握每一个护理细节,促进患者康复。

2例克罗恩病患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476

黄超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总结2例克罗恩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通过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加强患者新血栓再形成的预防及出血倾向的监测,有效的机械通气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机体功能,为肠道择期手术做好准备。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手术效果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16

黄杰 郑富臻 鲍家银 陈海宇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HD合并房颤患者资料,均行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术及术后随访,结合手术及随访情况分析疗效。结果:转窦率术后即刻为98.75%,出院时为96.25%,术后1个月为96.25%,12个月为95.00%,24个月为93.13%,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出院时为(51.34±5.13)mm,治疗后12个月为(52.60±6.27)mm,治疗后24个月为(52.9±37.4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出院时为(58.13±6.40)%,治疗后12个月为(63.75±6.98)%,治疗后24个月为(65.35±5.9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时间(184.53±12.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5.84±10.66)min,射频消融时间(26.35±4.69)min。ICU住院天数(2.12±0.36)d,总住院时间(15.35±2.35)d。并发症发生率1.22%。结论:给予R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安全性高,推荐应用。

117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53 浏览:522

陈跃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117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分析发病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合并胸肺部损伤、呼吸道阻塞、误吸、自身因素、免疫力下降等。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误吸、治疗基础疾病、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等。

全身麻醉和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TURBT中的对比研究 下载:78 浏览:447

谢永香 倪洪湖 洪学敏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分别在全身麻醉或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闭孔神经反射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手术结束时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损伤的发生率与采用全身麻醉相当,但对围手术期中血糖水平影响和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81 浏览:436

王佑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临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多样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和心功能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心功能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 下载:70 浏览:396

江春霞 张燕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SVMC)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ASVMC合并AR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观察组(预见性护理,30例),比较两组心、肾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平均动脉压(MAP)、血尿素氮(BUN)、肌酐(Cr)]、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7 d后CK、CK-MB、cTnI、MAP、BUN、C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7 d后TFN-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改善ASVMC合并ARF患者心、肾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有氧运动改善睡眠障碍合并症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63 浏览:388

朱志春1 廖亮英2 谭屏3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循证医学评价有氧运动对睡眠障碍合并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网等中文全文数据库,采集中国睡眠障碍患者有氧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RCT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138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有氧运动能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随机效应模型,MD=-2.78,95%CI=3.46~2.09,P<0.001);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对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失眠症患者伴随的睡眠质量和普通社区老人的睡眠均有改善作用。结论:有氧运动能改善不同疾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9 浏览:484

郑虹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探究对象的选择时间控制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都是笔者所在医院收录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有7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组别的处理,参照组(n=37)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n=37)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最终效果做出具体比对。结果:试验组在入院时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试验组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令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完善,心肺功能也同时得到改善,使得借鉴价值充分提升。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475

陈锦丽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在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运动、饮食、心理、按时复查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结论: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