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规划 下载:47 浏览:490

尤波1 王明睿1 李智1 丁亮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Wheeled Mobile Robot-WMR)自身欠驱动的特点,并考虑到实际工作时的各种约束和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多约束轨迹规划方法。可以对车体自身的运动学约束、物理约束以及避障等约束进行集中有效的处理,可以生成符合车体自身模型特点并满足各种约束的可行轨迹,充分保证了轮式移动机器人自主行驶的可行性,安全性,高效性。仿真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共聚物链结构对共聚型含氟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13

张明艳1,2 刘居2 杨振华2 王登辉2 吴子剑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以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联苯(TFMB)、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反应单体,改变非含氟BPDA单体在二酐中的配比和加料方式制备出一系列共聚型含氟聚酰亚胺(PI)薄膜并表征和分析其性能,研究了共聚物链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DA单体的加料方式及其在二酐单体中的比例均影响薄膜的性能。共聚型含氟PI薄膜在室温下均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且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较高的透光率。随着非含氟二酐单体BPDA含量的提高薄膜的光学性能略有降低而其热性能和力学拉伸性能提高。非含氟二酐单体占二酐单体的比例为68.97%的共聚型PI薄膜,在500 nm处的透过率达到96.01%;非含氟二酐单体占二酐单体比例为35.71%的共聚型PI薄膜失重10%的热分解温度为595.23℃,拉伸强度为100.98 MPa。同时,BPDA加料方式的改变对共聚型PI薄膜的光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拉伸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加载方式下微焊点的蠕变性能分析 下载:64 浏览:445

孔祥霞 孙凤莲 杨淼森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分别采用阶梯加载和一次加载方式,研究了一种SnAgCu无铅钎料BGA(ball grid array)微焊点体钎料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在载荷同为60 mN、保载时间为300 s条件下,阶梯加载条件下的蠕变位移明显小于一次加载条件下的蠕变位移,而蠕变硬度却是一次加载下的1.87倍,蠕变硬度显著提高。在阶梯加载方式下三个阶段的压痕蠕变不断降低,蠕变硬度不断升高。拟合计算出阶梯加载和一次加载条件下的蠕变应力指数n,阶梯加载条件下微焊点的应力指数n比一次加载条件下提高1.31倍。在阶梯加载条件下产生的应变硬化,提高了微焊点的抗蠕变性能。

城市符号在林区城市综合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53 浏览:459

陈科平 范传俊 《中国建筑》 2018年11期

摘要:
旨在探索借助景观途径将林业发展中留存下来的特有的林区城市符号在综合公园设计中加以运用的方法。从研究城市符号和城市综合公园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林区城市特点,对林区城市符号的探寻和运用手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加格达奇北山公园为例,对其各景观分区中城市符号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地提出了林区城市符号在林区综合公园设计中的运用方法。研究对于城市林区符号表达、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城市公园设计和林区城市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建筑形态下的景观方案生成——以烟台中海海悦府为例 下载:74 浏览:487

王圣保1,2 赵洋3 《中国建筑》 2018年7期

摘要:
景观方案生成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方案生成的思维过程正是促使城市景观发展的驱动力与活力,同时对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以中海地产在山东省烟台市的房地产项目为例,对烟台中海国际社区海悦府景观方案进行场地分析、分区设计、植物空间及其尺度把控,归纳总结基于建筑形态下的景观方案生成的设计要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EEB模型的高校教学区景观适宜性设计——以哈理工南区为例 下载:79 浏览:485

陈科平1 高中鹏2 《中国建筑》 2018年5期

摘要: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了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和更新。高校校园教学区景观设计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新教学理念背景下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把EEB模型应用到教学区景观设计中,并以哈理工南校区为例,把影响使用者的客观物理环境、个体差异、情景、社会条件、文化五个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使用者多元化的使用需求提出设计策略,从而实现设计的适宜性。基于EEB模型的教学区景观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严寒地区低能耗农村住宅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231 浏览:1967

曲媛媛 《设计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21世纪,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危及已经全面告急,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能源保护和节约的重视,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发展的共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损耗问题表现的十分突出,其中以建筑工程领域作为明显,该行业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以严寒地区的建筑能耗问题最为严重。本文先分析了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能耗特点,结合低能耗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优势阐述了有关优化措施。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节能研究 下载:231 浏览:1808

曲媛媛 《设计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重视节能理念的运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优先选择节能材料,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投入使用后消耗的能源,改善人们生存的环境。本文就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节能进行研究,保障建筑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