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蔚县地面形变监测 下载:73 浏览:473

仝云霄 高井祥 陈宇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城市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低成本、空间连续监测等优势。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为研究区域,获取了20景TerraSAR-X影像,分别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时序技术得到了蔚县城区2015年6月9日到2016年1月4日期间地面平均沉降速率,结果表明,两种时序InSAR技术监测沉降结果具有很高一致性,而且相关性较高,达到0.9以上,城区中心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地表沉降,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沉降漏斗,沉降速率达到了30mm/a,地下水的严重开采以及建筑物的加速构建是引起该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以为城市地面沉降治理、整体规划等提供参考意义。

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基线检测动力源优选 下载:54 浏览:481

张廷远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采用的液氮作为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基线检测动力源成本较高的问题,拟采用以空气+膜制氮气代替传统动力源(液氮)进行地面集输系统基线检测吹扫、清管和部分智能检测作业项目。阐述了地面集输系统基线检测的主要方法,对动力源特性及介质进行了对比优选,通过应用空气+膜制氮气方法进行现场作业表明:作业后管网系统的清洁程度和数据采集结果满足检测工具的要求,综合成本仅为液氮的17%,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建筑垃圾再生砖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4 浏览:369

杨新生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在国家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无废城市等大背景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发展迅速,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地面砖大量运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市政工程中,由于建筑垃圾处理厂规模,管理状态、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地面砖质量不稳定,通过一系列试验分析,因此,提出部分直接影响再生骨料地面砖质量的相关因素,便于产品质量控制。

龙岗气田地面集输天然气水合物预防应用 下载:66 浏览:433

周莲莲 陈林 蓝琼 谢旭龙 王佳 《天然气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目前龙岗气田在冬季生产过程中易在节流处、冷热气流交汇处和管线低温段形成水合物造成管线堵塞的问题,阐述了龙岗气田水合物形成的原因,通过优选天然气水合物计算模型预测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计算分析不同输气量和出站温度对管线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对生产运行方案和场站工艺进行优化改造。结果表明:对由于站内节流温降形成水合物的情况,可增加站内流程水浴加热装置提高输气温度;对由于冷热气流交汇形成水合物的情况,可调节水套炉温度,控制两股气流温差不超过5℃,以降低天然气饱和水含量并避免形成凝析水;对由于管线输气温度过低形成水合物的情况,可适当提高出站温度和增加输气量以预防水合物形成。

基于遗传算法和二进制蚁群算法的DV-Hop定位算法的优化 下载:12 浏览:424

林凤德1 陈佳品1 丁凯2 李振波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由节点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在很多领域中有广泛的使用。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重要的部分,使用无测距定位算法中传统的DV-Hop算法来定位误差较大。为了提高DV-Hop算法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二进制蚁群算法来改进DVHop定位算法。遗传算法中利用了线性交叉和非均匀变异算子在种群中进行搜索,在此基础上,采用二进制蚁群算法进行进一步的搜索,而后比较适应度函数来保留较优的个体,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种群。二进制蚁群算法中使得每只蚂蚁的智能化比较低,每条路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小,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仿真的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的DV-Hop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的DV-Hop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

地下工程上方沉降槽模型参数反演与分析 下载:64 浏览:350

丁保华1 张亚彬2 朱治国3 杨嫣3 侯焕娜4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地下工程的施工常对地层中的原状岩土产生扰动,出现相应的地表移动,对地表的沉降范围和幅值进行预估,对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尤为重要,为了确定特定地层条件下地下工程掘进对邻近区域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Peck公式作为参数回归模型,将监测点平面位置与沉降值建立函数关系,采用参数回归方法分别研究盾构施工、顶管施工、暗挖施工沉降槽宽度系数,结果表明,相对应于盾构、顶管、暗挖的i值分别为7.45 m, 5.90~6.34 m和12.33~15.77 m,研究成果可用于地下工程掘进前分析施工影响范围、地表沉降量等,也可用于邻近管线变形曲率计算,以便采取可靠措施保护既有地下管线。

1961~2017年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夏季气候暖干化趋势 下载:70 浏览:343

赤曲1 周顺武2 多典洛珠1 王传辉4 孙阳3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1961~2017年青藏高原腹地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4个站(拉萨、日喀则、泽当和江孜)夏季(6~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气候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并探讨了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总云量和地面水汽压的联系。结果表明:(1)1961~2017年该地区夏季气候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气温(相对湿度)显著升高(下降),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本世纪初气温(相对湿度)均发生了显著的突变。(2)该地区夏季气候因子间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密切关系:气温与相对湿度和降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降水与相对湿度为正相关。(3)该地区夏季气候因子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同期总云量和地面水汽变化有关。1961~2017年总云量持续减少是气温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降水变化不明显又造成了相对湿度的显著下降。

国际市场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标设计管理 下载:83 浏览:344

武文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油价低迷的大环境下,国际市场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标竞争越来越激烈,微利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工程公司的选择,而想要得到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且不至于亏损,工程量统计作为投标时商务价格计算的依据,其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国际市场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标为基础,从设计文件的精细化、升版文件的合理化、评标问题澄清、文控系统常见问题以及投标设计与采购施工相结合等方面,对投标设计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减少后续投标工作因设计管理不足而引起的失误,并最大程度上做精做细投标工程量统计。

地面稠密观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56 浏览:463

李佩芝1 周长春2,3 华维1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综述国内外数篇论文,从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模式同化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面稠密观测资料的应用与优劣之处。综述表明:地面加密自动站、风廓线雷达、地基GPS、雨滴谱仪等多种观测仪器组成的地面稠密观测网具有时间尺度密集、覆盖面积广泛、能捕捉较多细微变化的优势,通过该观测网所得数据总结出的一系列指示性指标在强对流监测预警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因中国地形天气情况复杂多变、数据缺失、仪器造价昂贵等问题,导致该观测网所得指示性指标不能适用于中国全境,应根据该观测网数据分析总结适应本地的预报指标。

海上含硫气井地面测试流程安全控制技术 下载:67 浏览:356

陈光峰1 卢中原1 张兴华2 周宝锁2 杨歧年2 周新宇3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海上油田含硫气井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含硫气井测试时存在的含硫气体泄漏、硫化氢对地面工艺流程设备腐蚀、生成水合物堵塞管道等风险,其次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硫化氢数据监测系统的功能,包括地面工艺流程中硫化氢在线监测、井场环境中的硫化氢含量监测、流程多节点的安全监测等,再次介绍了安全控制系统中涉及的地面设备管道及密封元件材质的优选、多级节流控制、水合物控制、应急关断控制、施工环境安全控制、气液分离后的硫化氢实时处理等,最后介绍了该安全控制技术在渤海油田潜山深层含硫气井测试中的应用简况。

复合地层条件下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下载:78 浏览:476

丁亚会1 王雅建2 许有俊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依托广西省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过街通道土压平衡矩形顶管工程,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复合地层条件下顶管施工地面横纵向变形规律,提出了Peck公式在预测该地区典型复合地层中顶管隧道地面沉降的关键参数建议值。

冀东油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与造价管理实践 下载:467 浏览:380

李俊美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对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管理中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造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造价的各自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广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造价的措施。研究认为,实施标准化设计可缩短施工周期,保证设计品质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使用标准化造价可实现计价标准的科学性,指标内容全面,提高造价效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通过改变计价模式,坚持不断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从而推广标准化设计与造价,为油田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场站室外地面管道的管托腐蚀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下载:49 浏览:424

易飞虎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管托作为室外地面管道的重要支撑部件,一旦出现防腐失效,管托本体将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加剧腐蚀,严重影响管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冀东油田近海岸线室外场站地面管道的管托腐蚀情况开展调查,发现管托腐蚀主要表现为漆膜脱落、管托边角处漆膜开裂和管托本体腐蚀。通过分析管托腐蚀成因,并结合冀东油田地面管道的管托腐蚀防治现状,提出了采用优选的涂料及防腐结构、提高表面处理质量、优化现场施工工序、强化现场管理以及采用管托工厂化预制等防治建议。

冬季中国东部与北极之间近地面温度变化的年际联系 下载:93 浏览:340

宋伟1 吴志伟3 李跃凤2 刘春4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425站气温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1956~2015年冬季北极及中高纬度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东部气温直接和间接的年际联系。为此定义了3个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即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指数(SHCI)、西伯利亚高压面积指数(SHA)和西伯利亚高压东边界指数(SHEB)。结果表明:从1998年开始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迅速增温,并在年际尺度上与中国东部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北极近地面温度与中国东部气温的直接联系。同时,西伯利亚高压的3个指数也与北极地区近地面温度和中国东部气温有较好的年际关系,体现了西伯利亚高压是联系北极和东亚气候的桥梁,当北极近地面温度升高(降低)时,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增强(减弱),面积扩大(缩小),东边界东伸(西退),中国东部气温降低(升高),即北极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与中国东部气温的间接(直接)联系。最后,讨论了北极近地面温度变化影响中国东部气温的可能物理机制。

水文地质工程渗透检测技术方法探讨 下载:75 浏览:463

王度斐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水文地质工程是工程地质勘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要对水文地质的渗透性进行检验,这是提升水文地质工程勘查技术的重要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使用的安全性。本文对水文地质工程渗透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其在应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载:57 浏览:395

王度斐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水文地质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重要内容。水文是影响工程地质的主要因素,对项目岩土工程施工具有直接性影响。水文地质勘察有助于获得详细的工程地质数据,为保障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机理研究 下载:66 浏览:439

田小伟 田俊花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在沿海地区对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了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严重。地面沉降不但会使地面的稳定性失去平衡,还会因其房屋倒塌、倾斜以及墙体开裂等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海水的回流,使其造成不能挽回的灾害,可以说当前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地下水的抽取。因此,本文就重点从地下水抽取而引发的地面沉降机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便为解决抽取地下水和地面沉降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为有关工程落实提供可靠依据。

沧州地区地面沉降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分析 下载:68 浏览:476

田小伟 田俊花 徐宏斌 田双静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地面沉降机理分析是目前研究地面沉降防治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沧州地区地面沉降发展趋势与地下水位状况的对比,分析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的相互关系,分析地面沉降发展规律,探讨地面沉降防治成效,为今后沧州地区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和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地面无人平台体系架构研究综述 下载:71 浏览:453

余雪玮 赵熙俊 苏波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综述了体系架构研究在地面无人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阶段较为典型的体系架构,如ROS、JAUS、4D/RCS和云机器人系统架构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合这些典型的体系架构,阐述了分层递阶式、反应式、混合式体系架构的特点.结合现状,分析了无人平台体系架构的发展趋势.最后从地面无人平台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

地面在线飞行仿真系统设计 下载:59 浏览:503

余长贵1 熊洪睿1 田凯1 李春涛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铁鸟试验台和半物理仿真试验室成本高,无法移动的现状,介绍了一套高度集成的便携式地面在线飞行仿真系统。搭建无人机运动学模型、传感器模型和相关子系统,将其集成于一体,实现1553B、RS422、模拟量和PWM波等多信号交联。建立风干扰模型,以及各类系统故障,验证无人机应急处置策略。将仿真系统与真实机载设备连接,进行地面在线飞行模拟试验,完成无人机从起飞、航行和着陆整个飞行过程的模拟,检验机载软件的正确性、合理性,保证了飞行安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