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明沟与暗管排水工程对盐碱地开发的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下载:40 浏览:361

耿其明1 闫慧慧2 杨金泽1 张杰2 陈亚恒2 《土壤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研究盐碱地开发整治工程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黄骅市盐碱地开发项目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盐碱地开发工程前、明沟排水工程和暗管排水工程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容重、有机质含量、含盐量、pH值、和含水量等指标的差异。并建立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明沟排水工程对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高于暗管排水工程,而暗管排水工程对于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效果显著,降低速度快。经过明沟和暗管排水工程实施后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分别从0.1330、0.2200增加到0.7440、0.6807,明沟排水较暗管排水工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高出23.29%。总体来说,明沟和暗管排水工程均能有效改良土壤,明沟与暗管排水工程相比实施后的效果更好,且暗管排水工程对含盐量的改良效果更好。

同步回转排水采气工艺的探索应用 下载:80 浏览:450

罗曦 《天然气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压低产气井容易发生积液水淹,而采用常规泡排工艺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的难题,探索试验一种同步回转排采工艺对积液水淹井进行抽吸。将同步回转现场试验结合复产机理,分别针对积液井和水淹井建立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复产评价模型,明确了该工艺在积液水淹井的复产条件,即:①积液井的复产条件为抽吸流量大于气井全井段的最大临界携液流量;②水淹井的复产条件为抽吸举升压差大于水淹液柱压力。通过对6口积液水淹井现场验证分析得出:①同步回转工艺能解决积液井和部分水淹井的排液难题,可为致密气藏的排水采气开发提供的新的思路;②复产评价模型计算准确可靠,得出的3口积液井和1口水淹井复产成功,另外2口水淹井复产失败的结论与实际试验结果一致,评价准确率为100%,从机理上可指导同步回转排采工艺的推广应用。

矿用隔爆型双吸多级离心泵应用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下载:57 浏览:369

袁长勇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中天合创葫芦素煤矿矿井应急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离心式立井排水救灾系统,对该离心式立井排水救灾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

井下通风、排水及压缩空气设备选型设计 下载:59 浏览:371

边志雄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依据井下通风方式及瓦斯含量对井下通风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给出了进行反风时的通风机工作特性以及通风机的电控形式;对井下排水设备和压缩空气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井下工程实践表明,所选用的设备可满足矿井的正常生产需要。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改进 下载:84 浏览:475

耿旭珂 岳建明 《生物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实验证明,香菇中含有大量过氧化氢酶,用香菇代替动物肝脏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降低实验风险,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减轻教师准备实验的工作量。用排水法改进实验,通过比较量筒中收集到相同体积水所需的时间长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下的分解速率,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直观地得出酶的催化效率较无机催化剂高的结论。

井下涡流工具携液效率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56 浏览:369

刘修泰 刘修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涡流工具排液是一种新型气井排水采气工艺,从其作用原理上得出,涡流发生器外径和井筒的间隙越小涡流发生效果越好,可以大幅度减少气体的非涡流能量损失,而对于涡流工具与井筒不存在间隙的工况,现阶段国内外缺乏深入理论研究。为此,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涡流工具气液两相螺旋流动的数值模型,并借助CFD软件对其流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对流体流动规律进行分析,全面分析有无间隙工况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携液能力,为井下涡流工具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变速器直径与翼高组合分别为52 mm和5 mm时,涡流工具无间隙工况排液效果最佳,涡流工具更易引发高速螺旋涡流,降低气液流动阻力;出口端处液体轴向速度提高8.3%,对增强气流的携液能力有着显著作用。

苏里格气田循环补能排水采气工艺研究 下载:84 浏览:459

邵帅1 梁璇玑2 刘鹏超3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产气井井筒积液的难题,采用同步回转排水采气装置,开展了循环补能排水采气工艺研究。该工艺以干管气回注、抽吸生产两个流程为一个循环,设计了流程切换点的气井生产参数值。分析了气井应用循环补能工艺的生产数据,从增产效果、经济性、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评价。研究结果对苏里格气田单井排水采气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有效思路。

长距离输水大型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探讨 下载:52 浏览:364

吕开雷1 曹彦龙1 蒲英2 程晶1 陈紫君1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南充西河两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具有输水距离长、规模大、管线情况复杂等特点。在介绍工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静/动态投资、工程施工难度、设施的运行维护等因素分析确定了长距离输水管线布置方案,探讨了大型污水中途提升泵站改扩建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实践证明,泵站运行情况稳定,基本达到设计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两级同步回转压缩机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380

刘鹏超1 贺宇晖2 王志刚3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出现气井携液能力下降、井筒积液排出困难现象,导致复产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结合同步回转压缩机气液混输的特点,采取两级增压,对积液井实施连续气举、增大生产压差、排出井筒积液的排水采气工艺;以气井流入、流出曲线为基础,分析了排水采气机理;分析了气井在压缩机连续气举工艺下的生产数据,从增产效果、适用性、经济性及同类工艺对比四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评价;提出了压缩机装置以"高压力、大排量、高度集成"的思路继续优化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对苏里格气田中后期稳产提供了有效思路。

水下采光顶防水设计 下载:65 浏览:377

董春燕 戴华松 李辉 张光胜 段涛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从水下采光顶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分析水下采光顶的渗漏原因,通过对型材节点进行多道防水密封设计、内置隐形排水通道等措施形成"防排结合"的水下采光顶屋面防水体系,达到了最佳的水下采光顶防水效果。

长距离输水大型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探讨 下载:66 浏览:377

吕开雷1 曹彦龙1 蒲英2 程晶1 陈紫君1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南充西河两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具有输水距离长、规模大、管线情况复杂等特点。在介绍工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静/动态投资、工程施工难度、设施的运行维护等因素分析确定了长距离输水管线布置方案,探讨了大型污水中途提升泵站改扩建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实践证明,泵站运行情况稳定,基本达到设计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基建矿山大水矿床排水系统优化研究 下载:44 浏览:380

焦永富 程中平 李志鹏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司家营南区第四系含水量丰富,基岩裂隙含水丰富,局部沟通联系导致断层破碎带含水量大,施工极易造成突水淹井。针对该地区井下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型断层破碎带,进行了设计施工优化,降低了破碎带注浆治水支护成本。

污泥深度脱水药剂及其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444

张义勇 刘兵伟 史胜波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8期

摘要: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其性质如含水率等会对后续处理处置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污泥深度脱水药剂的优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随着化学调理剂的运用,可以初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与无害化。本文分别从污泥深度脱水的机理,脱水药剂的种类和特点以及深度脱水药剂在改善城市污泥脱水性能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论述。

某院区综合管廊给排水及采暖管线设计探讨 下载:20 浏览:407

陈智恒 《低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以某院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介绍了综合管廊给排水及采暖管线的设计特点。根据院区现状,结合相关规范及管线敷设要点,确定入廊管线种类,明确管廊设计断面。从运营维护和施工方面考虑,合理排布管线;根据消防特点和管道检修放空水的要求,设置排水系统。从管道敷设、排水系统及附件设置等方面,阐述了给排水及采暖管线的设计细节。

给排水污水处理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 下载:11 浏览:332

郝黎明 《低碳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有生活污水处理和生产污水处理两种,它的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建筑、能源、环保、医疗和餐饮等均是产生污水的主要场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污水处理也逐渐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作为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内容也千差万别。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生化池、管道阀门、污泥处理设备等。但由于受技术条件、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给水排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也存在较大差异。借此,本文主要从污水处理与活性污泥法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便为污水处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隧道给排水系统智能化监控与管理研究 下载:83 浏览:279

宋端武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5年1期

摘要: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器、数据传输设备等硬件设备和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展示等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对隧道给排水系统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管理策略。同时,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下载:45 浏览:364

李荟莉 《建筑技术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水资源是我国紧缺资源之一,人口数量的增加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为了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设计人员应该依照高层建筑的特点,进行科学的给排水设计,在实际过程中提高居民舒适性,降低资源浪费,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新型城市排水管道材料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下载:65 浏览:1074

陈璐舜 陈翠 韩峰 《新材料》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排水管道材料在耐腐蚀性、耐用性和安装便捷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型排水管道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玻璃钢(GRP)被广泛应用。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新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在国内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并通过系统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久性评估方法,验证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长寿命。研究旨在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研究 下载:42 浏览:476

王雪鸣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5年3期

摘要:
建筑给排水工程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应该加强解决给排水施工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很多城市发生了积水事故,人们意识到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对人们的生活有多重要,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控制施工各项环节,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优质。在给排水工程实施的过程应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使其分别做好各自负责的技术工作,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实际落实。

试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46 浏览:468

陈钧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市政给水排水设计应更加重视“海绵”的概念,以“海绵”的概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水环境,缓解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的耐涝抗旱能力,对于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