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灵北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研究 下载:51 浏览:362

贾政华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灵北煤矿四盘区采用大采高回采工艺,巷道断面尺寸较大,在巷道掘进支护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最初采用沿底板掘进留设顶煤的掘进方式,对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现场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对比,胶轮车大巷改用见顶见底掘进并采用高预紧力加强支护的方式,能够维护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中深孔爆破技术在大断面岩巷掘进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9 浏览:371

彭浩 朱思刚 刘思凯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国内外大断面岩巷炮掘单进水平每月普遍不超过120m,单进水平低严重制约了煤矿接续生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质条件及装备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与爆破施工技术有关。同样的装备技术,采用中深孔爆破、双楔形掏槽及反向装药技术,可大幅提高炸药利用率,提高掘进效率。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大变形特性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下载:75 浏览:475

陶鼎1 李大华1 刘成1 方辉2 陶顺2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依托银西客运专线某浅埋大断面隧道,基于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隧道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拱顶沉降量大、变形时间长,初支封闭成环后变形速率变缓,但在二衬施作前隧道变形速率依旧较大,围岩未达到稳定状态。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在拱脚和墙脚形成塑性区,围岩塑性变形导致地层的不均匀沉降使围岩受到的拉应力或剪应力大于土体的强度,极易形成可见的地表裂缝。采用袖阀管注浆+洞内超前中管棚的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浅埋大断面隧道变形,保证施工安全。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管线沉降特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390

曾员 银英姿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包头市阿尔丁大街地下过街通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软件FLAC3D模拟矩形顶管施工过程,对照监测数据,得到数值模拟的各管道最大竖向位移,分析监测数据得到各管线的最大位移值。从给水管、煤气管的沉降曲线分析可知轴线正上方三测点发生沉降变形,两边监测点发生隆起变形,管线横向变形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包头地区煤气管的变形控制值。

长沙湘江枢纽库区蓄水前后水质营养状态变化趋势 下载:55 浏览:365

曾玉峰 唐娟娟 黄周州 冯福彪 廖訚彧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全面揭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上游长沙段的水环境参数变化规律,选取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CODMn、氨氮、总磷3个参数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湘江特大桥前端至三叉矶大桥后端各断面水体为研究对象,对长沙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营养状况进行蓄水前后对比分析。根据总体数据分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随着湘江上游往下游逐级上升,总磷含量的变化则呈现为上下游高,中游低的趋势。蓄水后水质较蓄水前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检测断面对应营养状态等级从"中营养"降为了"贫营养"。

多种支护形式在马城铁矿平巷断面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22 浏览:254

郭强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对马城铁矿多个水平平巷断面支护技术的分析,对深部地下矿山运输、通风、行人等功能的巷道断面对应各级围岩采取的支护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

特高压交直流接入下山东断面输电能力提高措施 下载:82 浏览:486

贺庆1 张宝家2 马士聪1 易俊1 张健1 贾俊川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在华北电网已建和将要建成多个与山东相关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首先介绍了华北—山东电网输电断面的网络演化与发展进程,研究了山东断面演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输电能力,然后详细研究了各个阶段华北—山东交流断面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元件热稳约束、输电断面静稳极限、受端电压支撑能力和多馈入短路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山东断面输电能力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勐海水文站断面改造与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探讨 下载:12 浏览:366

舒坤海 刘丁山 《低碳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长期以来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单值化是近代水文的追求目标,是水文改革的发展的理想方向之一。勐海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是多年来勐海水文站经过历次的断面改造,逐步的、渐进的改造勐海水文站的断面、稳定河床,改善测验方式使水位流量关系形成单值曲线。本文通过2009~2015年的断面改造,2017年采用流速仪法、ADCP法测流,水位流量关系逐步形成稳定的单一曲线。

瓦斯突出大断面隧道抽放参数确定与抽放效果评估研究 下载:27 浏览:389

袁旺小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了获取铁路双线大断面隧道石门揭煤防突抽放瓦斯的合理参数,在对隧道穿越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煤层特殊地质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瓦斯抽放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符合本项目瓦斯抽放参数:排放范围、钻孔直径、排放半径、抽放时间、封孔长度等,并将数值结果应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常乐山隧道燕尾段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85 浏览:491

孙文华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衢宁铁路常乐山隧道出口燕尾段施工断面变化频繁、转序复杂,衬砌台车改组装次数多。选定可改装式衬砌台车设计,有效减少了改组装衬砌台车转序时间并降低了模板投入成本;在双线单洞向单线双洞转序时,超大断面开挖工法的选定、堵头墙位置防水处理及单线隧道小净距段落施工组织等多种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对类似工程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特高压接入福建电网后省际断面电磁环网特性研究 下载:90 浏览:480

冯祎鑫 《电气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浙福特高压工程的投运,在提升福建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送出能力的同时,在省际断面形成的多级电磁环网也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针对浙福特高压工程、淮南-沪西全环特高压工程投运后的华东电网2016年高峰负荷方式,采用PSD-BPA程序对福建-浙江断面电磁环网进行电网特性和安全稳定分析,考虑不同故障约束对福建电网外送能力进行评估,基于分析结果对特高压接入福建电网初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验证了所提措施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基于改进脆弱线路辨识的关键输电断面确定方法 下载:86 浏览:494

王红壮 刘天琪 何川 苏学能 卢俊 《电力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输电断面集中体现了大规模互联电网的薄弱环节,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与监控分析的重点。为应对关键输电断面的准确合理辨识问题,提出一种依托改进脆弱线路表征的关键输电断面的辨识方法。首先,在结合边介数和功率传输分布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改进传输介数方式量化线路脆弱程度的指标方法,并据此甄选出预想故障支路集内部包含的脆弱线路成员;其次,采用前k最短路径算法分别搜索预想故障支路的潮流转移断面,并依据支路开断分布因子择取与之相构成拓扑割集的电力系统关键输电断面;最后,利用IEEE-39节点系统标准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依赖于人工经验,能够准确、有效地辨识系统的关键输电断面。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红细胞关系的研究 下载:42 浏览:374

查晓娟1 李荣1 严颜1 程茜1 杨营营1 王舒仪2 文育锋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体内红细胞(RBC)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医院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线性可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NSE的异常率为10.11%,其中男性为11.21%,女性为8.26%。单因素分析显示,男女NSE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经性别分层后,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总胆固醇和红细胞浓度在NSE正常和异常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广义可加模型结果显示,红细胞和NSE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校正后男女性红细胞浓度在3.0×1012/L~6.0×1012/L时,正相关关系尤为明显。结论红细胞在一定的范围内与NSE之间存在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我国53316名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下载:10 浏览:267

丁炎明1 吴欣娟2 肖艳艳1 王秀英1 邓俊1 田君叶1 李晶1 2020年3期

摘要:
调查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 31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5%的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中专科护理相关工作居多,占97.7%,参与专科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的专科护士分别占63.6%和59.7%。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未分层使用和缺少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分别占81.1%、56.4%、47.6%和46.5%。专科护士感受方面,对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医院提供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职称或职位晋升优先权、专科岗位绩效/津贴4个方面表示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5%、37.7%、31.0%和27.9%。在专科护士需要的支持方面,84.6%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提高专科护士待遇;73.4%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参加专科相关培训的机会;70.2%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65.8%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增加专科护士工作岗位。结论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目前以临床专科护理为主,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方面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和未分层使用是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专科护士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亟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提供专科相关培训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

护士离职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2 浏览:366

甘露1 张海燕2 尚文涵2 李秀娥1 马晓雯1 吴志军3 么莉2 2020年3期

摘要:
分析2017年中国护理人员的离职率现状,为医院管理和护士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提取2017年1月—12月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按季度收集的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医院的基本资料、人力配置数据、离职护理人员数据,对全年离职数据完整的940所医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中国护士离职率为2.15%,按季度统计,二、三季度为离职相对较高的季度;按地区和省份统计,东部、西部、中部地区护士离职率依次降低,分别为2.35%、2.02%和1.92%;不同省份护士离职率为0.75%~4.60%,离职率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离职护理人员以初级职称、工作5年以下和大专及以下学历护士为主;不同医院特征(定级、定等、性质、类型、地区)、不同季度、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护士离职率存在差异(P<0.001)。医院定等、性质、综合医院、地区、床护比、护患比、每住院患者24 h平均护理时数和大专及以下护士占比与护士离职率显著相关(P<0.001)。结论目前我国护理队伍整体比较稳定,护士离职率不高,但3.09%的医院护士离职率和民营医院的护士离职率高达10%以上,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为降低护士离职率,应注意从医院护士的学历构成和护士人力配置敏感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的现状调查 下载:8 浏览:231

岳彩虹 王小艾 胡旖旎 白新航 焦净 杨新霞 齐亚倩 2019年11期

摘要:
调查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分娩的602例乙肝病毒感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获得途径及影响因素问卷,于产后42 d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率为45.85%,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26.91%。影响乙肝病毒感染产妇选择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应用抗病毒药215例(65.95%)、产妇担心母婴传播226例(69.33%)、家人反对116例(35.58%)等。结论受较多因素影响,乙肝病毒感染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低,医护人员应加强宣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使产妇消除顾虑,提高乙肝病毒感染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明挖隧道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下载:124 浏览:2019

阳涛 《光电子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明挖隧道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精度分析。通过介绍飞马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基本原理和优势,详细描述了该测量技术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的隧道断面测量中的实际操作过程,并通过传统全站仪断面测量方法对其成果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明挖隧道断面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生产效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137 浏览:2237

刘勇 《光电子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于地铁隧道断面测量领域,能够以全站式或收敛仪的方式进行测量,解决测量速度慢、测量效率低的问题,充分发挥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优势和价值,提高可靠性、精准度和科学性。在地铁隧道断面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进行数据分析后,实现点对点的精准验证,证明了三维激光断面隧道测量技术的使用优势,为后续测量工作的应用提供纪念意义,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断面煤矿巷道支护技术在采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29 浏览:1146

康小涛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中国很多地区煤矿开采工作巷道的横断面面积正在不断扩张,并且煤炭资源的开采工作正朝着更深地层方向发展,造成煤矿开采工作当中围岩结构的构成形式以及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煤矿巷道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对大断面煤矿巷道支护技术在采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仪征市控制断面河水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下载:114 浏览:1425

王非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水环境质量优劣直接关系民生健康发展,近些年来仪征市各部门对水环境质量的监管不断加大投入,水环境质量也逐年得到提升和改善;通过选取2021年度12个控制断面13项监测指标共计约2000多个水质连续12个月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仪征市各控制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质量限值标准要求且水质稳定,说明仪征市水环境质量得到的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部分特征污染因子超标需进行溯源排查有针对性采取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使水环境质量能够更加稳步健康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