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化蛹成蝶——古典萨克斯从初级演奏到专业演奏的蜕变 下载:90 浏览:501

高新周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音乐并不陌生,而萨克斯在中国来说也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由于它外形的特点比较突出,音色独特优美,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对它的痴迷与研究。但是中国萨克斯的研究者水平参差不齐,演奏技巧差别较大,要想演奏好古典萨克斯,就需要从基本功抓起,循序渐进地围绕萨克斯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刚步入大学学习古典萨克斯演奏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主要遇见的几种问题,和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明晰古典萨克斯演奏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化蛹成蝶。

浅谈筝曲《寒鸦戏水》的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 下载:165 浏览:761

谢玉煊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传统筝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区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尤其是左手做韵的表演特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筝曲《寒鸦戏水》是潮州流派《重六调)的代表曲目。本文以潮州音乐《寒鸦戏水》为例,通过乐曲调式和板式的特征,对乐曲《寒鸦戏水》左手做韵的手法进行了详细刨析,简要阐述了乐曲的音乐风格,为广大筝童学习传统筝曲提供参考与帮助,也加深了专业演奏者对传统筝乐内涵的理解和研究。

中国钢琴作品《山泉》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分析 下载:268 浏览:2919

朱昭融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崔世光作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在作品的创作及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上有些较高的见解。崔世光在后期的作品创作中,擅长将民族五声调式与西方创作手法相结合,也是西方印象派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完美诠释。崔世光《山泉》完成于80年代初期,是《山曲四首》的第三首。此曲以山光水色为题材,利用钢琴音色颗粒性的演奏技巧和模仿古筝音色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波光粼粼的山水画。本文将以崔世光《山泉》作为研究对象,对崔世光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梳理。并且对中国钢琴曲《山泉》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笔者将结合本人学习和演奏经验,对其中重要段落的演奏技巧等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解析唢呐名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及演奏技巧 下载:240 浏览:2416

邹翠翠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唢呐名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进而对演奏技巧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演奏曲目的研究,更好地彰显《百鸟朝凤》背后的艺术价值,让人们感受唢呐音乐。

音乐高考生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载:342 浏览:1636

胡笳洪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艺术类高考政策的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不断更新变换,艺术类高考逐渐成为高考形势中的发展趋势之一,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音乐相关专业,并逐年扩招。许多有音乐基础的学生,为了继续走音乐之路,或是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和寄望,纷纷通过音乐高考进入大学。由于日常演奏机会和场合的增多,以及学生心理素质对考试的影响作用,音乐教师也开始重视学生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寻求开发组织性、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的音乐高考生演奏心理素质培养的策略。

论《土地与歌》中国音乐研究——《茉莉花幻想曲》 下载:204 浏览:1987

徐昕宇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乔建中先生撰写的《土地与歌》,这本书研究的内容是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历史背景研究,本篇论文主要浅述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钢琴作品《茉莉花幻想曲》。《茉莉花幻想曲》是储望华的最为骄傲的作品, 是一首优质的改编版的民歌钢琴独奏曲,非常适用于钢琴弹奏。储望华是中国顶尖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跟储望华在前几十年改编的一些作品相比较, 这首作品被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意义, 有更多的亮点和特色,在整个篇章结构中有更多的扩展, 整首乐曲中的和声编排、组织手段有更多的层次、更为丰富,钢琴的和声和质感都有了更大的进步。

琵琶曲《虚籁》的意境及演奏技巧 下载:85 浏览:471

史楠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此曲创作于1929年2月,是刘天华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虚是空虚、虚无。籁,原为古代的一种箫,声音从孔穴发出,后人泛指声音。虚籁,字面理解为无声或空虚的声音。在创作此曲时,刘天华正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授琵琶。他曾经建议,合并位于北平的各高校当中的音乐系,并根据当时需要,组建体系更加完善的北平音乐学院,但是这个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各方势力的强烈阻挠,最终未能得到执行与实现;由于这一畅想未能达成,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他感触颇多,思绪繁杂,心情激动而又惆怅,久久未能平复。乐曲三个部分的速度和旋律的变化描绘出此曲的意境。曲中运用大量的打音、带音、绰注等演奏技巧,同时融入传统说唱、古琴艺术的元素,使之飘逸,挥洒自如。

论琵琶曲《春雨》的创作风格与演奏特点 下载:78 浏览:410

赵雅琪1 汪岷1,2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琵琶曲《春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碰撞之下产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琵琶独奏曲。这首琵琶曲中最值得探究的是其以苏州评弹风格作为主题素材,以西方古典吉他中的指法为原型,与琵琶本有的指法相结合,使得乐曲将各种雨势描写得惟妙惟肖,将灵气十足的水乡雨景在人们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旨在从创作风格和演奏特点两部分向大家细致地描述并解析这首琵琶独奏曲。

《行云》对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作品排演的启示 下载:96 浏览:313

王煜骁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民族器乐合奏作品《行云》由17个声部,293个小节组成,错综复杂的和声配置、交织的节奏变化、强弱的连绵起伏,呈现给听众美妙的音响效果及一幅充满想象的音乐画卷。但这也给实际的演奏与排练带来了多方面的难点——各声部音准的高标准训练;拍号在频繁变化时各声部间如何配合演奏;等等。在美妙旋律背后的诸多问题需要指挥和乐手去解决。笔者通过对该作品亲身的演奏、排练、比赛、演出实践,对五所高校民族乐团的观摩,对当代杰出音乐家的采访,以及自身对该作品的二度创作分析,得出经验与总结,以解决对该作品在排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艺术风格赏析 下载:92 浏览:397

肖安然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狼牙山五壮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它是一首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这首作品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吕绍恩先生采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手法创作而成的,并运用了琵琶传统武曲的作曲形式,结合了琵琶所特有的演奏技法,借鉴了西方奏鸣曲式结构。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方式丰润了乐曲《狼牙山五壮士》的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二十世纪我国琵琶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壮乡组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征探究 下载:83 浏览:485

薛锋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壮乡组曲》是我国杰出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倪洪进先生创作的,是一部以歌颂中华文化、壮族人民美好生活为艺术主题的钢琴组曲。这部组曲共包含了《船从远方来》《歌墟》《摇篮曲》《酒歌》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既能独立成曲又能统成一章。作曲家将大量广西民间音乐素材移植到钢琴曲中,同时参考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将民族性和时代性相融合,使其成为新时代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是对《壮乡组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莫谢莱斯《二十四首钢琴练习曲OP.70》之第三首演奏分析 下载:78 浏览:310

黄安迪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笔者搜集资料发现,关于莫谢莱斯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并且这两年也没有新的文章发表。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笔者选取了自己所在弹奏的莫谢莱斯《二十四首钢琴练习曲OP. 70》的第三首半音阶练习曲对莫谢莱斯的练习曲做一些研究。另外,笔者也将适当地结合《溪山琴况》中的观点来阐述。

论钢琴基本功的训练 下载:58 浏览:415

隆翔1 李慧2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钢琴基本功的训练是平时的必修课,只有养成好的素养、习惯,才能更有效的学习钢琴。练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弹琴的方法,正确的手型、均衡的触键、果敢的力量以及手指的灵活性才能达到弹琴收放自如、音色颗粒饱满的音响效果。

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之《湖》演奏探析 下载:78 浏览:476

吴迪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汪立三先生的作品《东山魁夷画意》是他于1979年所写的钢琴组曲,此作品在1985年获得了"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这是一部诗情画意、创作新颖的作品。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四幅同名风景画:《冬花》《森林秋装》《湖》和《涛声》。本文将对其中的一首作品《湖》进行着重分析。

浅谈现代中阮艺术的表现特性与演奏技巧 下载:70 浏览:439

郭旭 岳佳钰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从当前来看,我国对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大力地发展,中阮艺术也被逐渐地重视起来,在历史舞台上重新开展。中阮音乐不但音域宽广和音色独特以及变化多种多样,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民族乐队中,能够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针对中阮这种古老乐器,应该更好地进行发展。

手风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手风琴作品《归》与《打虎上山》中的风箱运用 下载:78 浏览:478

崔花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手风琴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运用风箱的技能。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全方面立体化地了解手风琴的整体内部结构和发音原理,再有就是要明确该如何准确地与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习手风琴的学生更简捷地去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在原有的演奏基础上迅速取得更好的效果。

爵士鼓《回到那一天》创作和演奏分析 下载:63 浏览:445

洪杰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爵士鼓是打击乐中的最具有特色和魅力的乐器之一,自诞生以来,曾先后涌现出了多部佳作和著名鼓手,力量之塔乐队的《回到那一天》正是其中的优秀的代表。鉴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爵士鼓的发展历程,并对这部佳作的创作和演奏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钢琴演奏艺术从学习聆听开始 下载:76 浏览:427

林子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声音艺术的关键靠听觉,培养会"聆听"的耳朵是钢琴演奏艺术的关键。文章提出了专注聆听的重要性,并以专业的视角来阐述如何"聆听",建议钢琴演奏者应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声音艺术,博览众乐,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文章最终提到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相关性及渗透性,启发钢琴演奏者应自觉丰富自身的艺术阅历,并通过综合的审美素养来滋养对钢琴演奏的艺术内涵,将美学思维变成一种思想习惯。

文人的山水情怀——琴曲《山居吟》的音乐分析及演奏 下载:65 浏览:411

金小兮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山居吟》是一首流传至今的古琴音乐佳作,早在明代1425年的《神奇秘谱》中已有记载,并收录于多部琴谱之中。该曲结构严谨,意趣生动,全曲采用散板,在短小的篇幅中多次出现调性转变,是本曲特别之处。笔者试以龚一先生的演奏版本为代表,对琴曲的历史、结构和调性、演奏技巧特点、音乐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和评述,力图更深入地解读此曲的传统风貌和文化内涵。

马林巴演奏技术训练初探 下载:97 浏览:486

薛晓弟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马林巴是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打击乐器之一,并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特殊的演奏技术体系。只有深刻了解和全面掌握这套演奏技术,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鉴于此,本文从马林巴这门乐器的形制、发展谈起,就其基础训练、演奏训练和表演训练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