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特色海洋话语译传研究:框架、内容与原则 下载:30 浏览:383

周忠良1 任东升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中国特色海洋话语是经由国家生产、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所用、体现国家权威、具有中国本土气质的海洋话语,是国家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海洋治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大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海洋话语的全球化构建与传播成为中国提升国际海洋治理权、构建海洋文明大国形象、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实施对外海洋叙事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国家海洋文本翻译风格和外媒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传播策略与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体系的全球化构建议题、内容和原则,以期为中国特色海洋话语译传语言策略、文化过程、认知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国家相关部门推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北部湾SO-50柱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 下载:49 浏览:331

张爱梅1 陈敏1 甘华阳2 陈秋明1 兰斌彬1 方琦1 《海洋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通过对北部湾SO-50柱状沉积物进行粒度、Sr-Nd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及AMS14 C分析,结果表明该柱状沉积物可以划分为两段,即上段(0~540cm,0~3.0ka BP)和下段(540~571cm,3.0~3.3ka BP),它们反映了不同的物质源区贡献。下段较上段砂含量相对较高,主量元素(除SiO2外)及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减少,87Sr/86Sr与εNd除异常点外,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研究结果显示SO-50柱状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比较稳定,具有强烈的陆源特征,下段沉积物的源区主要是琼州海峡东侧原有沉积物的再搬运和台湾岛河流携带沉积物的混合,上段沉积物除了琼州海峡东侧和台湾岛的贡献外,周边陆区海岸侵蚀物的贡献相对加强。根据SO-50柱状沉积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东部泥质区的物质来源除了琼州海峡东侧沉积物和沿岸侵蚀物的贡献外,台湾岛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对其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地质找矿中的地球化学方法及其优化 下载:59 浏览:573

邱天 《冶金技术》 2025年3期

摘要:
地球化学勘查是地质找矿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优化与发展。本文概述了地质找矿方法的背景和意义,指出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针对地球化学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和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地质找矿效率和资源勘查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南黄海海洋生态修复现状不足及建议 下载:131 浏览:1338

范彦斌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我国是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和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但是随着过度开发和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认知的不足,致使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引发各种各样的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成为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黄海海洋为例,重点阐述了在南黄海海洋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旨在希望可以为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一些参考。

新疆阿勒泰小红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分析 下载:97 浏览:1059

陈罗生 《冶金技术》 2024年5期

摘要:
新疆阿勒泰小红山铜矿是我国大型铜矿,矿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西南部,地处准噶尔地块与北东向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交界地带。矿区内发育一系列断裂构造,尤其是逆冲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脱带等最为发育。矿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铜、铅、锌为主。本文通过对小红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研究,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进行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并结合前人资料以及其他矿区的成矿经验,认为矿区存在深部隐伏铜、铅锌矿床。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深部及外围进行了找矿预测,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新时代下互联网时代公共艺术新形势分析 下载:126 浏览:1330

赵一光 《中国文学》 2023年12期

摘要:
新时代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年代,互联网带来的虚拟平台改变了世界规则,需要重新定义公共空间概念。随着所处的社会与物理语境的变化,艺术也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而文化背景又决定人们对艺术品的反应,处于当下时代,网络所提供的的平台也是公共场所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虚拟空间中艺术与公共的关系以及公共艺术的新形势。

矿物勘查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及地质效果 下载:28 浏览:429

张楠 《中国土壤》 2025年4期

摘要:
物化探技术在矿物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扩大了矿物勘查的范围与精确度,其借助重力、电磁等进行地下矿物的勘查,可以获取地下矿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地质结构信息。因此,本文首先对物探技术与化探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物化探技术的种类与应用的方法,并针对如何增强技术应用的地质效果进行了论述,以达到提高物探化技术应用的地质效果,发挥出物化探技术应用的最大价值。

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产资源勘查的方法分析 下载:122 浏览:1388

​李必辉 《冶金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提升,但是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时,部分区域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时在采矿之前就需要前往实地进行资源勘查,依据勘查结果来确定开采方案,从而有效降低开采难度。本文主要阐述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产资源勘查方法,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浅谈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下载:172 浏览:1919

张星 陈煜 《冶金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西昆仑马尔坎苏地区富锰矿找矿事业发展取得越来越大的突破,近年来已经不断发展出奥尔托喀纳什等等一些较大型的锰矿床。并且奥尔托喀纳什锰矿床层位较稳定且厚度较大,锰的平均品位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并且是当下中国最富有的碳酸锰矿床,并且它还是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因此本篇文章将重点对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纳什锰矿的地质以及地球化学还有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地质、地球化学、成因进行分别阐述,希望提供建设性意见贡献微薄之力,详见下文叙述。

探究地球化学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 下载:151 浏览:2037

朱雪丽 《冶金技术》 2022年1期

摘要:
地球化学法是分析地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迁移和转化的规律以及矿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变化研究和地质矿产勘探。地球化学法与其他矿产勘查方法存在差异,所适用的条件也不同,该种方法比较科学,稳定性也高,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球化学法通过分析地表淀积层的样品,发现次生晕异常的区域,进而探寻出地质矿产。本文分析介绍了地球化学法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并探讨应用此方法进行勘探的具体方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丰宁县东大磊子铀矿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下载:138 浏览:1568

武立奇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2期

摘要:
东大磊子铀矿点位于冀北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南段。矿体主要赋存于早白垩世张家口组三段中酸性火山岩中,成矿与次流纹斑岩密切相关,受南北向F46、东西向F35断裂及桃花扇、桃花沟破火山机构联合控制,属浅成中低温热液成矿类型,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ICT产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载:50 浏览:469

李灵珠 《中国经济》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通信技术(ICT)与全球经济的融合日益紧密,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本文探讨了ICT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并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了ICT如何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本文概述了ICT作为全球化基础设施的角色在降低通信成本、促进信息流通、支持电子商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讨论了全球化市场对ICT创新的需求以及如何推动ICT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发展。ICT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存在一种正反馈循环,且对全球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此外,通过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案例具体展示了如何利用ICT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业务拓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尽管ICT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关系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力,但也带来了数字鸿沟、网络安全和政策协调等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本文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参考。

综合物探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52 浏览:2618

李玉新 《地球科学探索》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综合物探通过结合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如磁法、重力、瞬变电磁、探地雷达及三维地震勘探等,揭示地下地质结构,定位矿体,评估资源储量。面对数据融合、复杂地质条件及环境干扰等挑战,提出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方法组合及智能化处理等对策。未来,综合物探将向技术创新、智能化与自动化及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事业。

航空摄影测量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153 浏览:1956

万凯1 王静2 《航空航天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航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该项技术的优势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大。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为我国管理与规划工作中的各项事务提供了有力帮助,该项技术不仅能为其提供精准度极高的测量数据,还能为业内其他工程的开展提供协助,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就航空摄影测量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研究 下载:176 浏览:2213

金梦阳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在当代全球化环境中现实意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结合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揭示了国际主义在当代的多元表现形式,如国际经济合作、全球治理、跨国文化交流等。本文也关注了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挑战,如国际不平等、文化冲突等问题,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以实现更加公正、和谐的全球秩序。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应对策略 下载:244 浏览:2570

宋慧 《中国经济》 2022年9期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流行的大趋势,需要世界各国参与其中,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的完美无瑕,在此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阻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下给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困难是我国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新冠肺炎疫情使实体经济崩塌、造成社会隔离现象、全球价值链供应不足等问题更让经济全球化负重前行。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概念出发,剖析疫情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冲击,同时我国也提供了加强区域化合作,稳固全球价值供应链供需体系,加快推进防疫蔓延的国际化合作,构建自贸区并完善自贸区制度等应对策略,坚定中国信念并稳定中国立场,积极维护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金属矿产深部勘查技术及找矿模式研究 下载:62 浏览:943

李玉新 《中国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地表及浅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深部找矿成为当前地质勘查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金属矿产深部勘查技术及其找矿模式,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深部找矿策略,为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开放”方面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下载:299 浏览:2957

冯雁天 《中国经济》 2022年4期

摘要:
2001,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2020年4月1日,中国金融市场除银行领域全面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而金融开放则是中国下一发展阶段不得不面对的,中国也将因此面临相应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存在的道德问题研究 下载:266 浏览:2781

刘华龙 《国际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摘要:
全球化不仅表现于经济方面,还表现于伦理道德方面,各国政治相互影响,国际政坛更是波云诡谲,尤其是国际政治道德问题更加突出,影响着国际和平与繁荣。因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全球化与国际政治道德的相关内涵;其次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道德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来改善当前国际政治道德问题现象,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其他学者带来新的启发。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分析 下载:344 浏览:3026

葛洪东 《中国经济》 2021年3期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贸易、金融的一体化,使世界各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