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基于收缩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的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
下载:53 浏览:445
摘要:
柔性超级电容器因其加工方式灵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可剪裁可弯曲的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碳纳米管阵列凭借其自身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高效的电荷转移率和良好的循环寿命被视为理想的能量储存材料.然而原始碳纳米管阵列密度较小,且因管间较弱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其在加工和转移过程中容易倒塌散落,从而限制了碳纳米管阵列直接用于组装柔性电子器件.本文应用无水乙醇对阵列进行收缩处理,在保持阵列高度取向优势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阵列的密度和机械强度,同时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乙烯醇(PVA)导电凝胶包埋碳纳米管阵列来制备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件.PVA包埋的阵列复合体在折叠、弯曲过程中既能保持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柔性,又能保持碳纳米管的高度取向性.使用原位电氧化对碳纳米管阵列外壁进行简单的电化学修饰,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复合器件的性能.该方法为未来研发可穿戴电子器件以及可植入医学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微电容检测电路设计
下载:12 浏览:425
应用于微测辐射热计的12位SAR ADC的设计
下载:17 浏览:411
同面多叉指电极结构的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设计
下载:18 浏览:475
非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微小电容检测电路设计
下载:12 浏览:423
一种附加阻抗法在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中的应用
下载:70 浏览:426
摘要: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系统,提出了一种在配电网电容电流实时测量应用中的方法—附加并联阻抗法,即在系统的任意一相投入附加阻抗。在保持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幅值低于最大允许值(低于相电压15%)的同时,对两次简单的电阻值和附加电感量进行变动。从而测量出不同的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幅值。为了精确地得到系统绝缘电阻和对地分布电容,可用相应的附加电感、电阻和测得的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幅值进行求解。最后对配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计算。并且给出了基于PSCAD软件对6 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仿真计算结果。从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具有很高的测量精确度。因为对中性点电压与其他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可以不予考虑,所以,具有测量范围广和测量简单、能够应用于电网绝缘参数的测量,以及附加阻抗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小的优点。
基于多目标离散粒子群算法的电容隔直装置优化配置
下载:76 浏览:483
减小电容容值的H桥级联型STATCOM电容取值分析与直流电压控制
下载:81 浏览:511
摘要:
减小电容容值的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补偿器(cascade H-bridge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CHB-STATCOM)采用薄膜电容可提升装置可靠性,但容值减小会对直流侧电压峰值和波动量、装置输出感性电流范围造成影响,且调制标幺方式和直流侧电压控制目标与传统STATCOM不同,为此,对减小电容容值的级联型STATCOM电容取值进行分析并建立一种直流电压控制方案。推导直流侧电容容值与电容电压的解析关系,以调制输出范围为约束条件,电容峰值电压一定时,求得电容取值与直流侧电压波动量、STATCOM输出感性电流范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推导功率单元电容电压与其瞬时功率的关系,对比不同被控量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选取直流电压控制的被控量,建立直流电压的三级控制方案。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电容取值分析与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减小电容容值的级联型STATCOM电容取值提供理论参考,可满足电容电压的控制要求。
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预测及治理
下载:73 浏览:489
低成本内置触控技术
下载:30 浏览:397
摘要:
目前投射电容式触摸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本文总结了常见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重点讲述了内置触控技术的发展。全内置触控技术(full In-cell)将触控IC和显示IC整合在一起,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薄型化,是触控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了提升非晶硅产品的附加值,制备了13.46 cm触摸屏,触控走线和数据线位于同层并行排列,相较现有技术,省去了有机膜层和第三金属层(M3),工艺制程和非In-cell产品完全一致,至少可以节省两张光罩,材料成本和制程优势明显。触控采用小坑扫描方式可以达到120 Hz,关键触控性能指标准确度、精确度、线性度及抖动均可满足行业标准,且显示性能和可靠性可达到非In-cell产品同等水平。
聚苯胺包覆酸处理螺旋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下载:74 浏览:490
摘要:
用原位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包覆螺旋碳纤维(CMCs)复合材料,使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硝酸处理CMCs(表示为H-CMCs)为纤维表面提供含有羧基等含氧官能团。这为苯胺在H-CMCs表面的聚合提供基础,有助于PANI附着在H-CMCs的表面。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PANI包覆H-CMCs,其比电容值明显高于H-CMCs自身,表现出良好的大电容性能。原位聚合法更有益于PANI与H-CMCs的协同作用,使复合体的电容性能提高。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91 浏览:498
电力中长期交易分步安全校核方法
下载:86 浏览: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