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风险防控的石化企业人本安全建设研究与实践 下载:74 浏览:396

刘亭 韩超一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人本安全原理的安全保护层模型,针对人本安全构建机制,全面开展以风险防控为中心,以人本安全为目标的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建设研究。提出了"意识与技能+执行与监督+引导与考核"人本安全管理构建机制,并围绕该机制开展了"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岗位标准化操作,安全风险目视化"等现代优秀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达成了"制度易执行,行为易规范,风险易管控,业绩易考核,文化易感受"的人本安全管理目标,系统提升了石油化工企业人本安全管理的完整性、系统性、功能性。

复杂界面关系的工程项目QHSE管理研究与应用 下载:52 浏览:411

王昭华 贺辉宗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期

摘要:
以某新型煤化工项目为例,分析了QHSE界面管理中机制缺失、文化差异、专业差异、信息黏滞、缺乏针对性等管理问题。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将项目QHSE管理与界面管理相结合,以体系管理的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化管理,对设计、采购、施工、中间交接及试运行中的QHSE风险进行全方位监控。阐明项目各阶段QHSE界面管理要点,从而提高项目QHSE风险的管控水平,保障项目的顺利建成。

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经济性的相关分析 下载:81 浏览:488

袁金伟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因循环水泵的流量中等,当处在稳定工作状态时,流量便会相应缩小,扬程也会降低,此种状态只对克服循环压力降有效。为此对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具有的经济性展开分析,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硅藻土基吸附与光催化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419

何洪波1,2 罗一旻2 罗荘竹2 余长林3,4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硅藻土是一种由硅藻遗骸所形成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抗腐蚀性好和绿色无毒等优点。作为一种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的吸附与催化载体材料,硅藻土在水处理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天然硅藻土中含有不同比例的金属氧化物杂质,会降低硅藻土的孔隙率和影响其吸附及催化活性。因此,表面修饰和复合改性增强硅藻土吸附及催化性能是目前硅藻土材料应用于水处理方向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吸附和光催化原理出发,分析了不同表面修饰及复合改性方法对硅藻土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硅藻土基材料在有机废水,富营养污水和重金属离子废水等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硅藻土基吸附与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YL12000kW烟气轮机故障的分析诊断 下载:52 浏览:498

刘阳1,2,3 卢纲1,2,3 《中国设备》 2020年2期

摘要:
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某YL型烟气轮机的振动超标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分析诊断,找出了故障原因并提出消振措施,使该烟气轮机的振幅符合标准要求、正常运行。

制氢装置酸性水汽提塔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载:63 浏览:465

吴建辉 王何伟 安冬 李宝强 《中国设备》 2018年4期

摘要:
制氢装置酸性水汽提塔处理的酸性水长期不合格,对该填料塔进行拆检,从设计及安装方面,分析塔内构件存在诸如填料支承板自由截面过小、升气管底部未满焊等问题并进行相应改进。

石化行业有机及恶臭废气治理中试实验研究 下载:65 浏览:456

马军军1 周灼铭2 申屠灵女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石化行业的高浓度有机及恶臭废气采用吸附协同多相催化氧化治理工艺,进行中试实验研究。通过该法处理的石化工业中产生的VOCs、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的去除效果,中试装置运行成本分析,得出结论:高效吸附协同多相催化氧化工艺可实现石化行业产生废气的稳定达标排放,其中对VOCs、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臭气浓度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运行成本(包括氧化剂、催化剂、蒸汽、电费)合计0.056 96元/m3·h,综合苯、甲苯、二甲苯排污费减少及混苯回收的收益,可得净收益0.059 75元/m3·h。

拟南芥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与棉子糖合成酶的体外催化活性比较 下载:82 浏览:26

郑小芬 李晓霞 黄金兰 余方回 刘妙玲 范芳 黄迎娣 张玲 周英彪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纯化后比较拟南芥的2个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及2个棉子糖合成酶的体外催化活性,为微生物法或酶法合成棉子糖尊定基础。[方法]RT-PCR克隆拟南芥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1及GolS3)与棉子糖合成酶(RafS1及RafS5)的基因,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菌株,诱导表达纯化获得酶,电泳检测及蛋白定量后进行体外酶催化反应,HPLC分析产物。[结果]克隆到GolS1与GolS3及RafS1与RafS5的基因,原核表纯化获得纯酶,以反应体系中目标产物生成速率衡量,GolS1与GolS3催化速率分别为0.51和0.28mmol/(mg·min),RafS1与RafS5的催化速率分别为0.45和0.21mmol/(mg·min)。[结论]拟南芥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1及GolS3)与棉子糖合成酶(RafS1及RafS5)基因经异源表达后具有良好酶活,其中GolS1酶活是GolS3的1.82倍,RafS1酶活是RafS5的2.14倍。

石墨烯在复合热电材料中的应用 下载:91 浏览:512

何新民1,2 张婷1 陈飞1 蒋俊3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热电材料是一种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大量研究表明石墨烯优异的电学性能、超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多样的边界结构有利于材料电、热性能的协同调控,使其在热电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结合热电材料的性能特点,从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入手,综述了石墨烯自身作为热电材料时结构与性能的优化关系,并总结归纳了石墨烯与Bi2Te3、CoSb3等传统无机热电材料以及与导电高分子热电材料构成纳米复合块体和薄膜时,对材料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现存的问题对石墨烯在热电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高频共振预探测多脉冲激光测距方法 下载:50 浏览:433

黄民双1 马鹏1,2 刘晓晨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在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中,提出了一种高频共振预探测和多脉冲相关处理对远目标距离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技术方案.脉冲回波光电流信号经高频共振预探测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处理并转换为包含高精度定时特征点的高信噪比的双极性衰减振荡脉冲信号;之后利用多脉冲相关处理构造出的新脉冲函数进一步改善其信噪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最小可探测光脉冲电流仅为17 nA,与直接探测脉冲方法相比信噪比可提高60倍;在回波光电流脉冲峰值1:10000的动态范围内,走离误差小于0.1 ps.根据此原理研制出了脉冲激光测距仪,仪器在激光发射平均功率约为1 mW时,无合作目标测程大于2000 m,在1.5—300 m范围内测距精度达到±(3 mm+2 ppm),远目标测距精度为±(10 mm+10 ppm).该测距仪系统已用于全站仪产品中.

浙江石化动力中心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下载:68 浏览:307

陈坚 徐林 《能源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文中对目前常用的钙法脱硫和海水法脱硫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浙江石化动力中心燃煤锅炉为例,对钙法脱硫和海水法脱硫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计算与对比,结果表明,海水法脱硫技术具有经济性好、工艺简单等特点。文中研究成果可解决动力中心燃煤锅炉烟气中SO2超低排放的技术问题,为今后海滨电厂脱硫方案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

某化工企业煤粉锅炉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下载:58 浏览:340

陈坚 郑庄明 徐林 鲁杰 《能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以某石油化工公司的超高压800 t/h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背靠背"和"带水平烟道"两种总体设计方案,使炉膛出口烟温进一步降低,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增加,煤粉燃尽性增强,锅炉效率上升,其余性能保证值不变。根据现场实际布置需求,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优的方案。

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TSN油田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494

韩博1 吴礼明1 陶长江2 杨鹏程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缘低幅度构造领域是TSN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工区北部山前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复杂、速度场复杂,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偏低、成像效果差,给地震解释带来了多解性,从而制约了圈闭落实和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通过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攻关,形成了平滑地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中,采用了DWT(回转波层析)构建表层速度场;综合应用地质、测井、VSP资料约束建立了中深层速度模型,采用井控各向异性参数提取、模型逐层迭代、道集拉平质控及网格层析成像技术提高了速度模型和成像的精度。通过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库车坳陷南缘低幅度构造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明显提高,目的层成像深度与实钻井分层吻合更好,偏移归位更准确,有效地指导了勘探井位部署。

基于输气管道内检测数据的杂散电流干扰研究 下载:60 浏览:513

吴有更 《天然气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杂散电流干扰对输气管道本体腐蚀影响,减少输气管道的潜在安全隐患,以中国某天然气输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检测数据及输气管道与高压线、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位置分布等数据,探索管道缺陷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管道内检测作业能够及时发现管道本体腐蚀缺陷,其中外部金属损失缺陷在高压线、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附近呈密集分布;②即使输气管道保护电位满足阴极保护准则,仍然存在杂散电流干扰的风险;③采取源头控制方法,能够在规划阶段对干扰源进行控制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④分段隔离、排流保护、电位监测等措施能够降低杂散电流干扰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结论认为:①输气管道企业应强化干扰源控制,避免干扰源的形成;②定期开展内检测、交直流干扰调研等工作,实时掌握管道腐蚀状况及形成原因;③实时对沿线电位进行监测,采取相应措施对干扰管段杂散电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 下载:26 浏览:405

刘新红 冯媛 乔德贤 《数学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高等数学》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设计出了合理且可行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均得到提升.同时,进一步探索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通过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控制,还能促使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深水多相混输管输量调整对乙二醇管理影响 下载:65 浏览:481

王飞 王梓力 李文昭 王凯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提高乙二醇管理水平和确保管道运行的安全,以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荔湾3-1气田为例,利用成熟的OLGA商用软件,模拟研究分析了管输量改变对乙二醇贫液加注及富液再生的影响,分析获得了以下结论:(1)在减输过程中,管道积液量增大,为达到新的平衡需增加乙二醇贫液的储存量;(2)在增输过程中,大量积液被顶出管道,对平台液相分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增强乙二醇富液的储存和处理能力。并建议随着输量调整幅度增大,宜采取多阶段递阶式缓解液涌的调整策略,达到新平衡态所需时间延长。

定点扫描声呐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工效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412

李东德1 郑震生2 熊爱成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主要介绍了定点扫描声呐系统(MS1000)的扫测原理,以及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工效评价中的应用。为了解决海底管道隐患治理工程工效检查、评价技术手段不足等问题,提出使用定点扫描声呐技术来提高功效评价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方法。通过侧扫声呐系统、多波束系统、扫描声呐系统分别对同一区域进行地貌调查,对其扫测图像以及10个特征点的绝对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扫描声呐效果最佳的结论。此外,通过对两个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发现定点扫描声呐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功效评价应用中优势明显,在浑浊水域依然具有高分辨率,尤其适用于渤海胜利油田水域。

石油化工工程工艺管道高效施工全过程创新管理研究 下载:85 浏览:410

杨森 王建民 薛防震 杨万顺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面对当前石油化工工程规模大、工期短、施工管理难度高、施工交叉作业多等特点,采用传统工艺管道施工管理模式,工程将不能按期完工。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从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理应用以及管理效率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形成工艺管道高效施工全过程管理模式。经实践应用,在计划提报、采购、出入库、施工、焊接、技术员工作、试压技术工作、交工资料编制等方面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对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艺管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于一般素数模同余式的可解性 下载:37 浏览:231

李伟勋 《数学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研究一般素数模整系数同余式,利用初等方法,得到同余式有解的必要条件.

我国天然气供需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下载:85 浏览:495

孙德强1 张涵奇1 卢玉峰2 饶远1 冯棋3 王智锋4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缓慢复苏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供应渠道更加多元化,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储运设施逐渐完善,消费增速快速回升。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政策和试点措施正在深入开展。但受国外气源国供气量突然减少、我国冬夏季天然气峰谷差距拉大以及"煤改气"等因素影响,2017年冬季出现一段时间"气荒",这种气荒前些年也曾出现过,这是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的又一次集中体现。本文将从我国天然气供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开展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我国天然气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