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眼表肿物50例临床分析 下载:59 浏览:382

刘梦妮1 李素霞2 王欣2 杜满2 史伟云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眼表肿物的临床特征、性质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连续2年经我院治疗的50例(53只眼)眼表肿物进行分析。记录肿物临床体征。根据形态、大小、位置确定手术方法,手术方法根据肿物大小及位置分为4种:①单纯肿物切除,②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③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④肿物切除联合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肿物切除常规病理检查确定性质、分析病理结果,术后观察发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角结膜鳞状细胞癌形态呈菜花状且见松针样毛细血管扩张。角膜原位癌呈半透明或胶冻状白色,表面凹凸不平。色素痣扁平、黑色弥漫浸润,界限较清楚。结膜乳头状瘤呈桑葚或乳头状隆于表面。单纯肿物切除21例,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17例,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10例,肿物切除联合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2例。根据病理结果,恶性肿物共23例(46%),良性肿物27例(54%)。恶性肿瘤可见异型性明显,角结膜鳞状细胞癌鳞状上皮增生活跃,呈浸润性生长,突破基底膜。角膜原位癌、角结膜上皮内瘤变基底膜完整。良性肿物结膜乳头状瘤呈乳头状,可见纤维血管轴心。色素痣见痣细胞呈巢团状分布。随访时间1~10年(平均4. 8年),恶性肿物随访19例,其中4例复发。良性肿物随访20例,20例中均未复发。共失访11例,4例为恶性眼表肿物患者,7例为良性。结论眼表肿物中恶性发病比例较高,发现眼表肿物应尽早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物性质。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的变化 下载:62 浏览:417

李瑾1 张胜娟2 赵伟3 闫配4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4~6月临床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治疗组(n=23例,玻璃体腔注射0. 5 mg/0. 05 ml康柏西普)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软件自动识别及测量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治疗组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M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单次抗VEGF治疗RVO合并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平均BCVA和CMT明显好转,并且未加重黄斑缺血。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哆开的临床特征分析 下载:51 浏览:419

王昕1 张赛2 亓小林2 李素霞2 杜显立2 高华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哆开的原发病术式、原因、时间间隔、哆开程度以及预后等临床特征,为临床角膜移植提供安全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眼科医院2011~2016年所行角膜移植术后发生角膜植片哆开的15例病例。记录植片哆开原发病的术式、原因、时间、哆开程度、预后等。结果术式:15例患者(0.67%)发生植片哆开,其中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0例(1.02%)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5例(0.42%)。原因:15例均为外伤所致,发生外伤时患者均未佩戴护目镜。时间:11例(73.33%)患者的植片哆开出现在术后2年内。哆开程度:角膜植片哆开位置均处于植片植床交界处,植片哆开范围在4~9个钟点位。预后:71.4%患者视力较受伤入院时提高。结论角膜植片哆开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后未佩戴护目镜是高危因素,术后2年内为高发期,术后应加强患者教育,降低植片哆开风险。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21

于艳梅 李凤洁 赵灿 仲晓维 王姝婷 王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33例单眼发病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对侧眼为对照,测量角膜内皮各参数。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组和对照眼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六角形细胞百分数(6A)显著性减少(P<0.05),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平均细胞面积(AVE)、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SD)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幅度与高眼压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525,P=0.002)。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体积增大,多形性增加,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越严重。

唇齿相依 水乳交融——吹吹腔及白剧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下载:95 浏览:523

秦思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吹吹腔与白剧均为云南大理白族特有的戏曲样式,二者无论在历史还是声腔和音乐上都有着极为密切的互溶性。这种互溶性也使得二者在概念上一直有趋于模糊的现象。通过对已有文献著作中有关吹吹腔及白剧概念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我们如何去界定吹吹腔与白剧,恰当与否,都与"民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综合民间集体记忆中有关吹吹腔及白剧观念的分析,呈现出了白剧团专家学者与戏班集体记忆中截然不同的观念。因而,在对吹吹腔和白剧进行概念界定之时,应当综合考虑此二者的观念,尽可能地以符合民间的方式对其进行阐释。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381

李善雨 韩冬 李丽 杜哲 王献辉 李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住院的IMEM患者34例(34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观察术前、术后1、3个月术眼的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敏感度及视物变形程度手术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后1个月显著减少(P<0.05)。术后1、3个月对比敏感度各频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视物变形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结论 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前膜剥除术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减轻黄斑水肿及改善视物变形,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比敏感度检测可用于评价IMEM手术治疗效果。

226例角膜及结膜肿物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下载:54 浏览:382

杜满1,2 张莉1,2 李鹏1,2 齐洪梅1,2 李晓凤1,2 鹿秀海1,2 王婷1,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角膜及结膜肿瘤的构成、分布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对我院病理科2011年至2017年6年间收集的226例角膜及结膜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和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9.7岁,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大于良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1,P﹤0.001),本研究中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良恶性肿瘤的病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0.618,P=0.537)。从发病部位来看,角巩膜缘肿物最常见98例(43.36%),其次是球结膜肿物68例(30.09%)。不同部位新发肿物的恶性率以穹隆结膜的恶性率最高(33.3%),其次是角膜(25.0%)、睑结膜(15.4%)、角巩膜缘(13.3%)、内眦(12.5%)和球结膜(4.4%)。良性肿瘤202例(89.4%),恶性肿瘤24例(10.6%)。良性肿瘤中以皮样瘤最多见65例(32.2%),其次是囊肿43例(21.3%)、色素痣21例(10.4%)等多见。恶性肿瘤中以上皮内瘤变最多见15例(62.5%),其次为原位癌4例(16.7%)、淋巴瘤和鳞状上皮细胞癌各2例(8.3%)。结论本研究发现不同角结膜肿瘤具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以良性肿瘤为主,角巩膜缘部位肿瘤最常见,以穹隆结膜新生肿物的恶性率最高,这些不同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角膜和结膜肿瘤的诊断。

面向临床科研的医疗事件模型与开放数据集合构建 下载:53 浏览:247

刘旭利1 金季豪1 阮彤1 高大启1 殷亦超2 葛小玲3 《中文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电子病历观察性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成为目前临床科研的热点。然而关系数据模型无法直接支撑起科研应用中医疗事件的时序关系表示以及知识融合的查询需求。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DF的医疗观察性数据表示模型,该模型可以清晰地表示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等多种事件类型以及事件的时序关系。对来源于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数据模式转换、时序关系构建以及知识融合4个步骤建立事件图谱。具体地,使用三家上海三甲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构建了包括3个专科、173 395个医疗事件以及501 335个事件时序关系的医疗数据集,并融合了5 313个中文医疗知识库概念。基于临床文献与医生科研需求,该文根据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治疗研究等类型,分别提供了针对本数据集的40个问题示例,并将其中的部分问题与传统关系数据库在查询的构建与执行方面进行了实验比对,论证了该事件图谱的优越性。该数据集遵循开放链接标准,在OpenKG上发布并提供了在线访问的SPARQL站点,链接为https://peg.ecustnlplab.com/dataset.html。

基于高校专利转化模式与机制的思考 下载:63 浏览:408

叶惠玲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高校学科综合、人才集中,实验条件和信息资源丰富,是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源泉,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号召下,高校的科研成果可大量地申请为专利,高校采用怎样的专利转化模式,形成有效机制将专利技术应用于市场使之产业化,并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是本文所着力研究并尝试解决的问题。

基于产业导向的财政性科研项目立项方式变革研究 下载:55 浏览:412

吴晓娟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从经费支持、立项模式、研究"会聚"性3个角度对我国财政性科研项目立项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变革必要性进行论述,提出科研立项符合产业导向的三个评价维度:技术维度、市场维度、潜在成果受让方维度,并给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变科研立项由"供给式"向"需求式"、创新申报机制、建立成果预评估与后评价机制等财政性科研项目立项变革思路。

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协同机制及治理策略研究 下载:55 浏览:385

章磊1 胡慧姿2 韩小妹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以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演变历程,构建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变迁逻辑框架,据此剖析了其制度变迁的内外源性因素,提出集体行动者在推动制度变迁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链接形成密切协同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协同的形成机制、实现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四个机制,并从激发融合动力、打破路径依赖、优化市场环境和促进协同创新来加强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治理策略。

浅析当前体育科研发展的趋势及科研方法运用的新特点 下载:67 浏览:475

刘金泉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体育事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身体素质提升的效果,关系到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质量。体育事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的研究方法,换言之,拓展体育科研的方法,提高体育科研的质量,是促进现代体育事业得以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从支配科学仪器和指明科研方向两方面阐述了,体育科研方法对体育科研的积极影响,随后从三方面分析了体育科研发展的趋势,并阐释了科研方法运用的新特点,以求能给相关人员一些借鉴。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扶贫模式研究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下载:45 浏览:420

杨军 池敏青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和科技扶贫的主力军,其扶贫成效与模式选择和制度设计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其参与科技扶贫的动力机制,模式特点和存在问题,从扶贫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定点全产业链、信息技术供给、人员评价与激励等4个方面提出科技扶贫的对策建议。

中法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机制比较研究——以法国国家科研署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 下载:56 浏览:407

樊俊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以法国国家科研署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比较研究了中法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机制,介绍了法国国家科研署和国内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情况,详细分析了两者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评审专家、科研诚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与管理举措,总结了中法建设项目评审质量保障体系、提升项目评审公正性和效率的政策考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法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机制比较研究——以法国国家科研署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 下载:50 浏览:379

樊俊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以法国国家科研署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比较研究了中法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机制,介绍了法国国家科研署和国内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情况,详细分析了两者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评审专家、科研诚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与管理举措,总结了中法建设项目评审质量保障体系、提升项目评审公正性和效率的政策考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烟草的西方人类学研究述评 下载:63 浏览:415

刘婷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烟草在西方人类学研究中一直是个重要领域,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流派都或多或少对烟草有着不同角度的认知与理解,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自然也会在对烟草的关注与研究中有所反映。对西方人类学的烟草研究进行研究综述,包括烟草起源、烟草与文化、经济和健康的关系,以及烟草研究的发展趋势探索,对烟草知识谱系的梳理和人类学理论方法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界面修饰策略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327

孟凡宁1 刘彩云1 高立国1 马廷丽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已达25.2%,被认为是下一代最有希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候选者。但通过溶液加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不可控的形貌与较差的结晶性是制约器件稳定性提升和大面积生产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们通常在电荷传输层与钙钛矿层之间进行界面修饰。本文从界面修饰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界面修饰策略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界面修饰在低成本和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再论民法典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立法构建 下载:52 浏览:361

石冠彬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住宅担负着保障公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功能,不能由传统私权理论得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应有偿的结论,民法典物权编一审稿采纳法律、行政法规可规定有偿续期的立场值得商榷。抑制房地产投资、平衡资源分配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否有偿并无关联,这一使命应当由房地产税制度予以承载。基于安定人心、保障公民私权、尊重国家所有权、构建城乡一体化福利制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妥当解决年限纠纷等考量,民法典宜采"房屋安全使用期限内无偿自动续期"的立法方案:房屋安全使用期限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且无偿续期,同时允许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屋所有权人若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内申请重建,政府原则上应批准,但重建后的建筑物寿命超出剩余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部分宜按年缴纳租金。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20年发展概略 下载:63 浏览:343

阮东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2018年是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创立20周年。基础科学班最初是物理系、数学系和高等研究中心于1997年底向学校提议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本科生培养项目,旨在探索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998年首次招生。基础科学班的主要特点是:(1)同时强化数学、物理基础,数学课与物理课地位等同;(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学科与导师做科研训练;(3)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今后发展方向。本文回顾了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69 浏览:337

阮东 尚仁成 熊家炯 吴念乐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数理基础、科研训练、自由发展"是基础科学班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基础科学班20年探索与实践,在因材施教、基础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追溯了基础科学班的创立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