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252

范亚峰 崔晓燕 虞中平 李海燕 张开明 《肿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Gab2结合蛋白2 (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信号/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作为对照细胞,通过Western bloting检测肺癌H322、A549、PC9、H1299、SPC-A-1细胞中Gab2的蛋白表达;转染48h后Western bloting检测Gab2、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MRC5细胞比较,Gab2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Gab2-siRNA组Gab2的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上调表达,Bcl-2、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下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肺癌细胞Gab2表达能诱导细胞凋亡,机制是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下载:55 浏览:337

范恒鑫 樊树峰 《肿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肺癌CT筛查的逐渐普及,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被证实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因此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浸润程度与是否手术或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术前肺内磨玻璃结节CT表现特征与不同病理分型的对照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文就目前有关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奥氮平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 下载:32 浏览:225

吴锡林 王均惠 陈建新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氮平用于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含顺铂的双药联合化疗患者,随机分组为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组和单用托烷司琼组。根据方案设定相应予化疗及止吐药物干预,治疗过程中采用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 CTCversion 3.0)版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对恶心/呕吐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在第0,5天分别填写EORTC QLQ C-30 version 3.0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迟发性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1.05%和42.20%(P=0.003)。迟发性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9.14%和63.22%(P=0.037)。生存质量方面单药组中总健康状况量表、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在化疗后存在较为明显的恶化(P<0.05)。在试验组组中,相关生存质量未显示出明显恶化(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顺铂方案化疗进程中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预防方面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

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18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下载:40 浏览:367

李霄1 刘元水2 宋春慧3 张学德2 路春晖1 赵广宇1 孙玉露1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在T1~2N0M0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依托泊苷+顺铂联合化疗4~6个周期。[结果] 18例患者随访满3年,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3例,总有效率为83.33%,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3.33%,中位PFS为23.5个月,中位OS为36个月。[结论]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在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甲双胍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乳酸生成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377

谢建将 陈敏东 陈曲海 梁登峰 徐子迅 吕德雄 白文杰 《肿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乳酸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Annexin V/PI和API等标记,流式细胞仪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周期特异性的检测,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化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乳酸生成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凋亡主要在细胞周期的G1期发生。采用二甲双胍凋亡诱导,对照组未做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Caspase-3 m RNA(1.12±0.56)、Caspase-9 m RNA(1.10±0.29)的表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82±0.31,0.72±0.26)。Transwell结果显示,第7d二甲双胍组体外迁移细胞数(2.69±0.56)明显增加;二甲双胍组细胞活力(52.39%±5.96%)下降;二甲双胍组乳酸生成(12.89±1.03)明显降低。[结论 ]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凋亡与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存在G1期细胞周期阻滞的周期特异性,且此过程中发生了caspase活化,抑制细胞活性及迁移侵袭能力,降低乳酸的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谷氨酰胺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TNF-α和NF-κB表达的影响 下载:36 浏览:357

赖彦1 邓述恺2 《肿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株,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Gln(2、4、8、16、32、64mmol/L)对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筛选适宜浓度。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ELISA法和Western Bolt法分别检测TNF-α、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1)Gln对A549细胞的作用与干预浓度有关,缺乏Gln时细胞生长受限;低浓度Gln(2、4、8mmol/L)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Gln(16、32、64mmol/L)作用下抑制作用明显(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且32mmol/L和64mmol/L两组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Gln组明显降低A549细胞迁移数;高浓度Gln组明显降低TNF-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1),但32mmol/L和64mmol/L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NF-α分别为14.671±0.842pg/ml、14.867±1.21pg/ml,NF-κB p65分别为0.548±0.042、0.474±0.077)(P>0.05)。[结论 ]Gln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与浓度有关,32mmol/L可能为最适抑制浓度。Gln可能通过下调TNF-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并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发挥抗肺腺癌作用。

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42 浏览:284

孙莉 郭颖 陈卫东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索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并评价其毒副作用。[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紫杉醇8mg/m2+卡铂AUC=0.25mg/ml.min(每周二次)的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以紫杉醇45~50mg/m2+卡铂AUC=2mg/ml.min(每周一次)与放疗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行CT扫描及血流灌注分析,并评价其毒副作用。[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略有优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流灌注得到改善,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PS改善差异达统计学意义。[结论]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且具有更好的抗肿瘤血管效应。

吉非替尼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 下载:31 浏览:246

赵峰 苗怡然 曹生亚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了解吉非替尼在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生存情况,进一步分析临床、影像及药物动力学等因素对预后有无影响。[方法]37例初治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服用吉非替尼一月后检测血药及脑脊液药物浓度,病情进展后联合化疗或全脑放疗。[结果]8例患者病情稳定,29例肿瘤进展;无进展生存期为2.1~16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2月;总生存期为2.1~21.9月,中位生存期8.7月。吉非替尼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及脑脊液通透率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有正相关性,其中脑脊液浓度的相关性最大。在多种预后因素中,颅内病灶能否控制对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明显改善了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颅内病灶有效控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EGFR-TKIs治疗进展后停药与继续原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下载:28 浏览:264

王立红 付秀华 高俊珍 贺岚 王玉芳 顾岩 徐鹏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疾病进展后停药与继续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既往口服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埃克替尼治疗有效后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162例,PS评分均>2分,无法耐受化疗者入组。治疗组患者继续原有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立即停用小分子化合物,观察疾病进展至死亡时间。[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数患者维持稳定;而对照组大量患者病情加重,少量患者维持稳定状态。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而治疗组为6.2个月。治疗组继续服药一个月后以及对照组停药一个月后,治疗组的CE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停止服药一个月后较停止服药初期血清中CEA含量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继续用药一个月后,其CE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晚期NSCLC患者通过EGFR-TK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继续原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利于患者生存。

变于观念:美国肺结核疗养院的兴衰 下载:24 浏览:206

刘黛军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受传统疗养观念的影响,19世纪美国流行自然疗养观念,此时美国的肺结核疗养院采用自然疗法治疗患者。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疗养院逐渐发展壮大。这时,尽管有人对疗养院存有质疑,但直到20世纪中叶,绝大多数美国人依旧信任肺结核疗养院。后来,疗养院的监禁性质、有限的病床数量、社会各类防治肺结核组织的出现、疗养院与普通人生活产生冲突等都使得美国人的自然疗养观念发生转变。现代医学的兴起更是人们疗养观念转变的本质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肺结核疗养院时代以疗养院的相继关闭为终结,肺结核疗养院最终退出了美国历史的舞台。

从“魔矿”的碎屑到“致命的粉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尘肺病在美国的医学认知变迁 下载:22 浏览:151

陈黎黎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对生产性粉尘特性的认知各不相同、充满争议。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性难以确定,应按粉尘类型加以区别;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并非引发尘肺病的元凶,只是病原载体;另有人视生产性粉尘为导致尘肺病的罪魁祸首,是工人健康受损及恶劣工作环境的"隐喻"。美国人对不同类型的粉尘及其引发的尘肺病的认知过程并不一致,但彼此相互交织、影响。该认知过程呈现出"希波克拉底式的转向";借鉴并吸纳他国尘肺病知识等特点。尘肺病的医学知识在美国不同群体间的传播和获悉程度各异,具有不对称性,它由不同时空语境下各涉足方间的互动所决定。

PARP1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 下载:43 浏览:321

王均惠1 陈建新1 彭永海2 解方为2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ARP1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PARP1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对PARP1表达结果与临床参数间进行比较,其中分期情况视为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Cox回归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评价PARP1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预后价值。[结果]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样本中PARP1蛋白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81例患者中PARP1阳性标本中表达量为(+)、(++)、(≥+++)样本比例分别为33.33%(13/39)、35.90%(14/39)、30.77%(12/39)。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76例具有完整生存随访资料患者中,PARP1表达情况与患者无疾病生存期相关,PARP1阴性表达组及阳性表达组DFS分别为36.2个月和23.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P=0.003);但与总生存期无关,PARP1阴性表达组及阳性表达组OS分别为49.6个月和44.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P=0.341)。[结论 ]PARP1阴性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可能获得较长的无疾病生存期,但可能并不能转化为总生存期上的获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水平及意义 下载:62 浏览:378

林昌海 黄露迷 冀晓辉 王春梅 王东林 李代蓉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TGF-β和IL-17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65%±3.70%vs 4.06%±1.23%和1.20%±1.19%vs 0.44%±0.13%,P<0.05)。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表达与NSCLC患者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5±3.19 vs 15.96±3.65和4.36±2.79 vs 2.01±1.83,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均高表达,Treg细胞以及Th17细胞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胸腹腔镜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44 浏览:256

高云飞 罗洞波 刘翼 孙伟 《肿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实施食管癌根治手术的11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的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51例、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61例(传统组),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炎症因子、肺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腔镜组FEV1、FEV1/FVC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5d腔镜组IL-8、TNF-α、IL-10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随访24个月,腔镜组的肿瘤复发率为41.18%、生存率为68.63%;而传统组分别为31.15%和73.77%。[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轻,手术效果与开胸手术相当。

新冠肺炎疫情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分析 下载:25 浏览:327

董靓媛 于腾凯 胡文平 李铁成 李晓明 张蕊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前后2个月某省级电网运行数据,分析疫情对电力供需及调度运行的影响,并结合历年GDP与负荷变化趋势,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建立负荷预测模型,预测2020年各季度高峰负荷,为某省级电网运行方式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伦理失范探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中“双黄连”相关报道为例 下载:55 浏览:389

曹瑞琪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8期

摘要: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主体,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社会整合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当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涉及科学知识的新闻时,一旦出现错误不仅会干扰普通公众的决策,更会给防疫抗疫的部署工作带来麻烦。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科技新闻报道为例,分析在该事件中媒体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指出媒体产生伦理失范的原因,最后为媒体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避免报道误区提供一些建议。

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舆情分析——以对日本核心报刊社论的考察为例 下载:47 浏览:403

李轶豪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本三大报纸社论的梳理,分析总结随着新冠疫情变化日本舆情关注点的转移趋势。在疫情初期,由于对新冠病毒缺乏了解,以呼吁提高警惕为主。随着疫情严重的中心从中国向欧美等地转移,舆情关注点也呈现出中国-欧美-发展中国家的移动趋势。从日本报纸针对中国的社论中可以看出,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并没有改变对中国的固有印象和评论视角。为主动塑造在国际抗疫活动中的形象,中国媒体应主动出击、引导舆论、掌握话语权,善用"借力打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下传媒发展路径 下载:59 浏览:390

姚璁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眼球经济时代",早已不是20年前的二维或三维媒体世界。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暴发,舆论关注,媒体聚焦,至今热度未减。新闻媒体也以最高规格的礼遇来将疫情报道推向高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传媒的优势逐渐明晰、显现,同时这次疫情让人们对媒体认知的行为和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社交习惯发生了变化,导致媒体行业的格局逐渐发生变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融合的时期发生的特殊疫情,恰恰放大了传媒行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也带来了更多思考,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下传媒发展路径展开讨论。

新冠疫情初期央视舆论引导策略评析——以《新闻1+1》为例 下载:61 浏览:377

曹欣怡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1+1》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关键性信息均从该节目向全社会发布和传达。央视迅速、及时回应公众关心的话题,确保了疫情相关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充分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权威、理性与客观。在净化谣言、匡正视听、安抚民心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本文以极具代表性的个案研究着手,着重从新闻媒介的引导策略进行分析,试为今后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思路。

19世纪英国“城市之肺”的概念形塑与绿色空间建设 下载:87 浏览:487

严玉芳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在19世纪伦敦绿色空间建设的话语体系中,"城市之肺"这一身体化概念贯穿始终,并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比喻是在"瘴气致病"理论和"自然系统"思维以及伦敦城市蔓延吞噬大量绿色空间的综合作用下出现的,随后经过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者等推崇者的宣传,逐渐从"净化空气""储存新鲜空气""呼吸场所""公共休闲地"等概念喻指走向包括公园建设、公地保护、墓地公园化在内的绿色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城市之肺"的比喻经历了概念复制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唤醒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话语工具,它与当时的社会关心和当前的绿色政治均相吻合,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共时性特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