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47 浏览:405

何进1 郭延辉1,2,3 张明飞1 马梦翔1 熊文玥1 杨鸿净1 李扬1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针对当前山地景区旅游安全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对游客旅游安全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危岩体、滚石等的监测与治理;按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该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等级属于较高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能为类似景区风险评价中指标选取和风险程度判定提供参考。

宝鸡千河底泥营养盐及重金属风险评价 下载:71 浏览:484

易文利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对宝鸡千河河道11个监测点底泥的OM(总有机质)、TN(总氮)、TP(总磷)和重金属(Pb、Zn、Cu、Cr、Cd)含量进行了监测,评价了该河道底泥营养盐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底泥中OM浓度为1.25~8.48g/kg,TN浓度为0.14~1.92g/kg,TP浓度为0.41~1.02g/kg;营养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底泥有机指数总体上处于清洁水平,但部分监测点有机氮污染相对严重,应注意对外源氮的控制;重金属Pb浓度为15.1~49.1mg/kg,Zn浓度为51.1~171.9 mg/kg,Cr浓度为7.86~43.5 mg/kg,Cd浓度为0.09~0.88 mg/kg,Cu浓度为3.64~19.5mg/kg;底泥中Pb、Zn、Cd的平均含量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底泥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46.1,存在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底泥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高,贡献最大。

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96 浏览:505

王会镇1 卜兴兵2 张凯鑫1 杜代树1 刘家琴1 梁馨月1 周可1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属于成都市主要交通干线,为成都市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是,也不可避免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研究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梅花点法"和"四分法"采集得到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0~20cm)样品24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得土壤样品中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6.81、192.48、28.24、111.79、4.74、2.79和51.68 mg/kg。讨论重金属分布特点,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方法对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Ni除外),且7种重金属对人体均不存在明显健康风险。

城市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97 浏览:502

武瑞平 王莹 张婷瑜 赵雪芹 郑雅莉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采集吕梁市G209线公路两侧土壤,研究土壤中锌、铜、镍、铅4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距离公路直线距离越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低,且主要富集在0~20m可耕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中度污染)>Cu(轻微污染)>Ni(轻微污染)>Zn(未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等级为Ⅴ,属于重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是主要污染来源,对于农业用地,农药、化肥的施用也是主要污染源。

海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65 浏览:507

詹达斌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1期

摘要:
地下水是人们可以选择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也是比较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海南来说,地下水不仅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以及物质保障。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当前我国97%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其中40%的地下水污染程度不断上升,所以地下水资源的流动比较缓慢,交替速度很慢,自净能力不强。因此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话就不能够很好的恢复,所以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价以及区域划分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是从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入手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海南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

湛江湾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47 浏览:327

曹瀚升1,2 邓忆雯1,2 陈法锦1,2 蒲晓强1,2 《海洋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利用ICP-MS和XRF方法,对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和重金属元素丰度测试,并利用5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对湛江湾临港产业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高于大洋玄武岩,LREE和HREE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Eu和Ce表现均为负异常特征,其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陆源物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和地质积累指数法表明,沉积物Cu与Zn少量超标,具有中等程度污染,而Cd超标严重,达到严重污染程度。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分析表明,污染物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发生概率在21%左右,其中以Cu,Zn和Cd为主。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生态风险等级为Cd>Cu>Zn>Pb>Cr,其中Cr具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并且存在增大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47 浏览:402

张诺1,2,3 刘其根1,2,3 陈丽平1,2,3 展源1,2,3 胡忠军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为了评估长江口藨草盐沼湿地有机污染现状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了解重金属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垂岸生境间的变化格局,本试验于2018年8—9月从芦潮港(LCG)、南汇东滩(NHDT)、炮台湾(PTW)、团结沙(TJS)和东旺沙(DWS)5个湿地的不同生境(光滩、藨草、互花米草或芦苇)采集沉积物,并对Cu、Cr、Zn、Mn、As、Pb、Cd 7种重金属和碳氮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7种重金属、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粒径(GS)在5个湿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芦潮港和南汇东滩大多数重金属含量由海向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高程增加,炮台湾的Cu、Cr、Mn、Pb、Cd含量和团结沙的Cu、Cr和Cd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炮台湾的Zn、As含量和团结沙的Zn、Mn和As含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团结沙的Pb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仅芦潮港的Zn(P<0.05)、TN(P<0.01),南汇东滩的Cu(P<0.05)、TN(P<0.01)和TOC(P<0.01),炮台湾的Cr、Mn(P<0.01)、As(P<0.05)和Cd(P<0.05),团结沙的Zn、Cd、TN和TOC(P<0.01)在生境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7种重金属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与TOC呈显著正相关(P<0.01),Cu、Cr、Zn、Mn、Pb均与GS呈显著负相关(P<0.05);长江口湿地沉积物的Cd污染(1.11 mg/kg±0.04 mg/kg)最为严重,具高生态风险(Er=192.30),5个湿地均具有高到很高的生态风险(RI值为175.41~297.48),均存在较严重的有机污染(OI指数为0.17~0.43)和严重的有机氮污染(ON指数为0.16~0.26)。研究表明,水动力沉积分异作用的不同导致重金属在5个盐沼湿地间的差异及垂岸分布格局的复杂性,垂岸分布的复杂性可能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研究。

核电工程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进度控制策略探讨 下载:45 浏览:478

廖礼军 《核工业与技术》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核电工程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进度控制策略,主要写潜在合格供方评价、重大设备风险评价等关键方面。通过这些策略的合理应用,旨在提高核电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关于天然气管道运行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载:71 浏览:828

刘翱铭 王东岩 范德森 《天然气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天然气管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加。为了保障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行的安全稳定,需要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加强对管道运行风险评价的研究力度。为此,本文针对天然气管道运行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供参考。

核电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的策略探讨 下载:149 浏览:1500

长孙欣政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1期

摘要: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核能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安全稳定、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核电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施工设备种类较多等特点,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对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的评价与管控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核电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的作用,随后详细阐述核电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方法 下载:142 浏览:1590

曾敏 《地球科学探索》 2024年1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现象日趋严重,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经济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其评价结果对地质灾害治理和风险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提出了地质风险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1-3]。

江西天然气管网工程铜鼓支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 下载:298 浏览:3612

沈浩 张奎奎 《地球科学探索》 2021年12期

摘要:
江西天然气管网工程铜鼓支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受管道建设期大面积的施工扰动等因素影响,沿线地质灾害异常发育。在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依托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方法对单体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单点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对管道沿线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性划分,以精准风险管理,得出实时风险状况。因此,江西天然气管网工程铜鼓支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对管道安全运营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遭受多种地质灾害的长距离管线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沿海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125 浏览:1156

欧书兴 《中国建筑》 2023年11期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沿海城市成为人们居住和工作热门地区,但是沿海城市的高层建筑施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迅猛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和风险。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风险评价,成为确保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环节。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沿海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评价方法和管理策略。

液氨泄露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下载:83 浏览:605

李多佳 马坤佳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针对液氨泄露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进行了深入的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对液氨的物理化学性质、泄露途径、影响范围及后果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液氨泄露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方法,以降低液氨泄露事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液氨泄露;环境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措施

油田自动化仪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 下载:288 浏览:3221

于冬水 《石油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决定在油田生产任务中使用现代化设备及技术时,要考虑到设备的操作难易程度、运行安全风险、采购成本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做好对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并着重提高人才对相关设备及技术的操作能力,为工作的稳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当中主要介绍的就是油田自动化仪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问题类型及引发故障的原因,希望有针对性的找到预防故障、处理故障的方法,降低工作中出现安全风险问题的几率。

化工新材料产品研发项目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研究 下载:125 浏览:1285

张新华1 钟明耀2 《材料科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化工新材料产品研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全面识别和评估项目中的各种潜在风险,我们可以及早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不确定性对项目的影响,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下载:74 浏览:1171

杨帆 《财会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竞争的加剧,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复杂多变。本文旨在探讨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市场趋势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提出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以期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