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TC4薄腹高筋构件等温塑性成形研究 下载:36 浏览:326

刘飞1 贾晓飞2 王文宁1 崔岩旭1 李彦忠1 朱锡川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以TC4钛合金薄腹高筋构件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材料成形特性以及零件结构的分析,研究了锻件的成形方式及金属流动的特点,基于DEFORM-3D软件对锻件等温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工艺优化,制定了最终的等温成形工艺方案,最后进行了等温锻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及优化后的成形工艺方案可以成形出符合形状尺寸及性能要求的钛合金锻件。

基于卡尔曼滤波改进的MTCNN网络人脸检测算法 下载:40 浏览:260

魏荣耀1 鲍士兼2 赵成林1 许方敏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真实视频流中的噪点、不可控的光照、人脸角度的偏转和面部遮挡及连续的人脸移动对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很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卡尔曼滤波器与三级级联多任务级联卷积网络(MTCNN)深度学习网络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假设视频中人脸的运动是线性运动,通过卡尔曼滤波器预测下一帧中人脸中心点的位置,根据预测中心点位置向MTCNN网络提供下一帧推荐的检测区域,在下一帧中输入推荐区域,利用MTCNN的R-net和O-net进行再检测。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相比原算法和其他算法在加噪情况下,保持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检测速率。

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8例临床表现及OTC基因分析 下载:25 浏览:270

王海军 王琪 李东晓 王紫成 怡冰 金志鹏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总结急性发病的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快速识别与诊治的能力。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OTCD的8例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氨基酸、尿有机酸及基因突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OTCD的诊疗要点。结果 8例患儿中男性3例,女性5例,于10个月至6岁10月龄时初诊,5例发病前健康,3例既往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食欲下降、意识障碍、惊厥等;检查发现肝损伤,血氨显著增高,血瓜氨酸降低,尿乳清酸、尿嘧啶增高,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基因各检出不同的致病突变,其中c.118C>T、c.482A>G、c.898del T、c.275G>A、c.803T>C为5种已知突变,c.67C>T、c.416T>G、c.898dup T为3种新突变。经血液净化等治疗后,4例患儿好转,4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OTCD是一种严重的尿素循环障碍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个体差异显著。血氨检测是发现OTCD的关键,对不明原因的呕吐、意识障碍患儿应高度重视,代谢分析及基因分析是确诊的关键,及早诊疗可改善预后。 还原

钛合金(TC4)深孔套料的钻削工艺研究 下载:89 浏览:505

昝琼1,2 郑文翠1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根据钛合金的切削性能,结合套料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别进行排屑性能以及实验分析,得出了一套适用于钛合金的套料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转速n=110 r/min、进给量f=0.2 mm/r、切削液流量Q=250 L/min时,加工过程比较平稳,排屑比较顺畅。

TC4钛合金去应力退火后的氧化分析及处理措施 下载:62 浏览:321

方堃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某型号钛合金涡轮泵在焊后去应力退火中,由于炉内真空度未达到工作压强标准,导致在真空退火后零件表面产生氧化现象。对涡轮泵的氧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经线扫描分析表明,TC4钛合金材料在真空度较差的去应力退火中,氧化现象发生在材料表层10μm深度左右,氧化层可通过酸洗工艺去除,且酸洗对零件外形尺寸无影响。即使在满足工作标准的真空下进行去应力退火,也会有少量非金属元素扩散到材料内部,但对其力学性能无严重影响。

基体硬度和热学性质对冷喷涂TC4钛合金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36

曹聪聪1 李文亚1 杨康1 李成新2 纪纲2 《新材料》 2019年2期

摘要:
钛合金蜂窝壁板在服役中受损急需修复,现有的修复手段以熔化焊为主,易导致严重冶金缺陷,而冷喷涂的相对低温可使此问题得以避免。采用冷喷涂在AA2024铝合金和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TC4钛合金涂层,借助SEM、XRD、维氏硬度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基体硬度和热特性对涂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A2024基体相比,硬度较高、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较低的TC4基体与TC4涂层间界面的起伏较小,颗粒表面温度较高,颗粒接触面形成宽度约为5μm的绝热剪切带,促进了冶金结合。因此,TC4基体表面冷喷涂涂层的孔隙率较低,沉积特性较好;涂层平均微观硬度较高,弯曲性能较好,断口平整,呈脆性断裂,未发生相变。本实验证实了通过喷涂修复钛合金构件的可行性。

IoT核心网建设方案探讨和实践 下载:27 浏览:289

史庭祥 田会芹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国内5G建设浪潮渐行渐近,mMTC作为5G应用的三大场景之一,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IoT物联网业务要求电信网络具备IoT或eMTC网络能力,并支撑演进未来5G制式下的物联网需求。文章结合项目实践,探讨基于传统网络提出物联网改造方案和相关优缺点分析,为建设物联网的核心网提供参考。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探索 下载:87 浏览:481

张丽丽 崔丽娟 《诊断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融合蛋白TCRαζβζ中CD3ζ分子与T细胞膜的共定位分析 下载:79 浏览:505

陶嫦立1,2 邵红伟1,2 黄树林1,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构建融合CD3ζ的TCRαζβζ分子的双表达载体,并观察TCRαζβζ分子中的CD3ζ与细胞膜的共定位情况。[方法]设计重叠PCR引物,利用重叠PCR扩增携带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TCRβζ-EYFP和TCRαζ,将其克隆到p IRES2-EGFP载体,构建双表达载体p IRES2-TCRβζ-EYFP/TCRαζ,将重组载体分别转染BEL-7402细胞和Jurkat T细胞,转染48 h后,细胞膜经Di D染料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分析该TCRαζβζ分子的表达以及与细胞膜的共定位情况。[结果]重组双表达载体p IRES-TCRβζ-EYFP/TCRαζ经菌落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载体构建成功;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表达了融合蛋白TCRαζβζ分子;共定位程序分析显示TCRαζβζ分子中的CD3ζ与细胞膜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TCRαζβζ分子的双表达载体,TCRαζβζ分子中的CD3ζ与细胞膜存在共定位。

SYN Flood攻击的原理及防御 下载:59 浏览:457

张文川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SYN-Flood攻击是当前网络上最为常见的DDoS攻击,也是最为经典的拒绝服务攻击,它利用了TCP协议实现上的一个缺陷,通过向网络服务所在端口发送大量的伪造源地址的攻击报文,就可能造成目标服务器中的半开连接队列被占满,从而阻止其他合法用户进行访问。为了有效防范这种攻击,在分析攻击原理的基础上,发现可以使用TCP代理防御及TCP源探测防御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测试证明,该办法能够有效降低SYNFlood攻击造成的危害。

采用Weltch谱估计法的宽带频谱监测系统设计 下载:90 浏览:487

慈国辉1 李慧勋2 张红涛1 《无线电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通信过程中异常信号干扰和频谱资源利用紧张的问题,设计了频谱监测系统,FPGA进行数字下变频(DDC)和傅里叶变换(FFT),OMAPL138进行数据的运算及显示。针对实时频谱带宽较窄的问题,采用扫频和FFT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宽带频谱的采集分析。采用Weltch谱估计的方法,提高了在最小频率分辨率的频谱刷新速率。在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Weltch法的频谱刷新时间是直接FFT法的1/13。

基于TD-LTE的传感网无线网关研究与试验验证 下载:60 浏览:433

董政权1 张宝坤1 卜晓惠1 牛晓君1 陕星2 褚明军2 伍鹏2 朱继明2 《数据与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青海油田现有井场采集系统是一个以RTU为核心构成的井场本地传感网,传感器通过无线Zig Bee接口、有线RS485/232以及模拟量、数字量接口与RTU互联,数据在RTU完成本地汇聚和处理。RTU采用RS232/485或Ethernet网接口与无线传输单元DTU连接,通过DTU无线传输能力实现数据的远传,极大地满足了青海油田现网的生产需求,实现了油、气、水井生产状态查询,电量查询,产液量对比分析,区块、单井泵效分析,工况诊断等功能。然而现有的RTU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诸如故障排查点较多、占用空间较多、功耗较大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的成本和维护的复杂度。文章针对青海油田井场无线传输改造,研究开发具有4G无线上联接口的RTU产品,从而减少设备数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川南DTC地区茅口组地球物理特征 下载:37 浏览:458

侯宇 雷开强 孙甫 裴雪梅游 李伟 彭业君 傅谢媛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四川盆地南部DTC地区钻遇下二叠统茅口组16口井,其中11口井获得了工业气流,表明该地区茅口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DTC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产生了多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在后期岩溶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岩溶缝洞系统。但茅口组岩溶储层非均质性较强,部分井产量衰减较快,溶蚀缝洞间横向连通性较差。为了寻找规模较大的裂缝—岩溶系统,以DTC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茅口组缝洞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并利用相面法、振幅属性、裂缝预测、时间厚度等多种方法对茅口组裂缝—岩溶系统进行刻画,指出了裂缝—岩溶发育有利区呈网状分布,主要沿北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裂缝与振幅属性融合技术,对刻画茅口组裂缝和古岩溶共同作用的裂缝—岩溶系统,寻找较大规模的裂缝—岩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线阵CCD输出特性测量系统设计 下载:20 浏览:413

程瑶 甘婷源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件的输出特性,以典型线阵TCD1209D为研究对象,FPGA为核心控制器件,构建线阵CCD输出特性测量系统。系统由CCD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RS232数据传输模块构成。通过FPGA编程产生CCD的驱动信号,驱动CCD能够正常工作。经A/D芯片采集模拟信号后,经过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缓存于FPGA中的FIFO中。由RS232串口传输模块将FIFO缓存器中的的数据传送至PC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由测量系统对CCD输出信号进行采集,由PC机获得的数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CCD器件特性的测量。

一种低功耗POK单元库的设计方法 下载:72 浏览:95

李向阳 胡晓明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功耗已成为设计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对此,基于hl55ulp CMOS工艺,自主设计了包含power gating switch cell、isolation cell、retention cell、level shifter、always on cell等功耗优化单元的电路、版图、各类库文件的POK单元库,以达到辅助设计者有效管理芯片功耗的目的。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BTC降成本及放大合成研究 下载:60 浏览:248

马蕊英 张英 孙兆松 王红涛 王刚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以工业级均苯三甲酸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u-BTC材料,在0.1,1,10 L三种不同规模的反应釜中对CuBTC材料进行逐级放大,并对10 L反应釜体系进行平行实验,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CuBTC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工业级均苯三甲酸完全可替代试剂级配体合成出晶型完整、比表面积高和孔体积大的Cu-BTC材料,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逐级放大制备的Cu-BTC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结晶度和甲烷吸附量相差较小,且物化性能优于市售产品Basolite C300;合成Cu-BTC材料反应的重现性较好,适合规模化放大生产。

基于PSOC技术的线阵CCD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10 浏览:428

张学典 顾佳 常敏 张楠楠 《传感器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保证CCD在实际应用中能稳定高速地运行,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可靠的驱动电路。基于PSOC技术设计了一种优于传统驱动的高移植性驱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时序产生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首先通过对TCD1205DG芯片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一种稳定的驱动时序产生方法;然后基于二阶滤波电路对输出信号优化处理;最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输出信号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系统符合CCD的工作需求,而且可靠易行。

人工智能AI需要的硬件技术分析 下载:92 浏览:491

Nick Tausanovitch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每次转变中,都会涌现出新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成为主要供应商。在这第四波计算浪潮中,最新的力量是英伟达及其用于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的并行处理平台,即GPU和CUDA编程平台。英伟达业务的增长是这样的结构性转变的一个证明。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和产品需求是英伟达增长的关键推动力,而且这在广义上都和物联网有关。物联网还有其它一些同样关键的安全和网络要求,不容忽视。

基于UTCI-MIC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下载:83 浏览:488

薛阳 张宁 吴海东 俞志程 李蕊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短期负荷预测是保障用户侧微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等影响因素的负荷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测准确率。但在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预测中存在局限性,其预测结果呈现显著偏差,使得基于该结果的潮流计算偏离实际情况,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热气候指数–最大信息系数(universalthermalclimateindex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UTCI-MIC)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该模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用电负荷分解为波动负荷和趋势负荷曲线;其次,建立了考虑相似日的MIC矩阵与涵盖多时刻气象、地理区位、城市特征因素的UTCI热环境评估方法,用于波动负荷预测;最后,将基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获得的趋势预测结果与波动预测结果重构,得到用电负荷预测结果。案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预测城市特征明显的用户侧负荷变动情况,其预测准确率可达96.91%以上,为城市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和电力市场交易提供重要参考。

减小电容容值的H桥级联型STATCOM电容取值分析与直流电压控制 下载:81 浏览:509

杜少通1 谭兴国1 周娟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减小电容容值的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补偿器(cascade H-bridge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CHB-STATCOM)采用薄膜电容可提升装置可靠性,但容值减小会对直流侧电压峰值和波动量、装置输出感性电流范围造成影响,且调制标幺方式和直流侧电压控制目标与传统STATCOM不同,为此,对减小电容容值的级联型STATCOM电容取值进行分析并建立一种直流电压控制方案。推导直流侧电容容值与电容电压的解析关系,以调制输出范围为约束条件,电容峰值电压一定时,求得电容取值与直流侧电压波动量、STATCOM输出感性电流范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推导功率单元电容电压与其瞬时功率的关系,对比不同被控量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选取直流电压控制的被控量,建立直流电压的三级控制方案。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电容取值分析与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减小电容容值的级联型STATCOM电容取值提供理论参考,可满足电容电压的控制要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