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同宗分流”——广州灰塑与山东鄄城砖塑艺术比较的四个维度 下载:45 浏览:386

李书增 刘冰 《当代艺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广州灰塑和山东鄄城砖塑堪称我国南北方民间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两大重要典型,造型精妙、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本文以"环境决定论"为观照域,以田野材料为基础,基于民间传统造物艺术功能的"同宗性"与具体造型系统的"非同宗性"展开工艺技法、造型样式、艺术风格、造物思想四个维度的比较,从中揭示不同环境下两地民间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生成、发展的外部生态与内在机理。

动物面孔的识别优势:一项基于快速扫视任务的研究 下载:68 浏览:470

黎兵1 韩瑞卿1 王武2 鲁学明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检验视觉注意分配的类别性偏好,采用快速扫视任务,以首次扫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探寻动物是否有和面孔类似的注意捕获优势;如果有,则该优势发生在基本类别层次还是上位类别层次。结果发现:(1)相对于非动物而言,动物更容易捕获观察者注意;(2)当动物(狗)作为目标刺激,匹配同领域基本层次的动物(猫)作为分心刺激时,注意捕获优势消失;(3)动物的注意优势是领域间效应。

宦官参政与女皇伊琳娜统治的兴衰 下载:389 浏览:410

赵瑞杰1,2 徐家玲1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宦官是拜占庭帝国宫廷内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宦官参政与伊琳娜女皇政权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伊琳娜摄政时期,宦官的突出作用主要体现在负责监军或担任军事指挥、参与内政和外交。在宦官集团的助推下,女皇称帝;在宦官集团的内斗中,女皇陨落。伊琳娜统治的兴衰与宦官参政脱离不了干系。

青少年幸福感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学校投入的中介效应 下载:70 浏览:476

王文1 盖笑松2 张玉清3 王国霞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当前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普遍采用与成人相同的理论模型,忽略了幸福感的发展性特征。本研究将"未来"作为时间维度纳入青少年幸福感模型,以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为基础,考察指向当下和指向未来的幸福感对青少年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选取28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在T1、T2和T3时间点分别测量被试的幸福感、学校投入和学业成就。通过5个月的追踪发现:(1)当同时考虑指向当下和未来的幸福感对学校投入的影响时,只有指向未来的幸福感能够显著预测其学校投入;(2)指向未来的幸福感通过学校投入影响学业成就,学校投入在指向未来的幸福感和学业成就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大学生一般结果期待对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 下载:223 浏览:266

王娇 刘晓明 《心理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一般结果期待的双维结构观点为基础,按照一般结果期待的乐观期待和悲观期待的水平将184名大学生样本划分为明显乐观、明显悲观、双重倾向和倾向不明四个类型,进而探讨不同类型大学生在创业投资情境下一般结果期待对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概率、描述框架与一般结果期待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低风险概率、积极框架下,双重倾向型一般结果期待大学生比其他三个类型的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寻求偏好。

基于GUI类氢离子中电子概率密度的可视化设计 下载:95 浏览:475

李轩1 袁琦1 高志华1,2 《物理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文章介绍利用Matlab中的GUI功能做出人机交互界面,对氢原子或类氢离子中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问题进行可视化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界面输入或改变参数而不需要改变原程序,方便快捷地得到相应的径向和角向概率密度分布图像。以氦离子为例,利用所做界面对不同磁量子数下氦离子中电子角向和氢原子中电子径向概率密度分布比较图像作出分析。可视化有利于加深对氢原子或类氢离子中电子特性的理解,对量子力学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益处。

稀薄里德伯原子气体中的两体纠缠 下载:46 浏览:379

张秦榕1 王彬彬1 张孟龙1 严冬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中不可或缺的物理资源,制备稳定可操控的量子纠缠是研究的热点之一.里德伯原子具有不同于普通中性原子的特点,长寿命和原子之间强烈的偶极相互作用,使得它成为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的最优候选者.本文在稀薄里德伯原子气体中,构建了空间四面体排布的里德伯原子模型(空间等距的四个原子模型),通过数值求解主方程来研究两体纠缠和里德伯激发的稳态和瞬态动力学性质,发现偶极阻塞机制下的量子纠缠最大,其他满足反偶极阻塞条件的高阶激发引起的纠缠较小,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下量子纠缠的物理实质.

探析马克思教育观的文化特征 下载:64 浏览:422

姜禹吉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最深入、最透彻、最本质的教育观基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引领下,要求现代教育不断创新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教育领域与渗透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要求现代教育与文化相结合,实现人文思想的渗透目标。文章立足马克思教育观实际,分析马克思教育观的文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教育思路与策略。

“观察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实验的改进 下载:67 浏览:496

王秀莉1 孟安华2 《生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叶绿体的观察比较容易,撕下绿色蔬菜叶的外表皮,置于显微镜下即可观察。而线粒体的观察实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发现,将配制好的健那绿B溶液过滤,可去除溶液中没有溶好的颗粒状物质,使实验效果更好;对于实验材料,经过洋葱表皮与口腔上皮细胞比较发现,口腔上皮细胞更容易染色和观察;对于染色时间的比较结果发现,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时间均为10 min时染色效果更好。

基于混沌粒子群与Taylor算法的协同定位算法研究 下载:13 浏览:422

康婷 魏胜非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运用TDOA方法定位时,Taylor算法容易受到初始估计值影响,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不容易收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与Taylor算法协同定位的方法。该算法首先运用混沌粒子群算法求解TDOA方程组,得到一个具有较高精度的未知节点的估计坐标值,将这个估计值作为Taylor算法的初始值进行迭代运算,最终完成对未知节点的坐标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节点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

长春市三个树种秋季叶片颜色变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379

刘彩伶 易晓煜 《林业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选取中国物候观测网中的白桦、黄花落叶松、五叶地锦三个树种2007—2013年秋季叶片变色的原始数据,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气候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反应有所不同,气温和日照时数对树木秋季叶片变色的影响更为显著一些,且日照时数对阔叶树的影响要大于针叶树。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下载:53 浏览:389

燕红1 马琼芳1 李杰玲1 姚明远1 张超凡1 马逊风2 《林业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2017年5月、7月、10月和2018年5月分别对长白山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鱼类组成、种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共记录鱼类29种,隶属7目12科27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1.38%,其他各科鱼类为2种或1种。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近10年来,区内物种数增加,宽鳍鱲为池北区新见种,鲿科的黄颡鱼、乌苏拟鲿为本次调查保护区新发现物种。针对长白山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亚洲国家跨国流动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分析 下载:44 浏览:230

刘志洋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亚洲主要国家跨国流动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将跨国流动性分为官方流动性和私人流动性。从官方流动性来看,亚洲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基准利率设定方面的相关性较强,但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与美国和中国香港的相关性方面;中国基准利率仅仅对亚洲主要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和沙特阿拉伯产生显著性影响。在私人流动性方面,亚洲各主要国家欧元、日元和美元国际信贷的相关性强,说明跨国信贷的流入流出不会造成区域性国家的金融风险传染;在海外债券发行方面,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主要经济体不受其他亚洲国家的影响,但日本和韩国对亚洲其他国家海外发行债券的影响显著性好于中国。总体来讲,亚洲各主要国家的官方流动性的相关性高于私人流动性。

班主任权威的复归指向与意义建构 下载:30 浏览:455

苑津山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聚焦班主任权威,是因班主任制度更具中国特色并已施行近70年,且比一般的教师权威更丰富具体。除了教授学科,班主任还要进行班级管理,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然而,随着近年来班主任权威的误用与滥用,加之面临的种种时代挑战,班主任权威正被逐渐消解。探寻班主任权威在其内涵与具体职责上的复归指向尤为重要,突出班主任权威的时代意义迫在眉睫。

融入与充实:从核心素养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79 浏览:494

雷铭1 朱立明2 武丽莎3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需要融入学科课程,以学科课程为载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它从能力层面、实践层面和情感层面,都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从核心素养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既是核心素养融入历史学科课程的具体化实践,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总体内涵的充实。

教师从教准备度调查: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师培养成效评估策略 下载:86 浏览:498

吴宗劲 饶从满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如何评估教师培养成效乃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题。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教师从教准备度调查来评估教师培养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该评估策略的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优势和应用边界,以便在实践领域对其加以推广。

论二胡的起源与发展 下载:89 浏览:447

李晓璇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二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最早被记载于公元754年岑参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一句诗词中,这时的胡琴就是我们现在的二胡。二胡的起源在学术上共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西方传入说,第二种——东方传入说,第三种——本土起源说。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觉醒——谈日本当代芭蕾《妮娜物语》 下载:68 浏览:560

朱紫薇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现代芭蕾《妮娜物语》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妮娜是个虚拟的女性概念,是舞台上5位人偶舞者的代名词,就如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一般。当舞台上的灯光逐渐变得昏暗时,身着黑色衣服的男性舞者开始试图操控人偶的肢体,机器人与操控者的博弈故事也就此展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被一一撕碎,慌乱、暴躁、惊恐、控制欲……人性与机械化"与生俱来"的零度属性也蔓延开来。在观看过程中,很多人会评价其动作和编排使人"血脉贲张",然而我却分明感受到舞台上冰冷的气氛和人性中最无情的操控欲逐渐流向身体的每一处,使我的思维和知觉也逐渐趋于"零度",因为它在不断地向你质疑,并且引领你层层深入问题的真相。

《一把酸枣》饥童舞段编舞手法及动作分析 下载:67 浏览:319

王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论文从舞剧《一把酸枣》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手段出发,将其中饥童舞段的编创手法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叙事性舞剧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和理解,将饥童舞段中对于编舞手法的运用、队形及动作的编排和舞段中运用的相关道具等进行探索。饥童舞段中孩子们在封建制度的社会背景下依然保持着纯真的笑脸,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通过研究发现编导的编舞手法与编创特点,并在舞剧中去完善作品所需的情节。

《鸡毛信》的舞台调度研究 下载:80 浏览:333

魏薇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从舞蹈调度的角度切入,利用文本细读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鸡毛信》的舞台调度进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反复观摩视频,对作品的13个队形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其次,将《鸡毛信》调度按照构图要素划分进行具体数据分析。经研究笔者发现作品《鸡毛信》共运用4次线性调度,10次面状调度,18次点面结合调度。最后,通过《鸡毛信》的文本细读表格及数据分析成果,发现《鸡毛信》的舞台调度具有以下特点:舞台调度"凌乱"美;擅用空间层次突出表达人物情感;较多运用点面结合调度;舞台调度形状新颖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