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田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 下载:59 浏览:362

高凌智1,2 李彬2 史海滨1 戚迎龙1,2 赵举2 尹春艳2 狄彩霞2,3 栗艳芳2 《农业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探求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温度变化规律,采用HOBO U30小型气象站监测的田间小气候数据,研究紫花苜蓿在第1茬返青末期、第1茬开花期和第2茬开花期的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第1茬返青末期晴朗日的土壤温度呈现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土层越深保温效果越好;在第1茬开花期阴雨天的土壤温度呈现自浅向深逐渐稳定的变化规律;在第2茬开花期出现暴雨后5 cm处土壤温度的下降斜率与气温接近,但时间滞后约2 h;15,25 cm处的土壤温度下降斜率相对较低。

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下载:89 浏览:525

赵丽君1 郑强2 王道勇2 马文斌3 《农业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为减轻梨小食心虫危害,乌海市首次引进了迷向技术,试验采用迷向丝在桃园进行梨小食心虫防治。结果表明,成虫迷向率可达94.8%,蛀果防效达85.3%,折梢防效达87.5%,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次,可增收10 35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盐渍土土壤盐碱特征的变化 下载:49 浏览:265

景宇鹏1,2 高娃2,3 狄彩霞1 栗燕芳1 莎娜1 王文曦1 张欣昕1 连海飞1 《农业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为探讨土默川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盐渍化土壤盐碱特征的影响,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盐渍化土壤经5种不同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全盐量、pH、碱化度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全盐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属中强度变异性,其中牧草地和林地剖面土壤全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盐荒地和改良地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农用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pH与碱化度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盐碱地在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大小依次为:盐荒地>改良地>牧草地>林地>农用地,该研究可为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油菜黑胫病的病原、病害循环及其传播危害 下载:92 浏览:535

宋培玲1 吴晶1,2 史志丹1,2 郝丽芬1,3 皇甫海燕1 燕孟娇1 皇甫九茹1 贾晓清1 李子钦1,2 《农业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油菜黑胫病(Phoma stem canker),其病原由强弱两种致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biglobosa)组成。目前,除中国和印度外,Leptosphaeria maculans已是严重制约世界各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大主产区均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中国,油菜黑胫病的发生危害亦呈扩展蔓延趋势,自1999年首次分离鉴定出黑胫病弱致病性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后,随后短短的十几年,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发生危害由部分省市扩展到了14个省的42个市(县)。目前,由于Leptosphaeria biglobosa未对我国的油菜造成明显的损失,故而人们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其在世界各国的发生危害、扩散蔓延及演化规律显示,Leptosphaeria biglobosa可逐渐被Leptosphaeria maculanske所取代,即Leptosphaeria maculans对我国的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生产构成了威胁。

迷向丝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下载:71 浏览:311

赵丽君1 郑强2 王道勇2 杨春霞3 《农业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减轻苹果蠹蛾的危害,采用迷向技术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悬挂1次迷向丝防效达86.71%,增加收入11 35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悬挂2次迷向丝蛀果率仅为0.60%,迷向率高达94.86%,防效达95.83%。因此,悬挂2次迷向丝可以较好地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提高防效。

内蒙古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及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93 浏览:539

张建平1 张福金2 王振3 秦济4 哈斯1 刘佳5 《农业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马铃薯是内蒙古传统优势作物,随着20世纪90年代面积迅速增加、产业蓬勃发展,其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重。文章分析归纳了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病虫害不同时期的发生特点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内蒙古武川县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鉴定分析 下载:36 浏览:197

谢锐 韩志刚 郭景山 郝文胜 《农业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武川县是内蒙古中部马铃薯种植区的典型代表区域,但近些年来所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为了加快本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缓解品种单一问题,为新品种引进提供参考依据,于2016年在武川县对12个不同来源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综合评定,康尼贝克得6.3分,位列第1位;中薯9号得6.2分,为第2位;冀张薯5号得4.9分,为第3位;晋薯15号得3.9分,位居第4位;克新1号作为对照以3.8分列第5位;其余品种不及对照,分别排名6~12位。依照排名次序初步筛选出以上4个品种作为武川县下一步示范推广的备用品种。该结果可作为内蒙古中部马铃薯种植区品种筛选的依据。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行距配置 下载:57 浏览:287

党久占1 赵强2 刘宇杰2 张玉金1 张光3 任孝忠3 李彦英4 白勇兴2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膜间行距最佳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在对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变化调查分析表明,36 cm×76 cm,33 cm×86 cm穴距、行距配置处理单株叶面积较大且绿叶持续期长,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速度快,36 cm×76 cm与33 cm×86 cm产量差异不显著,但36 cm×76 cm,33 cm×86 cm与39 cm×67 cm差异显著,与30 cm×96 cm,27 cm×114 cm差异极显著。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距、行距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

不同药剂浸种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07

周长艳1 王珊珊2,3 张向前4 路战远4 张德健5 程玉臣4 方静5 史功赋5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明确不同化学药剂种类及用量在马铃薯种薯浸种条件下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防治效果和商品薯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大西洋为供试品种,选用安克、克露和甲霜灵锰锌3种药剂的350倍、500倍2个浓度药液分别浸种,综合分析不同药剂种类及用量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中薯和大薯的产量、马铃薯总产量以及贮存发病率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350倍药液浸种处理的晚疫病防治效果最好,其发病率最低,为5.49%,比对照降低了20.32百分点,块茎产量最高,为29.57 t/hm2,贮藏期间烂薯率最低,为3.64%,比对照减少了13.97百分点。综合分析得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以50%安克可湿性粉剂稀释350倍浓度处理较为适用。

刈青燕麦草全株及茎叶穗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下载:33 浏览:287

王鑫1 融晓萍2 王凤梧3 刘慧艳1 徐振朋3 韩冰1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评定刈青燕麦草的饲用价值和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高精度近红外快速分析技术对9个品种刈青燕麦草的茎、叶和穗3个部位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刈青燕麦草的茎、叶、穗中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脂肪、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叶中粗蛋白、脂肪平均含量最高,穗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最高,茎中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平均含量最高。茎、叶、穗3个不同部位中叶和穗的营养价值最高,茎的营养价值最低。茎的干重在全株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穗,在选育饲草燕麦新品种时,应注重茎的品质选择。

玉米品种试验中宜机收指标的探讨 下载:96 浏览:524

冯勇1 宋国栋2 侯旭光3 《农业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内蒙古玉米品种试验采用直收直脱方式,增设了宜机收指标,为筛选高产、早熟、抗逆、宜机收获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宜机收指标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择重点为:产量、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收获期倒伏倒折率、籽粒破损率等,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不断完善玉米品种试验技术和宜机收玉米品种选用提供服务。

内蒙古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春玉米品种筛选 下载:97 浏览:544

张向前1 王瑞2 张瑞霞3 郭晓霞1 鉴军帅2 程玉臣1 吴慧4 孙峰成1 《农业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为明确春玉米籽粒直接收获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机械化收获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了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种共7个,分别测定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时的含水量、破碎率、损失率以及机械化收获产量和净收获产量。结果表明:东单6531的籽粒含水量最大,而KWS9384的籽粒含水量最小。破碎率最大是丰垦139,最小是郑单958;各品种杂质率的大小顺序为:丰垦139>KWS9384>先玉335>东单6531>广德5>华美1号=郑单958。落粒率以华美1号和丰垦139最大,落粒率最小的品种是郑单958。郑单958的落穗率最大,为29.64%。各品种的未脱净率相差较小,基本均为0。总落粒率以郑单958最大,KWS9384最小。综合产量、净收益率等综合来看,因华美1号品质非常差,各品种选择种植的优先顺序为丰垦139、KWS9384、广德5、先玉335、东单6531、华美1号、郑单958。

紫外线辐照对谷子种子染菌率及发芽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536

陈茜午 杨文耀 刘锦川 《农业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部分谷子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由于自身携带微生物并且发芽环境温热潮湿,会发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状况,不但会侵染其他发芽的种子,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种子整体的发芽率,从而影响试验结果。试验采用紫外线辐照的方法对谷子种子进行灭菌处理,通过改变辐照的时间发现当照射时间超过140 min之后,杀菌效果较好,染菌率为14%15%,且发芽率也有小幅增加。

农机化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 下载:183 浏览:1881

巴哈提拜克·哈巴斯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机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农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也由最初的人畜劳作变为了当下的农机作业。最近几年,养殖业、粮食等方面的机械化生产是农机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更好的完善农机产业结构,我国还要加大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力度,还要注重对节能、环保农机设备的运用。

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提升策略研究 下载:54 浏览:628

达吾列提·哈布里 《林业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林业资源特有的经济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也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林业的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的工作重心也逐渐放在林业建设质量的提高上,以养护管理技术的提升为主要途径,以此来深化林业的造林、护林效果,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研究可以促使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树木成活率,并解决树木经受病虫害侵扰等现实问题,以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实现木材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存在的问,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具体措施。

依托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路径探析 下载:127 浏览:1286

塔娜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其中,疫病防控是整个畜牧养殖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及时做好疫病防控,就有可能导致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患病,这样就会对畜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从而影响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由于动物疫病的类型较多,在疫病的重点流行季节一定要重点防控,加强畜牧兽医的整体管理,有效的减少动物疫病带来的危害。

极端天气对阿拉善盟畜牧业的影响 下载:181 浏览:1853

刘光军1 刘啸然2 萨日娜1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摘要:
全球气候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进程,水土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给全球的气候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极端天气—“沙尘暴”的形成原因、侵袭范围以及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极端天气对阿拉善盟畜牧业的影响。

浅析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牧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129 浏览:1351

​吴和俐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在经济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农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若不提前做出有效判断或者是预测,会导致农作物大量受损,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工作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和农业生产之间并没有进行紧密的结合,无法发挥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指导性和保障性。故此,充分发挥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预警能力等特点可以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工作的稳定进行。通过了解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分析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牧业发展当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推动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若尔盖县气候变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下载:293 浏览:2989

​王坤 刘玉淋 王国军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本文利用若尔盖县198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观测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若尔盖县四季、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探讨,并重点分析了若尔盖县气候变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研究 下载:193 浏览:1898

杜杰 贺龙 郭晓晴 弓艳春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10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工作展开论述,简要阐述了现阶段推进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