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实践路径 下载:118 浏览:1147

杨丹瑶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3期

摘要:
粮食安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的这一根基、确保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新时期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牢筑粮食安全这一坚实基底,就是要在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稳扎稳打,提高粮食自给率,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现如今,中国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不断突破,产量整体较为充足,但仍面临着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等现象。为此,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制定了食品安全统一标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112 浏览:1251

陈璐怡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2期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治理不断进行升级转型,促进政府更好地发挥职能,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但目前村民自治出现了治理结构不科学、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困境,并且阻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导致战略实施的扭曲与失衡。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机制,提升新时期乡村治理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通过找出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探讨目前村民自治与村民真正需要之间的差距,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实现高效村民自治,助力乡村振兴。

公众参与环保视角下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研究 下载:200 浏览:2028

吴鑫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保护“共建共治”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推动公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本文在分析我国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后,指出公民尚缺乏有效司法途径参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并建议赋予部分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第三顺位起诉资格,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公众进一步深入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当中。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参与的特征与困境 下载:118 浏览:1235

李泽西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参与特征表现为“返乡和留乡动机呈现主动性、被动性和过渡性”“返乡和留乡根据时间性分为季候型和非季候型青年”“融入与适应层面表现为融入型、半融入型、脱离型”三种主要特征。其次,青年在参与乡村振兴中实际上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可概括为内生性、外源性和混合性困境。最后,本文从乡村支持、建设方向、青年导向三方面对构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147 浏览:1479

任振宇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7期

摘要:
坚持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坚持和优化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面对相关问题与挑战,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自治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德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体系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对口帮扶甘孜县为例 下载:140 浏览:1507

徐雪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期

摘要:
本文从对口帮扶体系中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四个方面进行简要梳理,分析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对口帮扶甘孜县的总体情况、成效以及做法,并提出推动对口帮扶体系有效衔接与转型的对策建议。

成都市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法治化”为主线 下载:302 浏览:3239

刘颖 李彦聪 庄婷薇 董家颖 林小艳 《环境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经济市场中,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营商环境评估的核心,也是检验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现实中存在国际、国内两种评估指标体系模式。营商环境的优化实质上就是法治化的过程,成都市在借鉴两种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应当以“法治化”为主线,建立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为框架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在适用该体系进行评估时笔者提出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保证评估收集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注重发挥评估结果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的引导作用。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土美食短视频价值实现研究 下载:206 浏览:2024

高芳芳 杨灵珠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12期

摘要: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数字技术迅猛发展,让短视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记录生活、社会交往、娱乐休闲的重要媒介形式。在政策和技术双重背景下,乡土美食短视频井喷式发展,受到受众的热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为乡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挥了独特作用。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对乡土美食短视频进行定义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生产和消费的辩证理论从价值构成、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乡土美食短视频在文化、经济以及精神层面上产生的价值。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四川省剑阁县某村为例 下载:189 浏览:2017

齐梓皓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12期

摘要: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长期水平较低且不平衡不充分,在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养老问题模式也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为应对新时代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深入农村调研分析农村养老现状以及导致养老问题的成因,从常态化研究农村老龄化趋势、完善以家庭养老为载体社区养老方式为依托养老模式以及落实政府责任主体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提升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创造幸福乡村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205 浏览:2022

卢瑛琪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9期

摘要:
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它能够提供动力。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比较多,比如:农村金融机构支持面较窄,农村金融人才匮乏,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针对具体情况开展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打造农村金融体系的完整性,为农村提供良好信用氛围。

军民协同推进生物领域安全建设研究 下载:163 浏览:1904

邵平桢 《生物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当今的国家安全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综合于一体的安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当前,生物安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和重要挑战,军民协同加强生物领域安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就军民协同建立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和疾病药物和疫苗研发体系、应急体系、防控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次生灾害应对体系、防御生物恐怖与生物战的安全体系等,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建设进行了探讨。

国家与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综述 下载:134 浏览:1178

魏继媛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已成为当前金融研究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国家与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参考文献,梳理了当前有关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研究方向,关于变量筛选,主要分为文本挖掘法、理论分析法和产品构成分析法等,还可以从被投资主体角度的微观视角衡量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关于因子加权方法分为专家层次分析法、频次加权法和熵值法等。最后,结合国家与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研究现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评述。

国家与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综述 下载:135 浏览:1270

艾佳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随着中国绿色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绿色金融发展评价的相关问题也变得愈加重要。但由于地区差异大、缺乏相应经验,因此一直以来并没有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家与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等相关内容,以国内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指数评价体系为重点,整理了不同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原则、方法。并从中归纳出了中国地方编制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规律和难点,并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浅论法官法律职业伦理 下载:428 浏览:2677

邹静 《法学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司法裁判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需要运用其职业伦理来捍卫与坚守这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永恒的目标,法官作为法律的适用者,裁判的作出者,在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在司法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法官更是法律最好的践行者和维护者。因此,如何规范法官的职业伦理对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职业伦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律能否得到正确执行,司法程序能否公正,公民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法官职业伦理的提升有着喜人的进步,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法官职业伦理上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法官法律职业伦理制度便显得尤为重要。

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对现代法治的作用 下载:449 浏览:2456

郑梦宇 《法学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中国法律思想史内容丰富,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蓬勃发展,百家争鸣,形成了以儒、道、法为主导的法律观念和思想流派。经过无数的争论和研究,中国古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思想,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现代法治的发展和建设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吸收历史法律思想精华,不断完善现代法治。

存托凭证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447 浏览:2590

廖晓菲 《法学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存托凭证是一种金融工具,代表着相应的股票、债券或其他财产权益,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存托凭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围绕存托凭证的法律地位、法律适用、司法管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存托凭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下载:463 浏览:2354

李明陆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党中央进一步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被提出。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路径选择和所面临困境进一步梳理,得出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广实施EOD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配套制度的政策建议。

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下载:426 浏览:2379

陈诗薇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中国致力于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性,实现平衡、可持续、高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双碳目标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已有的研究将关注点集中在绿色经济的相关概念、指标体系及必要性,双碳目标的形成与发展,碳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未将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未来规划的融入其中,也缺乏对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方面的研究。总的来看,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目标设置历经了多个时期,衍生出一系列的学术研究。然而关于双碳目标下如何引领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的相关文献还较为稀少。因此,未来可以加强碳约束下的绿色经济增长路径的研究,这对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绿色生态文明,实现平衡性的绿色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 下载:461 浏览:2378

陈洪瑞 《法学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我国的传统的法律思维模式根植于当时我国的环境中,对当时中国社会及中国周边许多国家都产生过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体现刑法与中国传统的礼法相融合,把中国传统的礼教伦理要求等视为中国制定实施刑法原则和正确运用各种刑罚手段的基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共同推进。

四川省202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下载:426 浏览:2392

左永宝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2022年,尽管四川经济运行受旱情、疫情、灾情对经济的冲击的影响,恢复情况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特别是服务业恢复受到干扰大,但正在朝着常态化的轨道回归。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新兴消费、出口等增长快,区域发展更加均衡,成为亮点。2023年的经济运行既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等重要机遇,也面临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强的挑战,四川经济的增长主要动力仍然来自投资和消费,来自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实现增长目标,四川省将与重庆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稳定投资增长和激发消费活力、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对接中央各种支持政策、稳定房地产投资和要素供给等方面,采取更多的举措。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