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阿尔山地区积雪深度微波遥感反演算法的改进与验证 下载:49 浏览:300

毕永恒1 何文英2 龙菲3 陈洪滨1 李长富4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利用阿尔山地区多年实测雪深数据评估3种微波遥感雪深数据,即星载微波成像仪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和AMSR-2(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的积雪产品、国内学者建立的中国雪深数据集,在该地区的适用状况,并建立新的雪深反演算法。1981~2014年的中国雪深数据集和阿尔山站点实测雪深统计的积雪日数和最大积雪深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AMSR-E和AMSR2雪深数据年变化与实测雪深变化趋势一致,与实测雪深数据相关系数超过0.60,不过具体雪深数据变化幅度远高于实测数据,致使两者之间的均方根误差高达13.0 cm。中国雪深数据集在阿尔山地区与实测雪深相关系数超过0.65,两者之间均方根误差为6.3 cm。结合星载微波观测亮温与实测雪深建立适合阿尔山地区的雪深反演算法,验证分析显示反演结果与实测雪深相关系数为0.77,两者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为4.7 cm,优于本文评估的3种微波遥感雪深数据。

基于Landsat 8的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关系分析 下载:86 浏览:482

杨惠 董彦锋 胡伍生 龙凤阳 陈阳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主要研究了基于Landsat 8遥感数据的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泰山地区2014年7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该地区的地形因子(海拔、坡度以及坡向);进而使用叠合分析法,分析了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泰山地区总体上植被指数(NDVI)值较好;植被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坡向对NDVI值影响明显,东北坡植被指数最高。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于泰山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基于OLI数据的滇中地区湿地信息提取研究 下载:72 浏览:467

刘妍1,2,3 程峰1,2,3 王金亮1,2,3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以研究滇中湿地分布情况为目的,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法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并从空间格局与地理学角度分析湿地分布情况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采用决策树法可以有效提取湿地,其总体精度为81.10%,与最大似然法相比分类精度提高了9.19%;(2)滇中湿地呈现以库塘为主,河流和湖泊次之,水田和沼泽最少的格局,湿地分布与其形成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3)湿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总体上4市(州)(包括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湿地面积与人口、工业和地区生产总值呈正相关。

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47 浏览:405

何进1 郭延辉1,2,3 张明飞1 马梦翔1 熊文玥1 杨鸿净1 李扬1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针对当前山地景区旅游安全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对游客旅游安全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危岩体、滚石等的监测与治理;按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该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等级属于较高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能为类似景区风险评价中指标选取和风险程度判定提供参考。

不同类型苗木在半裸岩石质山地造林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368

白杨 《林业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辽西半裸岩石质山地,采用不同类型苗木在雨季进行造林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侧柏4.5年生易腐型营养钵大苗和5.5年生塑料袋包装带土坨大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苗木成活后生长发育良好,郁闭成林快,为辽西地区半裸岩石质山地造林绿化的最佳方法。

福建省丘陵区乡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402

刘朋虎 赵雅静 王义祥 罗旭辉 邢世和 翁伯琦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结合福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发展富有区域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总体思路与战略思考。阐明在新时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红壤丘陵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短板,以红壤丘陵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与技术对策,以期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转型升级与增效提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山地型乡村景观改造的探讨——以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新生村谷昔屯为例 下载:14 浏览:377

黄保锡 《低碳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自2013年启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广西先后集中开展了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两个阶段活动,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和乡风文明大幅提升。

德江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思考 下载:87 浏览:473

彭成江 《中国农业》 2020年10期

摘要: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在该区域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山区环境限制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山区环境存在多样性,使得农作物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如今,随着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的持续上升,独特的山区条件成为德江县农业发展的优势。基于此,为促进德江县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探究德江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

依山就势 环境育人——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生事务中心实验楼概念方案设计 下载:44 浏览:462

刘典典 《中国建筑》 2020年12期

摘要:
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生事务中心实验楼项目作为学校新校区的重点工程,对校园环境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这个有着60m高差的不规则用地上创造出丰富、优美的校园环境,并满足功能使用的需求,成为了项目设计的难点,对此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思考。

山地玫瑰(多肉)非试管智能化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下载:71 浏览:485

花梓豪 郭才 马文俊 王银姗 《中国农业》 2018年5期

摘要:
山地玫瑰的创新非试管智能化培养,综合了传统方法以及组织培养,采用山地玫瑰最适宜的温度、光照、通风等参数的1种全天候的生产模式。同时,它也能将组培融合进来,创造出了1种比组培经济、比传统方式高效的非试管环境智能化可控繁殖系统。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山地玫瑰非试管智能化高效快繁技术。

丘陵山地区桃树早挂果丰产栽培技术探究 下载:68 浏览:434

张峰 《中国农业》 2018年4期

摘要:
桃子为羊角镇主要经济林果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从园地选择、育苗、园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丘陵地区桃树早挂果丰产栽培技术作论述,以供参考。

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种类调查 下载:86 浏览:501

周文靖1 许龙1,2 《中国农业》 2018年1期

摘要:
对双鸭山地区为害果园的害虫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双鸭山地区果园的害虫隶属4目14科20种,采集害虫共405头,害虫对果园危害程度大,虫口基数大,害虫为害伴随果实成熟的全过程。通过调查与分析害虫的发生规律,对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防治提出了建议与防治措施。

山地农业“马铃薯”发展现状与可能性研究 下载:126 浏览:1291

杨朝凤 任善静 李秀 李宗泽 吴梦竹 周雨寒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建设多功能山地农业是当前贵州农业发展重点内容,而马铃薯作为贵州特色产业,如何充分发挥贵州马铃薯优势将马铃薯与山地农业相结合,赋能山地农业融合发展,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顺利衔接则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威宁为例,针对威宁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市场竞争力与优劣势,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方式对分别对威宁分散农户、马铃薯大型种植地和消费者进行调查,构建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模型,为提升威宁马铃薯市场竞争力和拓展市场提供建议,进而探寻山地农业--马铃薯发展现状与其可能性。

矿区深部矿脉对矿山地质找矿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576

王磊 《冶金技术》 2025年3期

摘要:
矿区深部矿脉对矿山地质找矿的影响是当前矿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矿脉作为矿山地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矿床的关系以及开采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矿脉勘探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矿脉与矿床的关系,以及矿脉开采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影响,为矿山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深度挖掘矿脉对矿山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对矿山地质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 下载:61 浏览:565

李佳兴 《冶金技术》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针对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概述进行了全面阐述,系统总结了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与滑坡灾害、地下水涌出灾害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综合管理与应用的对策措施。

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探析 下载:59 浏览:567

崔琳 姜玉丽 《冶金技术》 2025年2期

摘要: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矿山采矿事业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性影响,地质勘察、勘察灾害防治作为矿山采矿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采矿能否顺利开展生产作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做好上述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就矿山地质勘察与勘察灾害防治进行探讨,旨在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几点参考。

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意义 下载:53 浏览:559

郭雪连 《冶金技术》 2025年2期

摘要:
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属于十分关键的资源之一,因此在这种需求环境中,为了保证产业以及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生态环境一同实现平稳的进步。尤其是对于露天采矿作业来说,管理人员要不断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于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同时在后续也要强化对于环境的恢复,最终在这种系统的工作中促进环境的和谐发展。

矿山地质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重要性分析 下载:59 浏览:556

孙亚鹏 陈阳 《冶金技术》 2025年1期

摘要: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勘察工作非常重要,工程勘察不仅需要了解水文地质问题给建筑物以及岩土体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需要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开展,减少地下水给建筑项目的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开展工程建筑工作时,需要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工程地质勘察时,应当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矿山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下载:53 浏览:549

刘少君 《冶金技术》 2025年1期

摘要:
现阶段,在内蒙古地区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改变。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为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地质勘探和调查工作,以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采矿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矿山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旨在确保准确、全面,提高勘探工作的质量。

工程地质视角下的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下载:99 浏览:1060

孙春富 《冶金技术》 2024年11期

摘要: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据估计,全球每年因矿业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高达数十亿吨。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占用土地,还可能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然而,从工程地质的视角出发,这些废弃物并非单纯的污染物,而是潜在的二次资源。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工程地质方法,实现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期达到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目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