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输气管道内检测数据的杂散电流干扰研究 下载:60 浏览:507

吴有更 《天然气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杂散电流干扰对输气管道本体腐蚀影响,减少输气管道的潜在安全隐患,以中国某天然气输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检测数据及输气管道与高压线、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位置分布等数据,探索管道缺陷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管道内检测作业能够及时发现管道本体腐蚀缺陷,其中外部金属损失缺陷在高压线、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附近呈密集分布;②即使输气管道保护电位满足阴极保护准则,仍然存在杂散电流干扰的风险;③采取源头控制方法,能够在规划阶段对干扰源进行控制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④分段隔离、排流保护、电位监测等措施能够降低杂散电流干扰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结论认为:①输气管道企业应强化干扰源控制,避免干扰源的形成;②定期开展内检测、交直流干扰调研等工作,实时掌握管道腐蚀状况及形成原因;③实时对沿线电位进行监测,采取相应措施对干扰管段杂散电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局部放电信号中白噪声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下载:61 浏览:268

闫江宝1,2 张长胜1 谭向宇2 张少泉2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局部放电高频信号中干扰信号抑制策略进行研究,因真实原始的局部放电无法确定,故采用MATLAB仿真模拟信号进行模拟放电,并通过4个评估标准来评价白噪声干扰抑制方法中奇异值分解、小波变换和EEMD等干扰抑制方法的优劣性,另外提出一种基于EEMD分解的频率切片小波抑制白噪声干扰的离线数据处理方法。

XGR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的实践研究 下载:51 浏览:361

王文昊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对XGR-3600型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的工作原理、优势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煤中1mm以下的颗粒在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中分选效果理想,有效地解决了1~0.5mm粒级的分选难题。

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开关二次部分的可靠性测试 下载:64 浏览:371

马建伟1 毕猛强2 贺翔1 徐铭铭1 朱剑鹏3 赵海洋3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搭建高电压温度环境箱和雷电压冲击测试平台模拟一次设备工况环境,从温度和电磁干扰两个方面进行二次部分的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试验发现温度会导致二次部分功耗、电压、电流等电气量发生明显变化,雷电冲击造成高于1 kV的干扰电压会导致二次部分出现误动和死机等故障现象。测试结果可为配电网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的性能检测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受载煤岩破裂电荷传感器系统设计 下载:10 浏览:418

杨桢1 辛元1 孙斌2 李鑫1 邱彬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岩体变形破裂过程的电荷感应规律可对煤岩动力灾害进行预测预报。针对井下环境复杂,电磁干扰严重,利用高性能双运放AD823芯片研制了一种新型煤岩破裂电荷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片制作前端感应探头。对PCB板进行合理布局,采取半敷铜方式,通过集成优化硬件电路,增强电路去噪抗干扰能力。测试电荷传感器放大倍数有21.97倍,输入噪声小于2.3 ke V。实验结果显示:电荷传感器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更强,可以准确测试煤岩体受载破裂变形时所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Markov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建模及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下载:79 浏览:467

王加强 孙永辉 翟苏巍 卫志农 孙国强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风能的波动性、间歇性导致电力系统的随机特性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常规随机微分方程的方法难以准确分析含风电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常规随机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引入Markov理论,建立了用于分析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小干扰稳定性的随机Markov动态模型。利用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结合M矩阵,提出含风电电力系统在多工况下随机均值和均方稳定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克服常规随机微分方程分析方法无法分析系统在运行工况改变下的小干扰稳定性的缺点。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多端柔性直流接入对交流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509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电网(multi terminal direct current network based 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MTDC)接入对交流电力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影响的问题。通过建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线性化互联模型,采用分解的思想得到了VSC-MTDC接入主要在2个方面影响交流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一是改变了交流系统的潮流,二是与交流系统的动态交互作用。采用阻尼转矩分析的结果表明:交直流系统之间动态交互的影响一般很小,直流系统接入主要是改变了交流系统的潮流,可等效为恒功率源进行研究。针对"潮流"部分的影响,进一步分解为直流电网的注入功率和接入地点2个部分,提出并研究了以下2个猜测:1)输入功率变化等效于发电机出力改变,二者对交流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是一致的;2)直流电网接入地点在平衡机附近时对交流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是较小的。以新英格兰系统为例,通过计算和仿真演示验证了上述猜测,并可借此避免多端柔性直流电网接入对交流电力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一种采用混合抗干扰方法的路由恢复机制 下载:67 浏览:479

孙子文 张炎棋 徐宜敏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干扰攻击问题,得出一种基于WirelessHART图路由的被干扰攻击节点路由恢复机制。通过干扰攻击检测方法获取被干扰攻击节点与干扰攻击区域,利用非协调跳频扩频技术生成被干扰攻击节点与周围节点的跳频序列,从而进行传统跳频扩频,对被干扰攻击节点进行再检测,结合路由代价与WirelessHART图路由算法将被干扰攻击节点恢复到网络中。仿真结果表明路由恢复机制能够帮助被干扰攻击节点消除干扰攻击影响,并在保证吞吐量的情况下成功加入到网络中。

加固电容触摸屏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44 浏览:273

尹志乐1,2 盛陈1,2 章鹏1,2 高慧芳1,2 王夫康1,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电容触摸屏存在表面反射率高、眩光、辐射能量高和易受干扰等缺点,这阻碍了电容触摸屏在高端显示器上的应用。研究发现,对电容触摸屏表面玻璃进行AR和AG处理,并配合使用圆偏光片,可以将反射率由6.8%降至0.85%,同时实现防眩光效果;且通过对电容触摸屏进行屏蔽、接地和参数调整,能有效降低其辐射发射能量,并提高抗干扰能力。

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制和应用 下载:25 浏览:377

杨杰 徐鹏霄 迟晨 赵文锦 《光电子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具有门选通功能的光电倍增管,采用该器件构成的探测器组件可以从强背景光中选出所需的信号,消除强激光对探测器可能造成的损害,广泛应用于核物理探测、卫星激光测距、时间相关荧光余辉测试等领域。本单位成功研制了外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组件,解决了最大脉冲线性电流的提升、门信号干扰的优化、高电子增益实现等关键技术问题。探测器组件初步应用于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测量,实现了门控测试功能。

一次解决机房电磁干扰问题经验浅谈 下载:86 浏览:466

汪建龙1 王力坚2 关晨3 《电气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电磁干扰会造成电子设备不能工作或性能下降,对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阐述现实工作中如何找出干扰源并加以治理。

基于概率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与改善 下载:85 浏览:500

贾庆宇1 边晓燕1 宗秀红2 《电力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高压直流输电广泛运用于区域电网互联,使得传统交流低频振荡问题越发复杂。大多数对交直流低频振荡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一运行方式的,本文采用概率法研究多运行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并加以抑制。利用插入式建模技术(PMT)建立交直流输电系统和附加直流功率调制的小干扰模型;计算多运行方式下的概率潮流,采用混合中心距和半不变量结合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的方法求解概率特征根。基于含交直流混联的四机两区域系统,分别使用中心频率法和测试信号法设计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附加直流功率调制器(DCM)。根据控制效果提出DCM和PSS参数分步设计的协调原则,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小干扰概率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美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的演进 下载:59 浏览:451

攸阳 张琨 伏雨辰 《天线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通信对抗技术的发展,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也在不断地演进。在传统的跳频、扩频等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与专用抗干扰通信卫星基础上,美军大力发展防护战术波形和防护抗干扰战术卫星通信系统,可融合商业卫星、防护战术卫星和宽带全球卫星等卫星星座,为美军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可靠、安全、顽存的卫星通信服务。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军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以及后续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分析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可为我国后续同类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

电磁兼容暗室供电系统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下载:53 浏览:462

周镒1 杨晓丽1 熊宇飞1 张晓宁2 《天线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本文讨论了电磁兼容暗室供电系统的电磁干扰抑制措施,重点阐述了共模和差模电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了在不同供电条件下共模和差模电源滤波器的选择问题,为电磁兼容暗室供电系统的电源滤波器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跨界小RNA参与植物病原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下载:15 浏览:229

郝丽芬 燕孟娇 房永雨 宋培玲 皇甫海燕 郭晨 杨永青 贾晓清 皇甫九茹 李子钦 《农业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植物小RNA介导的RNA干扰在植物响应病原菌侵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小RNA(sRNAs)可以跨界转运,参与植物免疫和病原菌的致病过程,这种突破物种界限,转运到寄主或微生物体内沉默靶基因的现象,称为跨界RNA干扰(Cross-kingdom RNAi)。跨界RNA干扰技术的应用为当前植物保护和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综述了跨界sRNAs的合成路径、转运机制及其在植物免疫和病原菌毒力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跨界RNA干扰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2019年新疆空管局无线电干扰数据统计和监测排查的分析 下载:46 浏览:470

任红梅 《无线电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2019年,新疆空管局无线电干扰监测工作以保障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使用安全为目标,积极开展频率监测、干扰排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积极配合地区无线电管理部门开展干扰排查和防控,全力保障航空无线电频率正常使用。

SAR雷达平面目标欺骗干扰算法仿真研究 下载:53 浏览:452

郑美芳 杨林森 赵恒瑞 《天线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SAR雷达平面目标欺骗干扰回波信号产生的方法。为了得到平面目标欺骗干扰的数学模型。首先总结了SAR雷达点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进而推广到了平面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利用该回波模型即可模拟生成平面目标欺骗干扰回波信号。在仿真实验中,通过对比SAR雷达原始回波信号的成像结果和叠加了平面目标欺骗干扰信号后的成像结果,明显地可以看出后者成像结果中存在欺骗干扰,验证了本文中平面目标欺骗干扰回波信号产生方法的正确性。

关于5G通信常见无线电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 下载:76 浏览:498

吴恩奇 《无线电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5G建设与发展,加快推动了山西省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到2022年山西将建成5G基站3万个,实现全省重点区域全覆盖。山西省各地市按照政府要求,加快山西省加快5G应用建设进度,已于2020年成立了5G基建服务专班,无线电管理部门为成员单位之一,统筹做好5G基站频率协调和干扰查处工作,仅2020年全省协调处理了5G干扰故障60余起,极大地推动了5G建设和应用的步伐。本文结合工作中的部分干扰案例,提出了5G通信常见无线电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希望能为5G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无线电干扰监测处理对策研究 下载:52 浏览:583

杨溪 梁文圆 牛佳琪 韩雪 赵海滨 《无线电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无线电干扰监测操作中,需要对所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并指定合适的抗干扰策略。本文分析无线电干扰的主要类型,分析对干扰的监测方式,最后对信号干扰的控制措施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帮助技术人员确定各种干扰的原因,并指定合理的抗干扰策略。

一种直扩系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下载:51 浏览:436

龚小维 《天线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直扩系统具有功率谱密度低、信号隐蔽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抗噪声/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航天测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自身抗干扰能力有限,需开展直扩测控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基于变换域的FFT变换干扰抑制算法和SVD奇异值分解干扰抑制算法,并对FFT变换干扰抑制算法进行了加窗处理和重叠变换改进设计与仿真。通过仿真对比,改进设计后干扰的频谱泄露大为降低,同时减小对有用信号的损伤。该方法在数字电路中易于实现,对数字接收机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