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教育时间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下载:51 浏览:455

夏雨璇 叶平枝 2020年6期

摘要:
时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由于时间利用的低效、专业发展时间的孤立和零碎,幼儿园教师陷入时间掣肘,出现专业发展的空心化、封闭化和碎片化现象。教育时间的目的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整体性等结构特征,正好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过程、持续过程以及系统过程。因此,从教育时间的视角出发,幼儿教师应以教育时间效益为目的,加强时间管理:管理教育时间节奏,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目的性;调整教育时间密度,确保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厘清教育时序,强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

自组织课程理论对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下载:80 浏览:473

欧阳国 庆王游 2020年1期

摘要:
混合式教学具有个体目标不确定、强调师生间平等对话和教学设计向师生赋能授权等特点。解决混合式教学与现代课程范式在教学目标、教学途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冲突,既要从自组织理论以及多尔自组织"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课程理论中汲取营养,也要反思和批判后现代相对主义、重估一切价值、教育无目的性等思想。混合式教学要警惕在知识论问题上走极端,警惕教学内容碎片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警惕淡忘教育立德树人之初心。

城市文脉和谐共生——“两观三性”思想指导下的泰州中学规划设计 下载:45 浏览:445

陈纵1 盘育丹2 孟令哲3 夏大为4 2020年11期

摘要: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是岭南建筑学派大师何镜堂院士提出的具有整体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思想策略,泰州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以此思想为指导。该文以"两观三性"思想为视角,分析泰州中学的规划设计内涵及建筑设计理念,探讨呼应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和谐共生的当代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校园更新改造再利用为“创意智谷”的设计实践——以广州海员学校为例 下载:76 浏览:482

陈翔宇1 王河2 黄继明1 2020年5期

摘要:
目前国内关于旧建筑的更新改造研究才刚刚开始,中国建筑师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大部分国内旧建筑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更新改造。而国外盛行改造性利用的新思路,在国内仅有少量自发应用的实例,并未形成明确的理论体系。该文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和社会层面,研究和分析广州海员学校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岭南当地气候特征,构思与总结广州地区既有校园更新改造的有利设计策略,在项目中加以运用,给未来的既有校园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深度思考激发学生内动力,多元评价助力素养软着陆 下载:61 浏览:351

胡静 2020年3期

摘要: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课堂为载体,课堂上引导学生跳出机械、固化、简单无效的问题、案例等,是进行深度思考的前提。设置知识层面有梯度、思维层面有深度、价值观层面有广度的设问、案例及活动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内驱力;进行多元开放的评价,是学生的感知与内化、体验与思辨的结合,也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落实学科素养的"助推器"。

名著阅读季:英文名著阅读的一种实践探索 下载:85 浏览:488

陈晓云 2020年5期

摘要:
名著阅读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英语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开展英文名著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必须探索的新领域。实践发现,名著阅读季是对英文名著阅读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探索。本文基于笔者2019年9月的实践,介绍以名著阅读季这一方式促进高中英语课程的英文名著阅读的可能性。

“一带一路”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转型 下载:50 浏览:484

李家新1 2 2019年7期

摘要:
在"一带一路"之新的经济、环境、合作、发展驱动力的作用下,我国传统的以"学习—赶超""请进来"等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将被以"融合—创新"为宏观特征、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为微观特征、以全面均衡与引领发展为内部特征、以主动作为与促进融合为外部特征的新型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取代。

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高等教育 下载:47 浏览:503

汤晓蒙 刘晖 2020年7期

摘要:
台湾高等教育起源于1918年日本殖民者建立的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医学专门部,其产生涉及日本对台殖民政策的转变、向南侵略的更大企图和台湾学制系统自身生长逻辑等因素。日本殖民者最终建立起包括1所大学、5所专门学校和3所高等师范学校在内的殖民地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存续27年,呈现出显著的殖民地教育和南侵政策工具等特征。

小学生21世纪技能现状调查及学校对策研究 下载:54 浏览:497

姚冬琳 2019年11期

摘要:
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但对此开展的实践调查并不多见。采用问卷测验法考察广东省某城市多所公办学校小学生21世纪技能的发展现状,结合访谈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小学生21世纪技能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其中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发展水平良好,但学习与创新技能发展水平比较薄弱。进一步提升小学生21世纪技能整体发展水平,学校应侧重培养学习与创新技能中的批判性思考技能、交流技能以及其他技能领域的个别技能。

近十年国内“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下载:58 浏览:389

徐凤婷 2020年11期

摘要: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如何与教育深度融合备受关注。为更清晰地把握国内近十年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发展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0—2019年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的345篇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国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研究集中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研究关注度较低。基于关键词共现图谱对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的四个热点研究主题:技术应用、智能环境、教育体系、学习路径。基于LLR聚类方法,对聚类的时间跨度、节点连线及样本文献进行分析,形成三个研究演进趋势,分别是人工智能的教育形态、智慧教育的学习探索、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对中小学学生欺凌问题的思考 下载:82 浏览:520

王帅 2019年4期

摘要:
学生欺凌概念的明晰界定是认识、研究和应对中小学校学生欺凌的前提,界定中小学生欺凌的定义、要素和性质并将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和近似行为区分开来,才能为中小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对中小学生欺凌提供理论指导。学校是应对中小学生欺凌的主要可控场域变量,突显中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是应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 下载:55 浏览:384

欧佩玲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2. 0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所呈现的巨大推动力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切入点。如何优质化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究与思考的焦点话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做出了一定的概述,并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客观事实,从教学主体、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防疫抗疫中的教育担当 下载:70 浏览:426

谢翌 2020年6期

摘要:
防疫一直未被纳入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后疫情时代需要重新定位。防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的总动员。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国家进行"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在社区层面,可以考虑研制面向全民的、普及性的社区防疫课程;家庭在本次防疫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成了亲职和亲子防疫教育的关键人物;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防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防疫课程:“三全育人”的路径探索 下载:66 浏览:420

程雯 2020年5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全民居家隔离使得家庭成为教育的"主阵地"。家庭防疫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科学的家庭防疫课程。家庭防疫课程应以守护生命健康为核心目标,以防疫为主题,融入多学科内容,以过程哲学为导向,多路径、立体化实施课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全民防疫中的自我教育:基于“新冠肺炎”的反思 下载:54 浏览:375

陈婕 程雯 2020年5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拉锯战席卷全国。防疫教育是全民抗疫战争成败的关键,而自我防疫教育是全民防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个体应该积极进行自我防疫教育,具体可以从革新卫生习惯、提升生活管理能力、培养信息领导素养、践行职业伦理精神、开展自我生命教育、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六个方面进行,促进全民防疫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近十年国内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综述——基于CNKI数据分析 下载:57 浏览:495

廖婷 2018年5期

摘要:
劳动教育一直是理论研究者关注的领域。梳理国内劳动教育的相关文献,从其文献类型、研究者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可见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大致情况。国内劳动教育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内容: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及作用;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对策。今后研究需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有所改进,尤其需要关注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

论教师的无意识离间及其教育影响 下载:60 浏览:418

张楚然1 蔡辰梅2 2018年5期

摘要:
师生关系的紧张往往源自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并且这种教育方式时常是教师的无意识行为。现代教育场域中,鲜有教师以热暴力手段规训学生,规训手段基本转型为软暴力。有一种方式通常不被察觉,且被认为是正常的教学手段,即教师的无意识离间。按照教师在离间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形式和行为表现方式,教师无意识离间的形式可分为:孤立式离间、控诉式离间和比较式离间。教师的这种行为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分别心,破坏班级团结;让偏见心遮蔽了教师公正;让学生在从众心理和教师权威的驱使下变得盲从,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小组工作对社区轻度失智老年人的干预作用研究——以广州市X社区T健脑小组为例 下载:77 浏览:415

罗忆源 李佩琪 2019年3期

摘要:
以广州市X社区为例,以社区内轻度失智老年人为干预目标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基于一系列实务活动,对轻度失智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专注力、记忆力、沟通能力、解难能力以及元认知等进行训练,期间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建议速查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前后测,检视小组工作成效,最后证明了小组工作对于干预老年人轻度失智症是确有实效的。一方面,小组工作能够保持组员的认知能力,丰富组员的社交生活,改善组员面对疾病的态度,增加其积极情绪;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在应对社区养老问题以及失智老年人照顾问题方面更具推广可行性。

论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 下载:184 浏览:2493

黎颖彤 2021年12期

摘要:
当今的中国旅游业蒸蒸日上,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辐射范围广而深远。人们的消费欲望和享受能力的增长,导致对旅游的欲望更加强烈,在旅游过程中的买卖标的也随之激增,巨大的经济效益中爆发的消费纠纷成为旅游业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举世瞩目,国情矛盾的复杂性却不断影响着我国旅游立法。本文从法律角度对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全面研究。

资优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艺术 下载:251 浏览:2682

罗苑丹 2022年3期

摘要:
资优生一般指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某些方面明显领先于他人的学生。这类学生整体而言是班级的佼佼者,他们往往学习能力强,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在班级中资优生往往是班级管理的标杆,老师给予较多关注和表扬,资优生自身也因为能力突出充满信心和责任心,觉得自己理应带动班级整体上升。但是人无完人,资优生本身也具有骄傲自负、虚荣心强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资优生没有适度把握自己的优势转向反面成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导致资优生自身毛病突出,还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本文从合理引导资优生认识自身不足,奖惩结合和适当给予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三个角度出发,希望对资优生的管理提供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