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冰蓄冷冷源系统经济性分析与设计 下载:69 浏览:333

陈世玉 2020年6期

摘要:
冰蓄冷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期与蓄冷率的选值密切相关。以某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例,对三种蓄冷率(20%、25%、30%)情况下的冰蓄冷冷源系统进行设计,分析了100%负荷率运行条件下,不同时刻蓄冰量、融冰量及冷机制冷量的分布情况,并与常规电制冷系统以及全负荷冰蓄冷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后设计本工程冷源系统。结果表明20%蓄冷率条件下负荷峰值时段主机满负荷运行时经济性最优,并设置五种工作模式适应负荷变化。

空间规划设计中的自然思维与文化传承——以黄山非遗文化园规划为例 下载:69 浏览:341

范凯阳 赵文强 2019年12期

摘要:
伴随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建成区快速蔓延,自然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远,城市的地域特色快速丧失,城市在发展中逐渐趋于均质化,自然与文化在城市中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如何将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融入城乡空间规划建设中从而维护城市的地域特色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以安徽省黄山非遗文化园规划为例,运用麦克哈格的因子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的规划方法,首先提取当地自然特色景观如山、塘、林、田及文化特色景观如"水口园林",并在此基础上,从总体空间布局、空间形态设计、特色景观塑造等角度探讨了将以上地域景观植入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园,以三个方面构建了规划路径。希望对其他地区的特色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从人居环境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以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三司村为例 下载:61 浏览:348

王迎 高明 刘欣宇 陈梦莉 2019年9期

摘要:
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一直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相对薄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北京市村庄规划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以北京市三司村为案例,在产业就业、生态保护、文化挖掘、实施保障等方面探索了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的优化策略,在公众参与和技术服务方面探索了村庄规划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北京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有效路径。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四位一体”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 下载:57 浏览:361

程珊 2019年9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应多维度解析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总结农业发展、村镇建设、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谋划与指引下,提出新的规划思路。本文结合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本土发展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四位一体"总体规划的策略和建议。通过对现状分析、产业规划指引、发展定位及策略研究、总体规划、分项指引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两国合作发展研究——以中以农业科技生态城为例 下载:74 浏览:388

程珊 2019年8期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沿线上重要节点国家之一以色列,在研发管理、先端科技实验、产业创新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是典型的创新型国家。本文论述中以两国合作的背景意义,同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深化两国科技创新、文化融汇、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为我国探索与更多国家在高新区建设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3 浏览:470

吕佰昌 张毅 2019年1期

摘要:
以我国绿色建筑对人的心理感受关注不足,未能将人的行为引入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出发点,结合VR技术,对如何将用户的行为和心理感受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在张家口学院新校区的设计过程中应用验证.

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410

杜春晖1 李亚杰1 王晓军2 张晔1 2018年5期

摘要:
桥梁由于长期受到环境和各种荷载的作用,建筑材料腐蚀、老化,以及结构的变形、损坏,建筑随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建筑健康监测(SHM)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用于桥梁健康监测领域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提出了对现有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改进,以及双sink节点的低功耗设计,使其更适合于建筑健康监测.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及规划建议 下载:75 浏览:379

李燕1 庞平2 2019年4期

摘要: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人口特大城市和高度城镇化地区,其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既存在普适性也存在特殊性。本文从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入手,重点剖析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土地制度、规划管理及城乡差距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化解北京市前期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的遗留问题、聚焦北京市城乡一体化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制度问题出发,提出高质量推进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建议。

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网路压力工况分析 下载:84 浏览:483

卢春萍1 秦君如2 2018年3期

摘要:
结合工程案例,针对地势悬殊或平坦、二级用户泵设在供水管上或设在回水管上的不同模拟条件,绘制水压图,对系统网路进行运行、停运时的压力工况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探析——以北京爨底下古村为例 下载:79 浏览:408

肖涌锋1 于莎2 2019年4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文物遗迹的古村落显得尤为重要。古村落既需要保护文化遗存和历史风貌,又要兼顾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采用何种规划发展模式成为古村落面临的难题。本文研究了国内常见的几种典型模式,分析了各自的形成原因及优缺点,并以爨底下村为例进行具体研究,认为爨底下村地理环境独特,不适合在古村基础上进行加建或改造,而应以建设新村的分区模式对古村进行保护,并通过新村发展经济,对同类环境独特、改建困难的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有机生长理论在滑雪特色小镇规划中的应用——以张家口市赤城县新雪国项目为例 下载:60 浏览:333

崔思达1 赵文强2 2018年12期

摘要:
滑雪小镇规划往往受到地形和生态敏感性限制,更需注重发展布局模式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在国家愈加重视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以及冬奥会申办成功带动冰雪休闲运动主题发展的背景下,张家口赤城县新雪国项目在规划实践中立足于对自然的善意,探索了山地特色小镇空间的有机生长模式,本文从滑雪产业、弹性布局、创新交通、雨洪指导和生态技术等方面,试图为滑雪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人居环境改善在村庄建设中的探索——以玉树八吉村为例 下载:59 浏览:347

赵晅1 何佳2 2018年11期

摘要:
文章通过对人居环境学理论的研究,结合玉树八吉村灾后重建项目实例,介绍该项目特色为:在保护人居背景的前提下,体现人居活动的文化特色,通过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这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人居建设,提升农村整体人居环境;总结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分别通过以下途径:保护资源环境,体现生态文明;挖掘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运用新技术,解决发展问题。

千年古桥与传统村落的依存关系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68 浏览:361

王敏 2018年8期

摘要:
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泉州洛阳桥的环境提升为例,探索基于文化遗产与村落社区依存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方式。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桥、两个传统村落社区的历史互动、依存关系演变的认知,以综合环境提升为契机,重建遗产与社区的关联,恢复社区对遗产缺失的信任,唤醒社区传统意识,助力社区的自主守护,实现遗产、环境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创新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环境整治"的概念与方法,将短期的、外在的形象美化深化为整体的、长效的、内在的品质提升,并借此实践遗产与社区"依存关系修复"的技术策略。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京郊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索——以海淀区七王坟试点村为例 下载:62 浏览:352

孙立1,2 郭秋萌1 2018年7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农村发展改革实践,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业,被证实能够将一二三产有机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综合发展。当前北京市乡村旅游铺开面广,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大拆大建,抹灭乡村本土文化特色;"粗暴"使用自然文化资源,危害乡村旅游独特卖点;产业选择同质化,乡村旅游形式缺乏新意等。本文尝试在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海淀区七王坟试点村为例,从规划保障、生态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为将来京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浙江省驻镇规划师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72 浏览:382

施云平1,2 李双贵3,4 刘婷3,5 2018年6期

摘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对驻镇规划师、驻村规划师制度进行了广泛探索,这是对我国目前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浙江省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自下而上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驻镇规划师制度的创新,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浙江省驻镇规划师制度产生背景分析及明晰驻镇规划师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浙江省驻镇规划师"自下而上立足乡镇、制度规范全域覆盖、因地制宜保障有力、提供平台关心成长"等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并进一步指出目前该制度存在的制度建设区域不平衡、规划师参与度不高、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基于需求导向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以黄山市歙县为例 下载:78 浏览:437

卓佳1 冯新刚2 张文成2 2018年4期

摘要:
村镇公共服务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更与广大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已有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公众参与需求导向下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实际运用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村镇建设规划实践中,提出了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模式:加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法规和标准的修订,建立城乡统筹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技术路线,强化政府主导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优化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规划体系,建立村镇公共服务规划实施评价与修订体系等,以期为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基于分形理论的北京传统村落空间复杂性定量化研究 下载:76 浏览:456

刘泽1 秦伟2 2018年2期

摘要:
目前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复杂性的描述多基于主观判断,而缺乏从客观角度的认知与评测方法,因此难于量化村落整体形态的复杂程度及判断哪些空间会对其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京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法,分别对村落外部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的分维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比较分析证明了空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态对传统村落的复杂性起到主要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膨胀与蚕食"的画像处理技术,依次提取不同尺度规模的公共空间并逐步进行解析与统计,以此明确了9.8m×9.8m以上的空间对北京传统村落形态的复杂性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并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村落的形成类型与其空间形态复杂性的影响要素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保护规划中不仅要维持村落"形"的特征,更要延续"形"与"型"的对应关系及其结构体系。

基于Modbus协议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08

邵先来1 赵佳2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建设成为目前的主流。设计基于现场总线和Modbus技术的智能家居的应用。该系统以亚控科技软件作为上位机监控,下位机采用DDC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了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和安全性的要求。

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载:64 浏览:354

吴正飞 2019年5期

摘要:
讨论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质量把控,不能只从一个方面入手。要结合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从而切实提高整个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之中的稳定性。

保利国际广场大跨悬挑桁架转换层施工安装与卸载方案优选 下载:76 浏览:367

刘轩1 张永山1 区彤2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大跨悬挑桁架层施工过程复杂的问题,以横琴保利广场大悬挑桁架转换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施工模拟技术对其安装和卸载过程展开方案优选研究,悬挑桁架转换层安装采用分区整榀安装和散拼安装2种方式,支撑胎架卸载采用同时一次卸载、分区一次卸载、同时多次卸载、分区多次卸载4种方式,基于Midas软件分别对不同加载和卸载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悬挑桁架转换层安装采用散拼安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构件内力和控制竖向位移变形,支撑胎架分步多次卸载方案对结构构件内力和位移的控制优于一次卸载方案,卸载方案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与卸载分步与否有关、与分区与否关系不大,悬臂桁架竖向累积位移主要集中在四个角部和跨中部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