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统一新罗对唐代书法文化的接受及融合 下载:72 浏览:383

张克 金寿天 《当代艺术》 2020年5期

摘要:
统一新罗在唐代的支援下完成了韩半岛的统一大业,从此与唐代开始了蓬勃的文化交流。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百花齐放,对同一时期的统一新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一方面统一新罗书法受唐代书法文化的影响,唐风盛行;另一方面统一新罗吸收的唐代书法文化与本民族特有的本土文化逐渐融合,形成新的书法风貌。

道德信息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无意识调节 下载:67 浏览:329

罗秋铃1 侯庆辉1 陆春雷1 莫雷2,3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抽象语言信息是否能够影响知觉?本研究在审美领域对此进行考察,探索无意识获取的道德信息是否影响个体对相应面孔吸引力的知觉判断。结果发现个体对面孔吸引力的知觉判断受到内隐道德信息的调节,且调节效应与面孔本身吸引力水平无关;另外,面孔审美判断的反应时受到道德美丑和面孔吸引力的共同影响,尤其当两类信息相矛盾时被试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抽象的社会道德信息可以对面孔吸引力的知觉判断产生自上而下的调节。

内隐和外显测量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来自IAT和BIAT的证据 下载:47 浏览:332

吴睿1 郭庆科1 李芳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利他行为是指人们自愿付出一定代价做出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该研究以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内隐和外显测量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度,研究以193名大学生为被试,将4种内隐利他测量方法和1种外显利他测量方法相结合,以自发性水平不同的3种利他行为为结果变量。结果发现,IAT和BIAT的信度和效度较好,BIAT尤其值得采用。内隐利他自我概念测量能有效地预测真实情境中自发性较高的捐助行为,外显测量则预测了意识控制下自我报告的利他行为。结果表明,只有内隐利他自我概念测量能预测真实情境中快速发生的利他行为。其作用是外显利他测量和内隐利他态度测量所不能代替的。

身体姿势识别倒置效应量的连续性变化 下载:51 浏览:320

陶维东 陶晓丽 《心理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以生理机制上整体可能身体姿势、整体不可能身体姿势和碎片身体姿势作为材料,系统操纵两个角度差为零的身体姿势偏离其竖直状态的角度,对错误率和反应时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发现:(1)整体可能身体姿势、整体不可能身体姿势的识别错误率和反应时与其偏离直立状态角度之间可以拟合显著的线性关系,而碎片身体姿势的识别错误率和反应时与其偏离直立状态角度之间无法拟合显著的线性关系;(2)整体身体姿势(可能身体姿势和不可能的身体姿势)识别均出现了显著的倒置效应,而碎片身体姿势识别未出现倒置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身体姿势识别倒置效应量的延续性依赖于整体布局加工。

拖延刺激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及过程 下载:34 浏览:337

毕翠华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研究是考察拖延个体对拖延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及特点。实验1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要求被试忽略刺激的语义,仅判断刺激的颜色。实验2采用修改后的点探测范式,以拖延词和中性词为线索,并操作线索和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目标刺激的位置。结果发现:高拖延的被试难以抵制拖延词的注意,在情绪Stroop任务中对拖延词的反应时间更长;当拖延词和目标刺激的位置一致时,在短的线索—目标时间间隔(SOA)内,被试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间更长,但当时间间隔长时,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更短。该研究表明,高拖延行为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抵制拖延信息的注意,对拖延刺激存在注意偏向。

建构反应题中能力估计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的交互作用 下载:32 浏览:329

孙小坚1 康春花2 曾平飞2 辛涛1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采用康春花、孙小坚和曾平飞(2016)提出的等级反应多水平侧面模型探讨了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对被试能力估计准确性的影响。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1)随着项目个数的增加,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关也不断增加;(2)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在平均绝对偏差(MAB)和误差均方根(RMSE)上的主效应均显著,两者间的交互效应也显著;(3)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项目较少时,3个评分者条件下的能力估计准确性最好;随着项目个数的增加,4个评分者的估计误差迅速下降,且表现变为最好。

传统大学物理教学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下载:65 浏览:471

张萍1 DING Lin2,3 张静2 《物理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在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中,直接教给教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做法并不有效,教师们常常坚持认为传统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基于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困境,结合国际上认知科学研究和物理教育研究的相关结果,剖析传统教学方法受到课堂注意力保持、记忆保持和只能实现低阶学习目标的限制,研究和阐述传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在概念理解、问题解决以及物理认知论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让教师深刻理解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从而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提高了教师培训的效果。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下载:57 浏览:367

金静梅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面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目前实践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企业在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及"双元"师资团队三方面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新高考改革对上海学生大学物理学习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432

倪晓冉 朱广天 《物理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华东师范大学2017级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生进行了测试,比较了新高考之后的第一届上海学生与其他地区学生在物理先修知识和后续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我们发现,本研究中的上海学生样本在大学数学和化学课程中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地区的学生,但在大学物理先修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却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学生。经过一学期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上海学生的平均物理基础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和其他地区的学生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单元拓展探究教学设计 下载:83 浏览:482

陆心怡1 高祥玉1 朱晓燕2 《生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在"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单元知识教学结束后,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探究,运用本单元概念解决问题,达到深化理解概念、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基于云服务模式高校教师的移动手机OA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 下载:91 浏览:494

刘海涛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学办公OA系统实现的理论基础,以及开发设计期间所面对的语言环境。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关于云服务模式下移动手机端OA系统开发框架构建,以及不同使用功能在系统中的程序表达,帮助提升系统实用性,为高校教育工作人员创建更高效的工作环境。

利用社会性科学议题在生物学课程中促进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教育 下载:68 浏览:474

刘辰艳1 张颖之2 《生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基于国外包含生态观、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品格和价值观理论及相关研究,提出了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情境中促进学生品格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框架,并以转基因社会性科学议题为例呈现教学活动的设计,拓展我国品格和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生态教育、道德教育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利用中性红观察黑藻活细胞的物质进出 下载:84 浏览:482

孙娟1 尹思源2 柳忠烈3 《生物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植物活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细胞质也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胞质环流)。选用黑藻作为材料,在观察胞质环流现象的同时,观察细胞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选用活细胞染色剂中性红(0.1%水溶液)作为指示剂,观察中性红进入细胞的同时,观察复原现象。改进后的实验中可明显观察到中性红进入细胞,从而更好地展示只有"活细胞"才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特点。

安徽省五河县医疗设施配置评价研究——响应民众诉求,推进实质性的“均等化” 下载:74 浏览:474

王越1 张捷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传统的县域医疗设施配置评价一般只考虑"千人指标"及"服务半径"等问题,本文尝试提出更全面和贴近实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方法。首先对目前主流的四种可达性模型适用领域、所需数据及限制条件做介绍;然后基于县域医疗设施相关信息、人口分布数据、道路网络格局等资料,使用四种可达性模型对县域范围的医疗设施配置状况做客观评价;再后结合居民问卷、访谈等主观资料对前述评价做校核。本文研究发现:(1)县域医疗设施供给区际差异较明显;(2)路网布局对于医疗设施配置起到关键作用;(3)医疗设施供给的空间规模及可达性存在着向高收入地区集聚的特征;(4)基层医疗建设环节薄弱。最后就如何响应全县民众的实际诉求、实现医疗设施配置的实质性均等化做探讨。

信息交互多任务粒子群算法 下载:67 浏览:402

程美英1 钱乾2 倪志伟3 朱旭辉3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不同于现有的云平台和并行计算机等多任务处理方式,文中充分挖掘粒子群算法(PSO)的"隐"并行性,引入2种不同的信息交互策略——种群内信息交互和种群间信息交互,同时引入等级因子、标量因子和技能因子参数,在算法每次迭代过程中,始终让最合适的个体求解最合适的任务,提出信息交互多任务粒子群算法(IEPSOM).对于多任务函数优化问题、多任务多约束工程优化问题及多任务关键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的测试表明,在IEPSOM多任务环境中,有效信息的传递不仅可以提高解的质量,还可以加速各任务的收敛速度.

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基于四川藏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现状 下载:77 浏览:472

李昌吉 《数学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民族地区双语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热点.结合四川藏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路径:明确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在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支持下,积极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机制,构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搭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平台,改善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促进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学 下载:76 浏览:480

​左小龙1 乔秀芹2 《生物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高中生物学"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进行了提取液组成、提取方法、层析液配比、分离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并进一步分离、收集到4种单一色素,测定其吸收光谱。不仅实验现象更明显,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多任务处理协同进化粒子群算法 下载:74 浏览:472

程美英1 钱乾2 倪志伟3 朱旭辉3,4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粒子群算法及其改进算法专注于单任务的求解.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线服务器在某一时刻需要同时处理来自多个用户的服务请求,即多任务处理.区别于以往的并行计算机,文中充分挖掘粒子群算法的"隐并行性",并引入协同进化机制,在同一搜索空间根据任务个数设置不同的子种群,各子种群以一定的概率相互传递有效信息,最后提出基于多任务处理协同进化粒子群算法(CPSOM),并将CPSOM应用于多任务连续型函数优化问题、多任务离散型属性选择问题以及多任务约束工程优化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在CPSOM多任务环境中,不同任务之间确实存在有效信息的传递,不同任务之间的相互协作不仅可以提高解的质量,而且可以加快各优化问题的收敛速度.

不同浓度食醋对常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探究 下载:84 浏览:501

​凌荣秀 樊郁兰 刘娜 解凯彬 《生物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选修实验,但师生在该实验中鲜少关注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本研究以白菜、白萝卜、豇豆3种蔬菜为材料,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食醋制作成泡菜,运用光电比色法每天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到第10天。结果表明:初期亚硝酸盐含量随制作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高,第3天达到峰值,然后下降,泡白菜、泡萝卜、泡豇豆中峰值分别为64.32 mg/kg、24.03 mg/kg、1.58 mg/kg;添加食醋后3种泡菜亚硝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泡白菜0.6%食醋组、泡萝卜0.9%食醋组、泡豇豆1.2%食醋组亚硝峰最低,分别为27.67 mg/kg、13.26 mg/kg、0.59 mg/kg。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分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60 浏览:197

张景峰 许艳 刘素娟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新建本科院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些教学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对采用分组模式的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通过打破单位和专业的限制,多角度衡量进行分组;安排破冰活动促进小组内的融合;合理设置评价规则,鼓励小组和个人共同进步。实践中,分组模式明显优于以往单一的、松散的培训方式,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整体效果较为理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