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在早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05 浏览:1187

张耿标 李军福 刘展豪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在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住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NF治疗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tDCS结合PNF治疗技术。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量表评分(FMA)。结果:两组患者在 MBI、 NIHSS和 FMA三项指标上均未见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在4周后的 MBI和 FMA评分较治疗之前有显著提高(P<0.01),在4周后 NIHSS评分较治疗之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果:两组患者的 MBI和 F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患者 NIHSS评分较低(P>0.01)。结论:tDCS结合PNF技术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188 浏览:2902

财鸿 袁潇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接诊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68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列入两组,即对照组(n=34)与整体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整体组联合执行早期高压氧、整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ADL评分两组相比,护理前相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整体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ESS评分两组比较,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整体组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为脑出血患者联合实施整体康复护理及早期高压氧,能够推动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预后质量。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多元化康复锻炼模式在胫骨骨折术后应用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19 浏览:409

宋芹 潘南 张倩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康复锻炼模式在胫骨骨折术后应用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予以多元化康复锻炼模式的观察组,各25例。比较两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ADL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中的健康指导、功能训练、生活指导、基础护理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康复锻炼模式在胫骨骨折术后应用效果显著,改善疼痛程度,增加患者满意度,提升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融入路径研究 下载:175 浏览:2165

朱兆香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十八大以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践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内生于日常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又外在于日常生活主体,内容上,核心价值观诉求与价值观多元化现实之间具有张力,仍存在形式单一、融入路径不畅通、实践活动形式化、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日常生活,需要全面准确地分析新时代日常生活的实践变化、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根本症结,进一步优化内容,创新方式,强化制度保障。

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173 浏览:1757

张琼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提升存在的影响。方法:以100例骨折患者(医院2019.02~2020.02收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康复时间、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确定快速康复护理存在的影响。结果:各项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而言,快速康复护理存在积极影响。其科学、有效运用,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下载:267 浏览:2993

马弯 刘改改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72.82±5.85)分>(63.49±6.78)分,t=5.80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02±3.42)分<(45.95±4.68)分,t=8.57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疾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对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研究 下载:59 浏览:628

卢嘉敏 姜健健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引入协同护理干预模式,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从医院收治冠心病患者筛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应给予协同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ESC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栓塞、出血、缺血、心肌梗死综合征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引入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颅脑外伤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87 浏览:946

张云花 蒋明丽 《国际护理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好转,并且其生活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日常生活能力、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29 浏览:2699

胡雪莹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塞患者一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9年6月~2020年7月,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行弱视训练应用到观察组患者中,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

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肢体运动的影响 下载:279 浏览:3213

​郭庆庆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肢体运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肢体运动,提高其满意度。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520 浏览:5236

姜咪 黄冉冉 裴伟琦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对细节化护理进行应用,并就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都在我院2018年接诊的患者中选出,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接受细节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两个小组都是由60例患者组成。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接受相应的干预护理后均呈现出提升,但是对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程度更加理想。结论:细节化护理模式给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作为依据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基础护理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下载:92 浏览:1027

王萌 《国际护理学》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基础护理技能在高一护理专业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测量体温、血压等基本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为家人提供基本护理,以及在社交互动中分享健康知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水平。这些技能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健康有益,也为他们未来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 下载:277 浏览:2877

​彭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42例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骨科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FMA评分、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研究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骨科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121 浏览:1479

张光春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划分组别,即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护理前,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级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1034

柳小华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5-2024.4月,1年内收治的76例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38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衰弱FP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缓解衰弱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有较高应用价值。

温针灸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540 浏览:4148

张德琼 张艳 刘瑾婷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温针灸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6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自2023年1月-12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n=33)和观察组(温针灸联合常规康复,n=33)。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温针灸应用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效果积极,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研究 下载:78 浏览:963

于巧玉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4年8期

摘要: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塑造国民品格的重要力量。然而,如何将这一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叙事护理改善住院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下载:29 浏览:714

陈霞 孙莉红(通讯作者) 穆莉莉 张秋红 王春蕊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7期

摘要:
研究叙事护理在改善住院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住院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叙事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精神症状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康复期间实施叙事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