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961~2014年中国冬季极端低温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83 浏览:378

谢星旸1 游庆龙2 王雨枭3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利用中国691个无缺测站点的经均一化处理及质量控制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基于冷昼日数、冷夜日数、霜冻日数、冰冻日数、月最低气温极大值以及月最低气温极小值等6个由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的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1961~2014年中国冬季的极端低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冷昼日数、冷夜日数、霜冻日数以及冰冻日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南部、华北、西北东部、华东、华中、西南及高原地区,全国整体上下降幅度分别为-0.9 d/10 a、-1.7 d/10 a、-1.5 d/10a和-1.4 d/10 a。最低气温极大值和最低气温极小值在全国范围内则主要呈现上升的趋势,全国整体上分别为0.4°C/10 a和0.6°C/10 a;极端低温天数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呈现波动状,随后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6年左右以后其下降趋势较之前有所减缓,是对全球变暖减缓背景下的气候响应;与其他时间段相比,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为冬季极端低温事件较为频发的时间段,这可能与该时段陆地冷高压频繁活动有关。

广元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时空特征分析 下载:60 浏览:411

张萍 周甜 权秋梅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对广元市污水处理厂在2013~2015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了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的特征。结果表明:(1) 2013~2015年各污水处理厂的pH值和TP浓度变化不大,均能达标,尾水大多呈弱碱性。2013年市区大一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整体优于其他污水处理厂,2014年最好的是青川县污水处理厂,2015年是剑阁县城污水处理厂。(2) 2013年的8项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2013~2015年的pH、COD、TSS、BOD、总磷5项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COD处理效率在2013~2015年分别为84. 56%、91. 33%、84. 38%;氨氮的处理效率在分别为82. 31%、80. 70%、77. 40%。(3)不同的工艺对处理效率有影响,改良型A2/O工艺对于COD处理效率比其他工艺更好,而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COD和氨氮相比于其他工艺更优。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强化居民安全用水意识,相关单位保证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

成都市1988~2018年间主城区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下载:64 浏览:402

王鸿州 先敏蔡 田杰 刘志红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分析成都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发展影响下城市扩展过程中的特征,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基于谱间特征和归一化指数分析的城市提取方法,运用遥感解译手段,提取了成都市市中心城市范围,定量分析了1988~2018年这30年间的城市扩展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市市中心城市范围在研究期间呈高速向外扩展的形式;且受地理条件影响,成都市城市扩张方向主要为地势平坦的西、南与北方向,而东方向较少;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受到相关政府决策影响较大,且存在城市用地与其他用地纵横交错,形态复杂的问题。对于了解城市的扩展形态、方向提供了方法和数据参考,可为优化城市发展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利用慢特征分析法提取二维非平稳系统中的外强迫特征 下载:68 浏览:283

范开宇1 王革丽2 李超1 潘昕浓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慢特征分析法(Slow Feature Analysis,SFA)是一个从快变的信号中提取慢变特征的有效方法,它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非平稳系统外强迫特征的重建手段。本文以Henon映射为基础,构造二维非平稳系统模型,尝试SFA方法在二维复杂非平稳系统中重建外强迫特征的能力。试验表明,SFA方法能够较好地从单时变参数Henon映射中提取出外强迫信号;通过结合小波变换技术,可以还原双时变参数Henon映射中的外强迫信号。另外,本文利用SFA方法重建了北京市气温的外强迫信号,分析其外强迫信号的尺度特征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这些工作将为气候系统驱动力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本溪市古树名木调查及区系特征分析 下载:59 浏览:370

李继爱 《林业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对本溪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溪市共有古树名木65株(含古树群5个),分属于10科13属16种,优势树种是榆树,共23株;本溪县分布古树最多,共26株;全市现有一级古树12株,二级古树13株,三级古树40株;古树名木在村庄中分布最多,达到21株,占总数的32. 3%。从分布区类型来看,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3种类型和1种变型,其中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占优势地位;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3种类型和2种变型,其中北温带广布占主导地位,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明显,部分植物在科的分类上具有古老成分。

白朗县旺丹乡曲果寺不稳定斜坡形成特征分析 下载:73 浏览:454

刘海涛1 吴斌1 马海善2 王紫鹏2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受"4.25"尼泊尔地震影响,旺丹乡曲果寺两侧坡体出现严重的松动甚至崩落现象,使得大量固体物堆积于山体上,具备发生规模更大的不稳定斜坡的物源条件,将直接威胁下方群众,因此,急需不稳定斜坡的治理工程。

浙江省排污权抵押贷款实践特征分析 下载:45 浏览:374

杨斌 严俊 曹艳 陈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排污权抵押贷款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衍生政策,也是绿色信贷的创新产品,更是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本文在全面调查浙江省排污权抵押贷款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该项政策的发展历程和现有实施模式,分析其实践特征并剖析主要成因,为今后推进该项政策提供参考。

文山州短时强降水和雷电时空特征分析 下载:78 浏览:472

冯德花1 郑芬1 虎琳春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利用文山州2008~2017年闪电定位数据和100个观测站点2012~2018年小时降雨量观测资料对文山州短时强降水和雷电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文山州短时强降水和雷电夏季(6月-8月)比较活跃,最强时段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短时强降水和雷电均在午后至夜间较为活跃,短时强降水高发时段较雷电推迟1~2小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短时强降水在中部以南地区较活跃,特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年均出现10次以上;雷电强度和密度空间分布不一致,西部雷电高发但强度不大,东部为雷电低发区,但强度较大。

天津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征分析 下载:64 浏览:407

刘彬 李丹 刘振宇 孔君 白宇 郭瑞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对天津市区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在线观测,分析其夏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56种检出VOCs平均浓度为54.44μg/m3,其中烷烃(55.14%)>苯系物(27.76%)烯烃(12.09%)>炔烃(5.00%),各组分中乙烷、甲苯、异戊烷浓度在4μg/m3以上。天津市区VOCs日变化呈现单谷型,与滨海新区相比受交通影响更为明显,受天然源影响较小。用B/T值衡量机动车尾气贡献,天津市区受机动车影响更为明显。用E/E、E/C值反映天津市区光化学进程,O3浓度越高,光化学反应进程越长。

麻家梁井田常规水化学特征分析 下载:77 浏览:458

池鹏 刘永芳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对井田范围内各含水层采集水样,进行常规水化学指标分析,对常规离子与总溶解固体进行比对,得出各主要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可快速分析出井下涌水来源,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CPR雷达探测北半球夏季多层云系结构统计特征分析 下载:85 浏览:458

谭瑞婷 冼桃 傅云飞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利用2007~2010年北半球夏季(6~8月)Cloud Sat卫星搭载的云廓线雷达(Cloud Profile Radar,CPR)探测结果对0°60°N区域单层、双层和三层云系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特征及各云层云类组成、云水路径等物理量分布进行分析。云量的统计结果表明CPR探测的单层、双层和3层云系的云量分别为36.63%、8.26%和1.40%,云量的水平分布表明其高值区主要位于对流旺盛区域,且高值区的云层云顶高、厚度大,而低值区则多位于副热带高压区域。对不同云类的出现频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层云系中各云类的出现频率相近;多层云系的上层以卷云为主,下层以层积云为主。对比海陆差异发现洋面卷云和层积云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陆面,但高层云和高积云的出现频率低于陆面。云水路径分析表明,单层云系的冰水路径和液水路径均最大,而在多层云系中云层越高、厚度越大、冰水路径越大,液水路径则随着云层的降低增大。

城镇化地区公路交通特征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载:85 浏览:336

杨迅1 潘晟赟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公路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以城镇化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分析为切入点,针对城镇化产生的公路交通问题,从不同方面对国内外案例进行了对比说明,结合交通领域发展的新理念,系统提出缓解城镇化地区公路交通问题的对策,为新型城镇化下的公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借鉴。

曲靖一次降雨过程的雨滴谱特征分析 下载:90 浏览:496

沈鹰1 李辰2 郑艺2 段玮1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利用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雨量站观测资料,对2015年10月9~10日云南省曲靖市的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雨滴谱仪与自动雨量站测得的累积降水量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激光雨滴谱仪的观测结果能够反应降水的实际情况;分钟降水量与谱宽、平均直径、均立方根直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强度主要由大粒子决定;此次降水过程的平均雨滴谱分布为单峰型,Γ分布比M-P分布的拟合效果略好,但二者间差异不大,都能很好地拟合实际雨滴谱分布情况。

云南一次冰雹天气的雨滴谱数据处理和分析 下载:97 浏览:500

李辰1 夏彬僖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2016年7月10日云南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利用OTT-Parsivel地面激光粒子谱仪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进行了冰雹粒子分布特征分析、瞬时雨强计算分析和雷达反射率因子计算分析。过程中存在较多直径接近5 mm、降落末速度大于5 m/s的粒子;通过雨滴谱仪计算的降水量与区域自动雨量站的降水量观测值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相似;通过雨滴谱仪计算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降水强度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地面雨滴谱观测数据可以反映冰雹天气的发展过程。

红河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下载:95 浏览:500

周秀美 刘佳 韩迁立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云南省红河州1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红河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暴雨与降雨极值、降水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河州暴雨日数和年暴雨雨量自北向南增多,单点暴雨最多,占69%,主要出现在南部地区;红河州大部分站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暴雨日数、站次数和暴雨量都有增多的趋势;红河州全年均有暴雨发生,1月、2月最少,6月、7月最多;年暴雨雨量存在着3~7 a、5~11 a、8~17 a的周期变化规律,各县市以3年左右的小周期最具有普遍性;暴雨极值大多出现在5~9月份,年暴雨量与年雨量的丰-枯变化趋势一致。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下载:41 浏览:483

林天维 孙子钧 柴清志 严志 宇孙冰 《海洋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对近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从水体质量、富营养化、赤潮情况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水体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我国四大海区水质问题逐年改善,但南海的近岸污染问题、东海和渤海的赤潮问题等仍需加以重视。文章的大量数据分析为我国建立更符合国情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参考。

2013-2017年合肥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68 浏览:401

钱冰 王莉丽 曹红 张洁莹 张欢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市肺结核疫情特征,为继续降低疫情,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报告统计报表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合肥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51.4/10万~64.9/10万,菌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5.5/10万~23.1/10万,均呈下降趋势。各县(市)区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级发病率较市区高。全年均可发病,以第一季度病例最多,占26.6%。报告肺结核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6∶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82.3/10万和33.5/10万;报告发病率随年龄段呈增长趋势,其中以75岁以上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09.2/10万。发病人群中农民最多,占59.8%。5年共发生3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其中3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23起,占69.7%。结论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重点关注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和开展创新模式。

基于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下载:50 浏览:435

倪煜淮1 何宏让2 陈涛1 《海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FY2D逐小时亮温(TBB)资料对2015年4月28日发生在苏皖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可知,此次冰雹天气是由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这次风暴不但发展非常强烈并且持续时间较长,13:00左右对流风暴产生,16:45左右对流风暴发展成为超级单体,从22:02开始,超级单体逐渐减弱并向东南沿海方向移去。另外,0℃层高度为3.7 km左右,-20℃层高度为7.0 km左右,反射率因子强度达到50 dBZ的区域伸展到了-20℃高度以上,表明有产生大冰雹的可能性。(2)利用FY2D逐小时亮温(TBB)资料分析可得,此次中尺度对流风暴云团产生于13:00,并于24:00减弱入海,而后消失。冷云中心TBB最小值达到-60℃,与实际降雹区域进行比较可得,降雹发生在亮温梯度较大的区域。

基于卫星图像的北极冰间水道形态学特征分析 下载:48 浏览:430

王玉出 马玉贤 陈元 陈伟斌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逐渐减小,冰厚逐渐变薄,海冰在海浪的影响下会变得很脆弱,容易断裂形成裂缝,更易形成冰间水道,有助于北极航道的通航。同时,冰间水道是极地地区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与动量交换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冰间水道的形态学特征,对于研究北极海区的动量和热量收支以及预测航道通航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Hilditch的冰间水道骨架技术,基于Landsat8的图像数据,分析了9月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附近冰间水道倾角、长度和冰间水道距离等冰间水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时冰间水道倾角的分布集中在74°~114°之间,冰间水道长度和距离变化范围较大,分别在2~3 km和50~220 m之间。

2006-2018年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66 浏览:424

卞增惠 张钟 马涛 程云凤 马智勇 范华锋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南京市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对与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搜索南京市2006-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与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8年间共报告突发事件176起,其中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3起,一般事件108起,未分级事件64起;主要为传染病疫情事件,占总数的93.18%,前3位病种是水痘(34.15%)、流行性腮腺炎(14.6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12.20%);暴发数量呈现两个高峰:3-6月份(41.48%)、10-12月份(37.50%);学校及幼托机构是突发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71.59%);传染病疫情事件、食物中毒事件、环境化学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4 d、6.34d、17.95 d,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2.21 d、0.61 d、17.95 d。结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防控对象;应当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识别疫情的能力和及时报告的意识,在事件的早期阶段及时介入、科学处理,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