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 下载:318 浏览:3456

杨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因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探究实验的对象,依据利用Braden量表获得评分将其分为损伤组(n=25)、非损伤组(n=35),依据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诱发因素,予以其相适应的防护策略。结果 在针对单一因素分析时,两组性别、麻醉方法,未见差异(P>0.05);而在年龄、BMI、手术体位、局部潮湿、术中体位改变、手术时长、出血量、手术室变温毯等几项分析,差异相对明显(P<0.05);针对多因素分析,压力性损伤产生与患者的年龄、BMI、手术体位、局部潮湿、术中体位改变、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室变温毯等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造成患者产生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较多,临床需针对术中获得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分险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大幅度减少诱发风险,提高整体医疗、护理及预后质量。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37 浏览:3613

王和金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本实验简要分析此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以2020年6月份至2021年6月份为时间点,选择这段时间内医院接收的肠胃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8例,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实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高达91.17%,对照组的护理质量仅为82.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来说,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不良情绪,因此深受现代人们的欢迎,目前,循证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的必要性和效果研究 下载:375 浏览:3688

穆庆海 沈开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展开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医院接受心脏介入导管诊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1),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对照组)及额外的健康教育(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遵医行为方面,研究组良好作息、规范用药、手术配合、按时复查分别为92.68%(38/41)、92.68%(38/41)、97.56%(40/41)、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80.49%(33/41)、85.37%(35/41)、73.17%(30/41),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22±3.98)分、(42.85±4.21)分,低于对照组(48.74±4.53)分、(51.48±4.76)分,P<0.05;研究组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0.97±0.28)分、(1.27±0.36)分、(0.43±0.06)分、(1.21±0.33)分、(0.84±0.22)分、(1.49±0.42)分、(1.08±0.33)分,低于对照组(1.26±0.41)分、(1.65±0.52)分、(0.50±0.09)分、(1.76±0.48)分、(1.17±0.35)分、(1.84±0.63)分、(1.47±0.45)分,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82.93%(34/41),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负面情绪,强化患者依从性,值得推荐引用。

精细化护理对改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及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作用 下载:375 浏览:3687

穆浩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2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的两组,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研究组,各66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咳嗽、咳痰、憋喘、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5.12±1.43)d、(4.97±1.28)d、(5.84±1.57)d、(6.58±1.82)d,短于对照组(7.24±1.82)d、(6.88±1.47)d、(7.54±2.03)d、(7.96±2.37)d,P<0.05;肺功能方面,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FEV1/FVC水平分别为(2.59±0.77)L、(2.11±0.56)L、(72.53±5.67)%,高于对照组(2.08±0.51)L、(1.76±0.42)L、(64.78±4.98)%,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躯体功能、角色、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总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60.73±5.58)分、(62.29±5.34)分、(61.86±5.47)分、(60.22±5.67)分、(65.72±5.09)分、(63.76±5.26)分、(58.66±5.85)分、(64.71±5.18)分,高于对照组(53.57±6.62)分、(55.38±6.49)分、(53.21±6.58)分、(51.78±6.44)分、(56.98±6.17)分、(54.85±6.28)分、(50.32±6.67)分、(56.94±6.25)分,P<0.05;医患关系方面,研究组能与医护人员愉快相处、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能理解医院难处、认为医务人员有人文关怀意识分别为90.91%(60/66)、93.94%(62/66)、80.30%(53/66)、83.33%(55/66),高于对照组77.27%(51/66)、77.27%(51/66)、63.64%(42/66)、66.67%(44/66),P<0.05。结论: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精细化护理可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提升患者预后,值得推荐引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333 浏览:3486

李娜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更为高效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到医院进行诊断的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患者,利用随机的方式,抽取两组,一组是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另外一组是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进行对比,探究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时间和总体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完成时间(28.1±13.1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54.4±16.13),实验组护理质量总评分(94.4±7.75)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9.6±9.67)分,体现了可比性(P<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明显的高于实验组2.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7.2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病情耽误的时间,还可以增强患者就诊的速度,以提高脑出血的患者的恢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让患者以良好的自信心,端正心态进行质量,为后续的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65 浏览:2554

冯焱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研究组)的两组,各34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1±2.68)h、(2.85±0.76)d、(3.14±0.97)d、(11.87±2.68)d,短于对照组(14.83±3.45)h、(4.11±1.14)d、(4.38±1.25)d、(15.33±3.41)d,P<0.05;体征指标方面,护理后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最大通气量分别为(92.78±5.61)次/min、(19.64±4.28)次/min、(98.12±1.26)%、(91.67±5.29)mmHg、(89.81±4.12)L/min,与对照组(86.82±4.74)次/min、(22.63±4.87)次/min、(96.74±1.08)%、(87.22±4.83)mmHg、(85.61±3.47)L/min存在差异,P<0.05;心功能方面,研究组LVEF、CO、SV及6MWD水平分别为(51.25±4.88)%、(4.81±0.62)L/min、(58.68±5.45)mL、(348.62±28.97)m,高于对照组(46.64±4.19)%、(4.17±0.43)L/min、(52.32±4.96)mL、(298.23±32.51)m,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20.59%(7/34),P<0.05。结论:对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ICU时间,提升患者预后,值得推荐引用。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30 浏览:389

支春阳1 翟海英2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基于 CiteSpace 分析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研究现状,以此了解此领域的研究形势、关注点和未来趋势。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于 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收录关于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应用 CiteSpace 软件绘制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06篇文献,近两年来发文量呈下降趋势;涉及868位作者,其中李颖团队、邹冲团队、魏思宁团队和王雪萍团队为主要研究团队;321个机构参与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发文量最多。关键词分析显示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疗法、临床研究、名老中医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等方面。结论 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研究主要有针灸、穴位贴敷、耳穴治疗及中药治疗,综合治疗疗效更佳,借助辅助平台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前辈名医的用药规律成为了研究趋势,未来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建立涵盖多层次的科研合作项目,促进该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32 浏览:3490

邓升美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日期为2021年9月—2022年2月,将150例患者及科室3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展开常规管理(对照组)与风险因素管理(研究组)的两组,各组75例患者和20例护理人员,就两组管理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安全知识掌握度、预判能力、安全理智感、自身安全意识评分为(93.48±3.65)分、(91.27±4.14)分、(92.86±3.87)分、(93.86±3.59)分,高于对照组(83.48±4.87)分、(80.54±5.02)分、(84.66±4.69)分、(83.85±4.82)分,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基础理论知识、风险因素识别能力评分分别为(96.28±3.44)分、(95.87±3.63)分、(92.59±4.06)分,高于对照组(87.81±5.19)分、(88.04±5.03)分、(84.12±5.87)分,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18.67%(14/75),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73/75),高于对照组85.33%(64/75),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可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强化其安全意识,做好各项风险事件管控,从而减少不良情况发生,值得推荐引用。

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下载:71 浏览:486

牟程旭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在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意义和应用。方法 以10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同步对两组外周血中免疫分子肿瘤细胞因子-ɑ(g/L)、白细胞介素-2(g/L)、干扰素-Ƴ(g/L)的检验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的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为3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2.00%,差异统计学有意义(X2=14.5883,P=0.0083)。同时,实验组中三类免疫分子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43.8483、35.1883、30.6783,P值均为0.0083),表明与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有密切关联。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不仅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与免疫分子水平体现了高度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估疾病进程和预后,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贵阳地区36459名健康体检者抗M2型线粒体抗体筛查分析 下载:91 浏览:542

叶震璇 杨必伟 周雯婧 刘强 李红梅 张海燕 任智晶 张华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在健康体检者中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特异性抗M2型线粒体抗体(AMAM2),对阳性者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AMA-M2对PBC早期筛查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6 459名健康体检者的AMA-M2水平,进一步分析AMA-M2阳性者的生化指标,采用影像学检查排除非PBC异常,进行诊断。结果在36 459例受检样本中共检出AMA-M2阳性438例,阳性率为1.20%。在男性受检者中,AMA-M2阳性者占0.72%(135/18 687);在女性受检者中,AMA-M2阳性者占1.70%(303/17 772)。在438例AMA-M2阳性者中有39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3例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升高,15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7例总胆红素(TB)、7例直接胆红素(DBil)和4例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综合生化检测及AMA-M2结果共有39例受检者符合PBC诊断标准(患病率为0.11%),其中男性受检者10例,年龄(59.40±13.93)岁,女性受检者29例,年龄(54.31±14.80)岁。结论贵阳地区无症状PBC患者并不少见,在健康人群中开展AMA-M2检测是早期发现PBC的有效途径。

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下载:249 浏览:2390

周征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中药熏蒸辅以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方法: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均分为研究与常规两组,分别实施针灸推拿+中药熏蒸、针灸推拿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和治疗后的腰椎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均较常规组高,治疗后的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推拿协同中药熏蒸治疗,可强化疗效,改善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减轻其功能障碍程度。

微刺激改良方案和PPOS方案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助孕效果 下载:321 浏览:2682

马韵 曾燕灵 陈朝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比较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中应用微刺激改良方案与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的促排效果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对2020年01月01日至2021年03月01日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的DOR患者共182个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助孕方案分为优化方案40个周期、PPOS方案组14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胚胎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POS组Gn用量、HCG日E2值、HCG日大卵泡数均高于微刺激改良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周期取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微刺激改良方案的优质胚胎率高于PPOS组(P<0.05)。结论:对于DOR患者,微刺激改良方案可以获得更优质的胚胎,治疗费用更少。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275 浏览:2700

胡玉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4月-2021年04月间13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行单一甲硝唑治疗)和观察组(行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各6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促卵泡生成素高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方案在阴道炎治疗中效果更好,可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阴道健康,缓解阴道炎症,增强临床效果,减少病情复发,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宫颈促成熟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研究 下载:236 浏览:2979

余光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对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促成熟球囊对引产和宫颈成熟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2.3~2023.2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观察,30例予以缩宫素的产妇纳入对照组,30例予以宫颈促成熟球囊的产妇纳入试验组,对比和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产妇(10.00%、20.00%、70.00%),试验组引产效果(临床时间12h、1~24h、24h)(40.00%、50.00%、6.67%)明显更好(P<0.05);对比对照组产妇(73.33%),试验组促宫颈成熟效果(96.67%)明显较好(P<0.05);对比对照组产妇(658.50±70.30)min、(475.15±56.15)min,试验组产妇分娩情况(用药到临产时间、临床到分娩时间)(474.95±50.42)min、(239.75±48.90)min更佳(P<0.05),而产后2h出血量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促成熟球囊效果突出,可保证引产效果,促进宫颈成熟,保证良好的分娩情况,建议推广。

新常态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研究 下载:28 浏览:501

阵旭 姜国平 《中文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现代科技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主流,对于各种服务、工作等要求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体系而言,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是较为主要的一环,影响着服务质量、图书馆职能发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积极加强重视。本文从新常态视角出发,依据高校图书馆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质量提升的意义,探究如何依靠各种方法推进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改进的对策,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下载:265 浏览:3265

尹芳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1年8月开始实施全程式闭环管理工作模式,将2021年3-7月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8-12月设为实施后,此次研究共纳入17名护理人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护理安全敏感指标及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身份识别准确率高于实施前,给药错误率和跌倒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各个维度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全程式闭环管理的策略,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31 浏览:2404

杨宇林 舒漪 龙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12月12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漏、腹水、腹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住院满意度。结果:除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理能力,提升治疗效果与住院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321 浏览:3724

杨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转运成功率为88.89%、急救成功率为86.67%,分别低于观察组的100.00%、95.56%(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31%,低于观察组的100.0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饮食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71 浏览:2680

颜瑞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饮食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8例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研究组加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住院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肠鸣音、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临床中,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基于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322 浏览:3492

吴依希 罗青青 高莹莹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儿科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冠脉损害发生率、再住院率、按时复诊率,并比较两组家长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10±1.02)d、(2.41±0.76)d、(3.60±1.18)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关节损害发生率、再住院率分别为3.33%、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13.33%(P<0.05),观察组患儿按时复诊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长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0.74±4.93)分、(42.16±5.0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可促使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按时带患儿复诊,有利于促使患儿症状尽快缓解,降低关节损害和再住院风险,还可改善家长心理状态,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使其更加满意于儿科护理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