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组织自尊与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 下载:28 浏览:233

孔靓1 李锡元2 章发旺3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分别在个体和团队层面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路径,对培养领导的包容性和营造组织差错管理的氛围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上司辱虐管理与员工反馈规避行为: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下载:46 浏览:364

申传刚1,2 杨璟3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从趋避观点出发,以392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上司辱虐管理对员工反馈规避行为的影响过程及主管组织化身对其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司辱虐管理对员工反馈规避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的恐惧情绪在辱虐管理与员工反馈规避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管组织化身正向调节辱虐管理与员工反馈规避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主管组织化身与辱虐管理之间的交互项还通过恐惧情绪间接影响着员工的反馈规避行为。

企业慈善捐赠与税收规避——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统一性视角 下载:66 浏览:324

沈弋1,2 徐光华1,2 吕明晗1 钱明3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的统一性视角,考察了企业在履行不同类型社会责任时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研究发现,由于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责任文化,更多承担捐赠责任的企业同时也会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政治导向中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文化因素也会通过制度和个人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决策。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在文化层面的探索,对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分析师期望落差会促进战略变革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55 浏览:247

钟熙1,2 宋铁波1,2 陈伟宏1,2 唐元佑1,2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分析师期望落差会促进战略变革吗?为回答该问题,在考虑CEO预期任期调节效应,以及CEO预期任期与CEO持股联合效应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基于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未达成分析师的业绩期望时,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随着CEO预期任期的延长,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的正向促进作用将增强;随着CEO持股比例的提高,CEO预期任期对分析师期望落差与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增强效应将被强化。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推进文献从外部视角来理解战略变革。

风险投资后期进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选择效应抑或增值效应? 下载:23 浏览:222

成力为 邹双 《当代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由于上市带来的财富效应高于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增值效应,中国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高,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创新型企业后期进入。本文首先用描述性统计揭示了中国风险投资后期进入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其次,阐述了中国风险投资后期进入对企业创新选择效应和增值效应的影响机理;最后,以创业板2009-2014年上市企业为例,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验证风险投资后期进入对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后期进入的风险投资进入创新型企业前,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选择效应,但对专利申请量的选择效应不显著;后期进入的风险投资进入后,对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量的增值效应均不显著。

初始信任对个人互联网理财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兼论性别、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下载:46 浏览:250

孙赫1 任金政1 王贝贝2 《当代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最为引人瞩目。以行为理论模型为框架,初始信任为研究出发点,引入性别、受教育水平、使用经验等调节变量构建了三阶段模型,基于301位互联网理财用户的有效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初始信任的行为理论整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用户的互联网理财使用行为;初始信任是用户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意愿间的显著性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比例为总效应的54.0%;性别与受教育水平在使用意愿的不同影响关系中起显著性的调节效应;使用经验在初始信任与使用意愿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从动态角度来看,初始信任能够持续稳定地影响使用意愿。研究结论为互联网理财供给方提高产品竞争力、培育忠诚用户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撑。

员工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基于代际比较视角 下载:48 浏览:222

张莹1 张剑2 张大龙2 《当代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基于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追求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了代际差异对上述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不同企业的247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目标促进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内部目标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员工的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新生代员工,外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相比新生代员工,内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系质量视角下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以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为例 下载:20 浏览:221

迟铭1 毕新华1 李金秋2 李传云2 《当代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从关系质量视角出发,探索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虚拟社区的特点,提出移动虚拟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以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和成员-成员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的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构建与成员嵌入对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都有显著影响,而社区监管和信息保护却只对成员-成员关系质量有显著影响;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但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更大;移动虚拟社区治理能够通过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和部分通过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行高人非”: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的原因及其机制探析 下载:54 浏览:283

夏福斌 《当代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以"好公民"为视角,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至今少见从第三方(旁观者)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对旁观者而言,他们可能对"好公民"的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动机以及结果形成负面认知,因而可能做出伤害"好公民"的不道德行为。为系统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的这种不道德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提出了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下研究"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之问题的新思路,分别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机制。这一前瞻性的探索工作,不仅剖析了旁观者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好公民"做出不道德行为,而且也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黑暗面"探究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推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金属衬底上石墨烯的红外近场光学 下载:48 浏览:383

岑贵1 张志斌2 吕新宇1 刘开辉2 李志强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对石墨烯/铜体系开展了系统性的近场光学实验研究,成功观测到了区别于铜衬底的、来自石墨烯的近场光学响应信号,发现在表面台阶几何参数相同的铜衬底上的不同石墨烯样品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近场光学响应.

区域多元化抑或产品多元化?制度环境约束下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与成长战略选择 下载:64 浏览:340

曾萍1 廖明情1 汪金爱2 《当代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在文献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制度环境、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战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区域,民营企业倾向于构建"行业专家"型核心能力,进而倾向于选择"做强"的区域多元化战略;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民营企业更多倾向于构建"社会资本"型核心能力,进而会选择"做大"的产品多元化战略。上述发现为企业成长与多元化战略理论补充了新的内容。

基于集对分析的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组合评价研究 下载:56 浏览:385

余方平1 刘龙方1 孟斌1 石宝峰2 《当代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4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基础,通过国内外经典文献的梳理,结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贡献等在内的7个准则层以及包含了客户投诉处理率51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以63家上市的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指标难度以及熵权法三种单一赋权方法进行组合,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指标得分计算被评价企业与63个名次对应标准分值的同一度,并选取同一度均值的峰值确定企业排名,将变异系数法、指标难度法及熵权法三种单一赋权方法的结果进行组合,得到唯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排名结果,完善了不同单一赋权方法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二是通过数据处理前的Kendall检验对单一评价方法进行一致性判断,通过数据处理后的Spearman检验对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二次检验,保证了组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解决了单一评价之后直接组合数据导致数据无说服力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7个准则层中社区发展和人权两方面的表现最佳,在公平运营上表现最差;9个子行业中公路运输业与高速运输业表现较差。

年报篇幅与公司的权益融资成本 下载:23 浏览:285

罗进辉 彭逸菲 陈一林 《当代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国内外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渐规范和细化,上市公司的年报篇幅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观察样本,通过手工收集整理上市公司的年报篇幅数据,实证检验了年报篇幅对上市公司权益融资成本的经验影响关系。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年报篇幅越长,其权益融资成本越低,意味着篇幅更长、信息披露更详细的公司年报有利于缓解外部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公司股权融资所需要支付的信息风险补偿也就比较低。(2)相对而言,年报篇幅对公司权益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比在国有企业更强,在由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比在由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表现得更强。这些结果在经过内生性、主要变量度量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稳健性测试后仍然稳健成立。本文进一步还发现,较长的年报篇幅也有利于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上市公司年报篇幅的日益增长问题及其经济后果以及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影响——基于中国EPU指数的经验证据 下载:12 浏览:152

徐光伟1 孙铮2 刘星3 《当代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导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创出新高。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会产生怎样影响?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实体投资与虚拟投资行为的影响。以Baker等开发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实体投资活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导致企业实体投资下降;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虚拟投资活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反而导致企业虚拟投资上升。(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导致实物资产投资成本上升抑制了企业实体投资活动,投资成本是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实体投资的中介路径;相对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却导致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上升刺激了企业虚拟投资活动,投资收益是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虚拟投资的中介路径。(3)政府干预弱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市场竞争、公司治理强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政府干预、市场竞争、公司治理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力图打开企业资本配置内部结构黑箱,拓展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内容,揭示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为当前全球不确定事件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小药量内爆情况下双壳体碎片飞散速度的理论分析 下载:63 浏览:465

卢芳云1 李翔城1 文学军2 陈荣1 曹雷3 《物理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柔爆索是航天运载器爆炸分离装置的能量来源,分离过程涉及小装药比情况下爆炸驱动外围壳体的飞散问题。一般认为,Gurney公式不适用于计算小装药比情况下壳体的飞散速度。为了分析分离碎片的飞散特性,基于柔爆索爆炸做功的三阶段分析,提出了计算壳体碎片飞散速度的理论方法,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理论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装药质量比是影响柔爆索爆炸驱动壳体碎片飞散速度的主要因素,装药质量比越大,最终碎片飞散速度越大;同时,双层壳体的存在使得碎片驱动初期的两段效应凸显出来,说明提出的分析模型与实际结果比较接近。Gurney公式不适用计算装药比小于0.01的碎片飞散速度。

网购情境中产品图片文字量对用户认知决策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353

叶许红 葛东波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S-O-R理论,从文字量的视角探索网购情境中产品图片文字特征对用户注意的影响作用,并继而影响用户的购买意愿,其中进一步考虑了网购产品不同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图片的文字量能够显著影响用户的注意;(2)产品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体验型产品的图片相比,搜索型产品的图片中更多的文字量能够引起用户更多的注意;(3)注意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图片文字信息通过影响用户的注意继而影响其购买意愿。

一维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下载:89 浏览:514

李勃天1,2 温幸1,3 唐黎明1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近年来,一维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性能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得到极大关注。由于无机相和聚合物相在纳米尺度的复合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功能,许多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传输、光学特性、力学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相关材料在电子器件、储能器件、光化学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基于一维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综述了三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即模板合成法、静电纺丝法和一维组装法,分别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并对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基于拉曼热测量技术的铜基复合物法兰GaN基晶体管的热阻分析 下载:59 浏览:440

刘康1 孙华锐1,2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采用拉曼热测量技术结合有限元热仿真模型,分析比较新型铜/石墨复合物法兰封装与传统铜钼法兰封装的GaN器件的结温与热阻,发现前者的整体热阻比铜钼法兰器件的整体热阻低18.7%,器件内部各层材料的温度分布显示铜/石墨复合物法兰在器件中的热阻占比相比铜钼法兰在器件中的热阻占比低13%,这证明使用高热导率铜/石墨复合物法兰封装提高GaN器件热扩散性能的有效性.通过对两种GaN器件热阻占比的测量与分析,发现除了封装法兰以外,热阻占比最高的是GaN外延与衬底材料之间的界面热阻,降低界面热阻是进一步提高器件热性能的关键.同时,详细阐述了使用拉曼光热技术测量GaN器件结温和热阻的原理和过程,展示了拉曼光热技术作为一种GaN器件热特性表征方法的有效性.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下载:38 浏览:354

蒋春艳 管红波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研究对象,选取国际航运中心衡量指标和上海区域经济衡量指标,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的提高能够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升级和发展。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上海区域经济与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互动发展,结论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港口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协调好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产业互动,可以同时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独角兽”企业运营效率研究 下载:40 浏览:460

张慧毅1 张夏彬1 吴金佩2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独角兽"企业的出现是全球信息技术进步的象征,彰显了一个国家在新业务、新形势、新科技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迅速,选取互联网生活、智能软件和新能源汽车三个行业,在每个行业领域内选取一个代表性的"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小米科技、蔚来汽车,以数据包网络分析法(DEA)中的CCR模型为基础,运用MATLAB软件对"独角兽"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由于"独角兽"企业财务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的困难,拟对投资"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公司建立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及运营效率评价模型,以投资"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来代替独角兽企业的运营效率,对"独角兽"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比研究,分析"独角兽"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对"独角兽"企业未来投资活动提出相关的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