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井下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下载:11 浏览:138

刘正魁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照明应用现状,指出了矿山井下照明自动控制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GPRS-CAN总线通信方式的具备人体自动感应功能的矿山井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照明装置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式。

智能手机在家访式居民出行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4 浏览:377

蒋礼仁1 杜红波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国内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运用移动技术进行家访式居民出行调查成为可能。运用智能手机进行家访式居民出行调查,可以减少诸多调查环节,从而节省成本、时间,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可有效防范舞弊调查行为。试图研究植入智能手机的软件系统,应用于家访式居民出行调查中,优化传统家访式居民出行调查流程,减少数据编码和数据录入环节,提高调查数据的利用率、节约有限的调查成本和时间。

基于中心计算的城市公交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下载:78 浏览:243

朱鹏飞1 李晓甜1 王海燕2 谭岑1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城市公交绩效管理信息评价体系开发的软件系统,提出基于评价算法DEA模型和DEA与熵结合模型,采用J2EE分布式架构,实现统一的计算中心模式。提出的算法DEA模型和DEA与熵结合模型,已在Matlab仿真语言实现和测试.为了实现代码共用和系统异构,将Matlab仿真语言生成动态库DLL,在上层构建成Web Service服务,以服务调用的方式为应用端软件提供统一、标准、稳定的计算服务。计算服务部署在省中心,应用软件部署在各市局,形成集中计算、分布应用的省级公交绩效评估考核系统。统一绩效评估计算模型为所有的市提供计算服务,做到公平、公正和稳定,也便于系统算法的升级和优化。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39

王帅1 荆龙1 吴学智1,2 李金科3 田若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下载:92 浏览:515

刘淇1 陈恩红1 朱天宇1 黄振亚1 吴润泽1 苏喻2 胡国平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得到不断积累,为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估和智能辅助教学提供良好条件.然而,已有的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模型很难从海量、稀疏、高噪的数据中准确分析试题特征和学生学业水平,也较少考虑学生及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文中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若干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工作,以教育学习所涉及的试题、学生、教师为对象,以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同教育领域知识相结合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目标.具体介绍用于试题分析和检索的试题文本表征模型、基于认知诊断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方法、针对教师的教学建议和指导等方法,以及这些技术所依托的应用平台——科大讯飞在线教育系统"智学网".最后简单讨论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语义通讯——智能时代的产物 下载:98 浏览:506

石光明 李莹玉 谢雪梅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讯技术从信源信道编码,到载波调制机制,再到超宽带通讯,这些信号层面的通讯技术已逼近香农界,以传送数据或信号波形的当前通信技术往哪里发展?文中总结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对通讯技术变革的引导作用,提出新的通讯方式,即语义通讯.相比当前通讯中的"形式通讯",语义通讯的核心是"达意通讯"或"内容通讯".它通过知识库的建立实现类似的目的,即"达意"通讯而非数据通讯,并且通过信息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知识库的匹配,实现信道的混用,提高容错率.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通讯方式,即类脑通讯的方式.这种以"达意"为基础的类脑通讯将极大地减少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有效解决大数据时代对通讯技术带来的挑战.文中提出语义通讯的构想,并阐述语义通讯的基本特征,语义的基本元素、语义编码和解码,待研究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挑战问题.

长春地区樟子松嫁接红松接穗苗田间管理 下载:59 浏览:374

申贞爱1 闫红英2 张智慧2 林爱国2 王文阁3 申铁东4 《林业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栽植、解绑、修剪、抚育等樟子松嫁接红松接穗苗管理和常见病虫害防治及幼林管护技术。

井下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下载:74 浏览:340

刘正魁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照明应用现状,指出了矿山井下照明自动控制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GPRS-CAN总线通信方式的具备人体自动感应功能的矿山井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照明装置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式。

结合Tikhonov正则化的电压行波精确检测方法 下载:77 浏览:499

李泽文1 杜昱东1 林依勤2 赵廷1 肖仁平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解决行波信号经过专用电压行波传感器传变后不能真实反映一次侧行波波形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Tikhonov正则化理论的电压行波精确检测方法。该方法选取集中参数传递函数模型作为专用电压行波传感器的正演传递模型,然后利用离散反卷积方法进行电压行波波形反演,并引入Tikhonov正则化理论解决反演过程中出现的病态问题,实现电压行波的精确检测。仿真和实验综合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检测方法在微弱故障情况下能够有效可靠地检测行波信号,及其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适用性,有望促进行波保护技术的实用化。

基于随机潮流和风险价值的含大规模风电系统高风险连锁故障评估 下载:88 浏览:427

徐迪 王洪涛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系统中风电渗透率的增加,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演化路径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引入随机潮流和风险价值理论,构建一种高风险连锁故障事故链模型,分析含大规模风电系统连锁故障事件的风险程度。首先基于多点风电随机注入相关性的随机潮流方法,提出了前瞻故障实时概率和严重度的后续故障搜索指标,据其风险价值选取高风险故障作为下级故障。其次,为反映风电随机性对风险指标的影响,采用模糊聚类建立风电场景,计算系统失负荷损失风险指标。基于该指标可分析当前运行点处于安全运行区域还是连锁故障高风险区域,指导系统日内调度。最后以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风电渗透率和风电预测误差对连锁故障停电风险的影响。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含直流落点系统风电与负荷协调恢复优化 下载:76 浏览:495

蔺呈倩1 王洪涛1 赵瑾1 杨冬2 陈彬3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在高风电占比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大停电后快速恢复负荷需要风电与常规电源、直流输电系统共同支撑,但风电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其在恢复中应用。考虑风电与负荷的不确定性,引入风电场出力和负荷恢复量的模糊模型,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风电与负荷协调恢复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在控制频率与备用风险水平基础上,优化风电与负荷接入效益。采用模糊机会约束的清晰等价类方法,将模糊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保证了求解效率,满足在线快速决策的要求。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平衡风电、负荷与常规电源在多阶段恢复过程中的效益与安全,对风电接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750 kV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保护研究 下载:66 浏览:424

苏光 熊再豹 石雨鑫 卢伟 布小红 《电气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是超/特高压系统中重要的无功调节设备,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工程鱼卡开关站在国内首次应用750 kV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MCSR本体结构特殊,运行方式灵活,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750kVMCSR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针对MCSR的本体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匝间保护、控制绕组和补偿绕组保护的关键技术,提出了MCSR本体保护配置以及智能化方案。

石英光纤预制棒生产线管理监控系统设计 下载:67 浏览:376

马光1 杨晓冬1 秦卫光2 王宏宇1 汪杰1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光纤预制棒工艺制备过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监控能力薄弱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组态王和PLC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实时检测、报警、控制系统。企业网络服务器、企业管理用计算机与现场工控机通过信息层工业以太网互相连接,操作人员可以对生产现场进行远程监控,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该网络结构获取实时生产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设计的生产线管理监控系统提升了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全工艺在线精确检测,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系统稳定性,进而提升了产品质量指标,提高了生产效益。

信息物理深度融合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分析评述 下载:88 浏览:453

加鹤萍1 丁一1 宋永华1,2 胡怡霜1 尚楠1 刘月琴3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信息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使得综合能源系统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以实现低碳高效的社会目标。考虑到不同能源系统之间、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多重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首先概述了信息物理系统融合背景下开展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必要性。其次,指出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物理元件以及需求侧用能行为相应的等效多状态时变可靠性模型,并对综合能源物理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及方法进行广泛综述。此外,考虑信息系统与能源物理系统的相关关系,提出综合能源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框架。最后,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自适应差分扰动的布谷鸟搜索算法 下载:16 浏览:216

刘紫阳 郑韩飞 李丛萱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布谷鸟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全局寻优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自适应差分扰动的布谷鸟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布谷鸟算法框架下加入自适应差分扰动量,使目标函数适应度在当前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加速算法收敛。差分扰动量由扰动系数和适应度负差分向量决定。适应度负差分向量作为扰动方向有助于适应度降低。扰动系数与算法进化阶段相适应,使算法在迭代初期有较快收敛速度,而后期有更高的寻优精度。将该算法和标准布谷鸟算法在多个单峰和多峰标准测试函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大数据网络爬虫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上的应用 下载:28 浏览:380

荀雪莲 姚文彬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图书信息资源以及文献信息资源飞速增长,对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Python的jison库,requests库和beautifulsoup4库的使用,实现了网络爬虫技术在图书信息资源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上的两个案例应用,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很有力地支撑。

面向新一代能源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 下载:83 浏览:435

严超 别朝红 王灿 王春晓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是发展低碳、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新一代能源系统将面临新的风险,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以定量刻画风险,识别薄弱环节,从而增加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确保能源转型的成功。首先按照地理跨度从国家、区域、城市、园区和用户层面对新一代能源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而介绍了对其开展风险评估的含义及意义。然后按照电、热、气、电-气、电-热-气等不同能源子系统的分类梳理了新一代能源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出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掏空视角 下载:78 浏览:510

张汉南 孙世敏 马智颖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引入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基于掏空视角探究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机理,并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如下四点结论:(1)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加剧了高管薪酬粘性特征,掏空程度越高,薪酬粘性特征越明显。(2)掏空程度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加剧作用因高管持股比例或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差异而产生突变,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3)高管持股比例高于门槛值时,掏空程度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加剧作用更显著;反之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则不明显。(4)大股东持股比例在门槛值以下,大股东掏空行为明显加剧了高管薪酬粘性特征;当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于门槛值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

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在裘皮产业园区规划的应用研究 下载:67 浏览:498

李洪波 颜华 于德琪 魏智谦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裘皮行业属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传统行业,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促进裘皮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建立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裘皮产业园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河北肃宁为例,将裘皮企业集聚入园、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基于园区现状和当地裘皮产业发展情况,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打造并拓展园区生态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建立一个以循环、清洁、生态为特征的园区,实现养殖生态化、裘皮加工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废物产生和排放最小化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在贵合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255

赵勇1 陈宁2,3 樊旺生2,3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逐步从人工向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依托广西贵合高速公路工程,对其采用的沥青路面智能管控系统进行介绍,开展了沥青路面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的全过程智能管控应用,为广西地区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