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的意义研究 下载:107 浏览:781

​廖芷晗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见识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之一,承担着为新时代中国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价值观认同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德育视域下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 下载:78 浏览:810

陈静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影响的深入,在德育视域中融合并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托人教版教材,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与自主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培育他们的自我价值与社会责任感。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策略 下载:123 浏览:789

​黎紫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感以及智慧思想,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策略,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也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滋养和心灵引导。因此,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双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融合的探索 下载:72 浏览:742

陈姝月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2期

摘要:
我们国家不但疆域广阔,而且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继承和发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在美术创作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能正确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 下载:194 浏览:1973

彭勃 王春红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10期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思想宝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大学生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及能力储备和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要坚守学校主阵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通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屏障,打造“中国味”的校园,拓宽“中国式”家风家训教育渠道,合力培育“中国范”的“能工巧匠”,才能传承、发展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究 下载:79 浏览:962

何彩芸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提出了通过实践活动和创新传统文化活动与日常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感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其次,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反思和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重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强调了教师应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明确适应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指导。整体而言,本文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对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载:78 浏览:928

白璐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要在文化建设的宏观视野下增强文化主体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1 浏览:1324

喻园园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探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传统文化与幼儿社会教育融合的意义。提出了提升教师文化内涵、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促进家园共育、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日常教育渗透等融合策略。本研究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下载:270 浏览:2713

董智耀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12期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和意思形态的渗透,导致一些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任由发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必定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拯救受伤的大学生心灵成为迫切希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恰好成为这个希望,本文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影响方面,围绕现阶段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开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学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入了深入的分析讨论,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践研究 下载:278 浏览:2793

孟佳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10期

摘要:
人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在一朝一夕就完成,而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尤为关键,是儿童接触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幼儿教育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蒙学”,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可以为现代幼儿学前教育提供启示。 所以幼儿教师需要积极研究传统文化,在了解、掌握蒙学理念的基础上,从中 提取有益元素,来为现代启蒙教育带来助力。 该文首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结合传统文化的应用现状,对学前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对策,以供参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资本建设的启示 下载:231 浏览:2454

陆保良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学者们关注到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重视政治制度变革,忽略社会转型中社会资本的延续和积累,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薄弱环节。当代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现代化转型、构建新型社会资本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和弘扬传统社会资本,是实现社会现代顺利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

自媒体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讨 下载:212 浏览:2124

袁文芳 《中国新闻传播》 2023年1期

摘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拥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不可小觑,前人留给后代子孙的是宝贵的知识财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映入了人们的眼帘,相较于传统媒体,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不受时空与介质的约束,所以其逐渐成为了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如果能借助新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弘扬,那么这一举措便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本文便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自媒体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展开了分析与讨论,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渊源 下载:165 浏览:1793

卢凯 马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天下大同”的理想抱负,“修齐治平”的人格实践,“止于至善”的品行追求。本文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职责使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下载:462 浏览:3669

温敬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仅靠诵读经典、一周一课等方式很难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立足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以开封为范例 下载:187 浏览:2119

苑志钢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产生,其产生必有其思想渊源与社会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概莫能外,其产生也必有其固有的根本与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凝练出的精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教化作用,而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的中华民族、中国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教化并将其作为自身行为选择的行动指南。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研究 下载:289 浏览:2906

高鸽 《中国城镇》 2023年1期

摘要:
乡村景观应当是我国整个传统乡村地区范围域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以及历史民俗等多个领域中多种传统自然现象元素之间高度协调的综合表现,应是真正地被我们社会看作是成为另一种更高能、更全面有效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发展交流互动创新的宝贵现实资源。因此,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和聚落形态,完善乡村景观特色风貌,使其形成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时期乡村景观对传承地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 下载:110 浏览:1633

张洋 《英语教学》 2024年11期

摘要: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还能够促进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应重视并支持这一融入过程,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189 浏览:2616

谢亚格 《英语教学》 2024年1期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有着极高的育人价值。将该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材知识点,从学生整体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多元化课堂,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下载:93 浏览:918

马岚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灵活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下载:205 浏览:2661

蔡卿 《英语教学》 2023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所起到的正面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对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种自豪,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选择性地吸取精华的能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突出运用,以期对提高小学生文化品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